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名家讲堂:如何理解“气遍身躯不稍滞”?

2012-10-21 11:13| 发布者: 清风轩| 查看: 23185| 评论: 1

摘要: 吴文翰:“无过不及”谈行气  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工歌诀》原文是“气遍身躯不稍痴”。武禹襄有一篇《十三势行工要解》,里面都是一些语录式的文字,这是他练习太极拳时的个人体会,是随手记下来的。这里面有:“立 ...

张全亮:太极拳是细致入微的意气运动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就是说,你在打拳推手时,哪个地方都不要有滞点。一般的拳术,动作开始时有意念,动作的终点有意念,中间的运行过程就不管了。太极拳不是这样,从起始,到中间的过程,到最后终点,都要有意念存在。意念的起始阶段要准确无误,然后在动作的过程中,意念还要起作用,如水洇沙,如汽升腾,节节贯串。内气的上升下降,都是在意念的引导下,节节贯串,无微不至。所以,太极拳的动作、意念,越细越好。这种细腻的意气运行,就是“气遍周身不稍滞”。内气的运行是无微不至的,不能有一丝一亳的滞点,就像水向沙子里洇浸一样,一点点地渗透。这样,就能把人体每一处的功能放大,能够挖掘人体潜力,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应变能力。细微的意气运动,能够随时掌控自己的运动方向和劲力,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调节自己的劲力运行。这种细致的意气运动,是调动人体潜能的最好办法。所以,太极拳要求的“气遍周身不稍滞”就是细致入微的意气运动。
     太极拳的运动不是孤注一掷,而是冷静、细致的意气运动。意气既要无所不到,又要专注一方,还要支撑八面。蓄劲时,内气由下向上,像水汽向上蒸腾;发劲时,内气向下。也就是蓄劲是内气沿督脉上升;发劲时,内气沿任脉下落。高级阶段,内劲的发放只是在一个呼吸之间——通过呼吸,就能调动内气的运行和内劲的发放。
     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除了意念,还有神的问题,也就    是眼神。神和意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在发力的时候,神在上面,意在下面。眼神一变,身体的腰胯、肩肘等等就都变了,周身就像万向轴一样,无微不利,无微不到。所以,太极拳要注重神。许多人练习太极拳不注重神,只是盲目地完成一个动作。要克服这一点,在练习太极拳时,就必须体悟、内视运动的全过程,也就是体会内气、内劲的运行过程,体会它的无微不至。在健身方面,这种细致入微的意气运动,能够化掉瘀滞的地方。
     练拳中如何做到“气遍身躯不稍滞”呢?首先要注意意念。练拳时,处处都要有意念,比如手向上抬,要有向下的意念,还要注意“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即手脚虚实的配合。外形要随着意念的虚实而动。在运动中,还要注意神和意的不同处,也就是神向前,意向后;神在上,意在下。
     其次,通过这种意念的导引,体内会产生一些感觉。这种感觉每个人不完全相同,但是有相同的地方。人的内气储存于丹田之中,以丹田为中心,意念想着内气由脚而腿而腰而肩而肘而手,遍布全身。意念这样想,带动肢体这样运动,神要由外视到内视,静观内气的运行。这样长期练习,会有一种浑身热、麻、胀的感觉,甚至还会有能量流的感觉。在这种细致入微的内视、体悟中练拳,心情要平静安详。这样长久练习,可以开发人体潜能,还能够养成松静自然的心境,有利于实战技击中保持平稳的心态。这种状态,完全在神意,神意一变化,外形动作就跟着转移变化。神和意要互相配合,以神为主,用神来调动意,以神来领形。身体就是随着神意而动。大多数人练拳都注意手臂的运动,没有注意腰的运动,更没有注意到神意的变化。所以,一个人练拳的悟性,就体现在这里。
     再次,要“勿忘勿助”,顺其自然。练习太极拳,“气遍身躯”的感觉在初级阶段是体会不到的,随着练拳时间的增加,会逐渐体会到这种感觉。这时,能体会到内气的蠕动,就像水汽蒸腾一样,也像水慢慢浸洇沙地一样。这种感觉的获得,不能刻意追求,要顺其自然。练拳时,没有意念不行,意念过重也不行,关键在于“勿忘勿助”,顺其自然。练拳的要领,第一是放松,第二是体悟,在体悟的同时,还要有内视。当然,这是在练拳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
     最后,我谈谈练习自己吴式太极拳的感受。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松静舒张,缓慢生力,细腻化瘀,想穴出击。
     松静舒张,就是松静下来,才能放松,不紧张。紧张不仅肢体不灵活,也容易产生疾病。所以,通过松静,才能产生“气遍身躯”的感觉和效果,这对健身是有益的。
     缓慢生力,就是在缓慢的练习中,才能够增长力量,增强身体素质。
     细腻化瘀,意思是只有细致入微的运动,才能化去瘀滞的地方。
     想穴出击,就想着穴位出击,这是吴式太极拳的要求,基本原理就是在向前出击时想着相应的后面的穴位。
     我以为,做到以上四点.就能做到“气遍身躯不稍滞”。练习太极拳,无非就是松和静。在肢体上要规范动作,在内里要用意念引领,要用神来关注、内视。

123
18

点赞
13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31 人)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德国太极 2012-10-21 16:35
张大师说得到位。

查看全部评论(1)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