|
九 单鞭
1、转体扣脚运臂:重心左移,上体左转,右脚尖内扣;两臂交叉运转,左手经头前向左划弧至身体左侧,掌心向外;右手经腹前向左划弧至左肋前,掌心转向上;视线随左手运转。
2、勾手收脚:上体右转,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右手向上向右划弧,掌心向内,经头前至身体右前方变成勾手,勾尖向下,腕与肩平;左手向下、向右划弧,经腹前至右肩前,掌心转向内;视线随右手转移,最后看勾手。
3、转体上步:上体稍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脚跟落地;左手经面前向左划弧,掌心向内;眼看左手。
4、弓步翻掌前推:
练习要点:
1、本式弓步的方向应略向左偏斜一些(中线偏左约15~30度),因此,上步后,左脚跟着地时,脚尖要微外撇。
2、“单鞭”的步型是顺弓步,两脚脚跟的横向距离约10厘米。
3、随着上体左转、左腿前弓,左手一边翻掌一边向前推出,到达顶点时,配合着松腰松胯和沉气完成翻掌和前推动作,并同时沉腕、展掌、舒指。
在动作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一种向外膨胀支撑的“绷“劲。
翻掌动作主要靠前臂的旋转来带动,而不应由腕部的旋转来完成,防止产生“耍腕花“的错误动作;五指也不必依次捏拢。
推掌沉腕时力在掌跟,。定式时,左手指尖与鼻尖相对,左肘与左膝上下相对。
随着左手的翻掌前推,右勾手要有微微后撑的意念,不要随体前移。右臂应略向后撑开,两臂之间的夹角约120度。注意右肩放松。
攻防含义:
单鞭的用法是先用勾手擒住对方 的手腕,再用左手出击。
十 云手
1、转体松勾:重心后移,上体左转,左脚尖内扣(脚尖指向正南方);左手向下、向右划弧,经腹前至右肩前,掌心向内;右勾手松开变掌,掌心向外;眼看右手。
2、左云收步:上体左转,右脚向左脚收拢,脚前掌先着地,随着全掌踏实,两腿屈膝半蹲,两脚平行向前,相距约10厘米成并步;左手经头前向左划弧运转,掌心渐渐由内转向外;右手向下经腹前同时向左划弧运转,掌心渐渐由外转向内;左手停于身体左侧,高于肩平;右手停于左肩前;视线随左手运转。
3、右云开步:上体右转,重心右移,左脚向左横开一步,脚前掌先着地,随着全掌踏实,脚尖向前;右手经头前向右划弧运转,掌心逐渐由内转向外;左手向下经腹前同时向右划弧运转,掌心渐渐由外转向内;右手停于身体右侧,高于肩平;左手停于右肩前;视线随右手运转。
4、左云收步
5、右云开步
6、左云收步
练习要点及规格要领:
1、云手动作要以腰为轴,转腰带手,身手合一。运转时,重心移动,腰和手的云转三者要同一方向,同时完成。两臂的旋转和脚步的移动要轻柔渐进,不可突然。
2、云手的步型窄于起势的“开立步”。身体的重心应在两腿虚实转换中移动,不能象“开立步”那样由两腿均担。
3、“ 云手”的步法是“侧行步”,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掌握“点起点落、轻起轻落”的步法规律。在开步或收步时,随着身体重心向另一腿转移,脚跟先离地,随着前脚掌离地,最后离地的是脚前掌内侧。落地时,应随着身体重心的移动,脚前掌内侧先着地,随着全脚掌逐渐着踏地。两脚掌此起彼落,轮流踏实。
(2)要“虚实分明”。随着重心的转移,一条腿完全支撑体重,另一腿轻灵地提起、迈出并轻轻地下落,然后身体重心逐渐转移。
(3)步幅要合度。“侧行步”的恰当步幅,是以一腿屈膝支撑着体重,另一腿自然伸直横迈一步的距离。体重不宜过早侧移造成“抢步”现象。
(4)上体不可前俯后仰,不可起伏,要稳定地保持拳架高度。
4、两手臂的动作,是交错地向体侧回环划圆,应注意:
(1)在回环划圆中,前臂要自然地旋转。
(2)腕部注意不要内弯折腕。
(3)在翻掌时旋臂、展掌、舒指。
(4)眼神随划弧的上手移动时,要有张有弛。手从面前经过时,眼神适当放松些,切不可死盯着移动的手掌,象“照镜子”那样。
攻防含义:
云手是防守动作,用前臂或手拔开对方的进攻。
十一 单鞭
1、转体勾手:上体右转,重心右移,左脚跟提起,右手经头前向右划弧,至右前方掌心翻转变勾手;左手向下经腹前向右划弧运转至右肩前,掌心转向内;眼看勾手。
2、转体上步
3、弓步推掌
十二 高探马
1、后脚跟步:后脚向前收拢半步,前脚掌着地,距前脚约一脚长;左臂略向前伸展,腕关节稍放松,掌心向下。
2、后坐翻掌:上体稍右转,重心后移,右脚踏实,右腿屈坐,左脚跟提起;右勾手松开,两掌翻转向上,两臂前后平举,肘关节微屈;头随上体半面右转,目光平视。
3、屈臂虚步推掌:上体左转,右肩稍向前送,左脚活步,脚前掌着地,成左拗虚步;右臂屈肘,右手卷收经头侧向前推出,高于头平,掌心向前;左臂屈收,左手收至腹前,掌心向上;眼看右手。
练习要点及规格要领:
1、本式与“倒卷肱”比较,有下述差别:
(1)“倒卷肱”是顺步的虚步推掌,而“高探马”是拗步的虚步推掌。故本式前推掌的肩前顺程度要略小于“倒卷肱”,上体才较为宽舒自然。
(2)“高探马” 前推掌时肩部松沉,手指高于眼平,较“倒卷肱”略高些。
(3)本式第三动左臂屈收,左手收至腹前,而不象“倒卷肱”那样收至腰侧。
2、后坐翻掌时,头随身体稍右转,眼睛向右前方扫视,不要过分转头看侧后方的右手,造成颈部过分旋转。
攻防含义:
当对方右拳或右掌击来,我用左前臂外旋压住其腕或前臂,并顺势向下、向后引带,右手乘势直击其面,称为“扑面掌”。
十三 右蹬脚
1、穿掌提脚:上体稍右转;右手稍向后收,左手经右手背上向右前方穿出,两手交叉,腕关节相交,两腕与肩同高;左掌心斜向上,右掌心斜向下;左脚提起收至右小腿内侧;眼看左手。
2、上步翻手:上体稍左转,左脚准备向左前方上步(约30度);两手翻转分开,掌心向前,虎口相对,两臂半屈相对;眼看前方。
3、分手弓腿:左脚落步、重心前移,左腿屈弓,右腿自然蹬直;上体稍右转;两手向两侧划弧,掌心相对;眼看右手。
4、抱手收脚: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两手向腹前划弧相交合抱,举至胸前,右手在外,两掌心皆向内;眼看右前方。
5、翻手提腿:左腿支撑,右腿屈膝上提(膝部高提,以不造成紧张为度),右脚尖自然下垂;两臂内旋,两手翻转分开,虎口相对;眼看右前方。
6、分手蹬脚:两手分别向右前和左后方划弧分开(不要超过头部的高度),两臂展于两侧,肘关节微屈,腕与肩平,掌心皆向外;右脚脚尖上勾,脚跟用力慢慢向前蹬出(蹬脚高度以略高于胯部主为宜,力点在脚跟),右腿膝关节伸直;与右臂上下相对,方向为右前方30度;眼看右手。
练习要点及规格要领:
1、本式的手型“穿掌—分手—合抱—撑开”。双手两次交叉和分开。要注意:(1)划弧时两肘均保持微屈状态,不要伸直。
(2)分手经面前、划弧经腹前、合抱于胸前,要做到这“三前”。
(3)边翻掌边划弧,即划弧中有前臂的旋转。合抱时两掌心向内,两肩松沉,两肘微屈,要有向外膨胀的意念,把两臂撑圆。
2、本式的步法“收脚上步—过渡弓步—提腿蹬脚”。
所谓“过渡弓步”,是指在过渡动作中有弓步过程。迈步的方向是偏左前方30度,左脚尖指向应与迈步方向一致,不要外撇。
蹬脚时,支撑身体的左腿膝部微屈,此时身体高度应略高于弓步高度;要保持平衡稳定,上体正直,下颏微向内收,头微向上顶,两肩松沉,胸部宽舒,呼吸自然(提膝时吸气,蹬脚时呼气,有助于身体的稳定)。蹬脚的动作,要与两手翻掌外撑协调一致。当右脚蹬到顶点时,两臂也分到左前右后平举。两腕均与肩平,肘部微屈,手心均斜向外;同时沉腕、舒掌,微微一撑一沉,使动作显得沉着稳定。
3、在连贯练习时应注意做到:穿掌与提脚一致;上步与翻手一致;弓腿与分手一致;收脚与抱手一致;提膝与举手翻掌一致;蹬脚与分手撑掌一致。
攻防含义:
左右蹬脚:用手拔开对方的进攻,随即用脚蹬踹对方。
十四 双峰贯耳
1、屈膝并手:右小腿屈膝回收,脚尖自然下垂;左手经头侧向体前划弧,现形手心逐渐翻转的右手汇合,两手心均斜向上,与肩同宽、同高;接着,与右手并落于右膝两侧,掌心皆翻转向上;眼看前方。
2、上步落手:右脚向右前方上步,脚跟着地,脚尖斜向右前方约30度;两手收至两腰侧,掌心向上。
3、弓步贯拳:重心向前,右脚踏实,右腿屈弓成右弓步;两手握拳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至头前,两臂半屈成弧相对,两拳相对成钳形,相距与头同宽,前臂内旋,拳眼斜向下;眼看前方。
练习要点及规格要领:
1、在上步出脚前,先支撑腿屈蹲,重心下降,然后再将右脚迈出,直至脚跟着地时重心仍在左脚,不要出现“抢步”、“落地砸夯”等毛病。
2、两拳变掌的动作是两手由膝侧继续划弧下落经腰侧时,前臂内旋逐渐握拳,不要屈腕耍个“腕花”来握拳。
3、两拳向上方贯出,力点在拳面。定式时,两肘微屈,肘尖下垂并向两侧外开,两拳眼斜向下。
4、弓步贯拳时上体正直,松腰松胯,不要俯身、突臀。
十五 转身左蹬脚
1、转体分手:重心后移,上体左转,右脚尖内扣;两拳松开,左手随转体经头前向左划弧,两手平举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外;眼看左手。
2、抱手收脚:
3、翻手提腿
4、分手蹬脚
练习要点:
两个蹬脚的方向要对称,与中轴线前后保持约30度的斜度。
十六 左下势独立
1、收腿勾手:左腿屈收,左脚下垂收于右小腿侧;上体右转,右臂稍内合,右手捏拢变勾手(勾手的方向是侧后方45度);左手经头前划弧摆至右肩前,掌心向右;眼看勾手。
2、屈蹲开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脚脚前掌内侧先落地,擦地向左侧伸出,擦地的脚前掌尽量向里扣,随即全脚掌踏实,左脚伸直;左手落于右肋侧,眼看勾手。(注意此时不可向左转体)。
3、扑步穿掌:右腿屈膝全蹲,上体左转成左扑步;左手经腹前沿左腿内侧向左穿出,掌心向外,指尖向左(力点在指尖);眼看左手。(注意此时身体仍由右腿支撑,重心不要前移,右手仍在右后方保持勾手)。
4、弓腿起身:重心移向左腿,左脚尖外撇,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尖内扣,右腿自然蹬直;重心恢复至弓步高度;左手继续前穿并向上挑起;右勾手内旋,背于身后,勾尖朝上;眼看左手。
5、独立挑掌:上体左转,重心前移;右腿屈膝前提,脚尖自然下垂;左腿微屈独立支撑,成左独立步;左手下落按于左胯旁;右勾手下落变掌,经体侧向体前挑起,掌心向左,指尖向上,高于眼平(力点在拇指一侧);右肘关节与右膝相对;眼看右手。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