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164|回复: 10

武术推手之接手训练 瞬间在接触点感知对方劲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9 10: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进入图集模式
作者:王锋朝 刘乐乐

  推手练习时,从双方不接触状态到第一下搭手,就是接手。接手,是一项专门的训练,可以培养习练者瞬间在接触点感知对方劲力的能力。
  武术传统习惯中、术语里说的“手”,除了表示人体纯生理意义上手的部位外,更广义的是包括全身各部位,如头、两肩、两肘、两手、左右胯、双膝、双脚等。凡与对方交手时,肢体触及对方进攻或防守动作肢体的,一般都称为接手(广义之手)。
  人体外形动作的内在动力为劲,人与人的较技,是人体之间劲力的相互作用,故以内在劲力为切入点修炼上进,是多数拳家所循升堂入室的简捷佳径。
  拳家在论劲时,又称接手为接劲。接劲就是交手双方在肢体接触的瞬间,对劲力的处置,接劲练习是一种觉劲练习。接劲对胜败有重要的影响,能够得机得势,往往能够很快结束战斗。接劲(接手)的技法有多种,擅长柔克打法的拳家接劲一般采用顺接、随接、化接等,对方进攻时自己顺其方向接劲,好比入榫,恰巧合成一体,如顺其劲、随其劲、化其劲、引其劲……,拳谚称之为“顺其力破之为巧”;擅长刚克打法、实力强大的拳家往往逆其方向接劲,运用撞接、碰接、顶接、堵接、截接、格接、拦接、架接等,依靠功力实现“力大打力小”。如果用的是硬劲、死劲、僵劲、实劲,自身本力小者不会取胜,拳谚称之为“逆其力破之为拙”。武术推手则要求、提倡顺着对方的劲路接手,不与对方产生抗、顶之劲,显然要巧妙得多。接劲要点在于与对方劲势相合紧凑,时机火候掌握恰当,即恰当其时、恰到好处。
  要做到正确接手,首先要作到心理上不惧怕被打;被击打部位不顶抗,接触的刹那间要听其劲,顺势在接触点上接劲卸化,同时身躯步法调整到得机得势。
  也可以从形式上适时地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可以出手虚引对方接招,第一手给劲于对方,引对方出手接触,自己利用接触之机听清了(捕捉到)对方劲路时,因势利导对方之劲入于已之圈套内,即用适合技法进行有效的攻防,主动 “引蛇出洞”,术语称为“要手”,虚实的拿捏十分重要,过虚不及、蛇不出洞,劲道过实、反被蛇咬。引有引诱、引导、牵引、引进、引领之意,用假动作主动引诱调动对方,如指上打下、引直打横,或虚拳发对方眼前引其注意力,惊惶瞬间出其不备,可拿可打可摔。
  接手练习特点是接而复断、断而复接,是拳术技法应用阶段的第一步,锻炼空间距离感、时间速度感、眼神、应变能力……等。接手过程是交手双方身体某一部位,包括头、肩、肘、手、膝、脚……等瞬间发生接触的动作过程,这是交手的第一环节,接手不好,后面的技法就不能很好地运用。一般讲先是神接,然后是身体某部位接,实践检验后的正确接法经过反复训练,逐步形成身体记忆、条件反射,才能运用灵活有效。接手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输赢结果。接手快慢轻重皆能如法合道,霎那间分寸合适,火候不老不嫩,接的恰到好处,便可由心知而身知——懂劲之极致、阶及神明。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手训练具体方法有许多种,现将程式化训练中的一种方法简介于下:
  一、 抱拳行礼
  两人相对而立,距离约为1.5—2米,行抱拳礼(见图1,浅色衣者为甲,深色衣者为乙)。礼毕,两人双臂自然放松下垂于体侧,目视对方(见图2)。 行抱拳礼即是尊重对方又是庄重宣布严守武德,潜移默化修养心性,武术交手训练不可或缺。此时进入接手训练准备阶段。

Img270621826.jpg

Img270621826.jpg

Img270621827.jpg

Img2706218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0: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预备势
  甲乙双方撤右脚成半马步型,(搏击预备势可根据个人喜好选用),身体重心前四后六,步态自然舒稳,两手松握拳,左前右后,拳心向内、拳眼朝上、拳指向对手,双臂沉肩垂肘,右拳置于左肘处,目视对方(见图3)。

Img270621829.jpg

Img2706218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0: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甲上步击(抄)腿、乙撤步削臂
  甲垫步上前,上右脚落于乙左侧,重心成右六左四步型,上步同时右拳抡砸(或抄腿)乙左大腿外侧,左臂自然放松垂放于体侧协调身体平衡;乙相机撤左腿成半马步,同时右小臂向左下方顺势削挂甲抡来的右臂(不要硬磕,顺势削挂主要是分解、偏移甲力方向),左臂自然放松于体侧协调身体平衡(见图4)。

Img270621830.jpg

Img2706218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0: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甲反臂击头、乙收臂挂消
  甲右臂放松回带,再反臂拳击乙头部,脚步不动,重心随势先后、再向前移动,目视右拳击点;乙身体重心稍后移,同时右小臂外侧向右后侧挂消甲右臂,目视甲(见图5)。

Img270621831.jpg

Img2706218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0: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甲单掼击头、乙旋臂外消
  甲右拳收于腰间,同时左脚蹬地、扭腰、顺肩、身体右转,用左掼拳击乙头右太阳穴处; 乙承上势,用右小臂外旋向右后侧滚出甲拳(见图6)。

Img270621832.jpg

Img27062183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0: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甲直拳击胸、乙拍钩拨化
  甲再出右拳直打乙心口处,胯、腰、肩稍左转,用力协调一致、力达拳面,腿成弓步,身体重心稍前移,目视乙心口处;乙起左手成掌,向前由上经甲右臂(或腕部)上侧翻腕、下拍、外拨、挂甲右拳至肋侧,化解甲的进攻使其打空,身体重心适时稍后移,脚步不动,目视甲(见图7)。

Img270621833.jpg

Img27062183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0: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乙双掌推胸、甲仰身弹踢
  乙趁此机得势,两掌推击甲胸部,同时左脚蹬地成右弓步,重心前移、力达掌心;甲身体重心顺势稍后移,随化乙的推力,左腿支撑身体,右脚顺势弹踢乙腹(裆)部,双臂收回自然放松维持身体的平衡,目视乙(见图8)。

Img270621834.jpg

Img2706218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0: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乙回防拍腿、甲换上步击(抄)腿
  乙相机重心后移成半马步,右膝微内扣,胯、腰、肩左转侧身,同时两掌顺甲右腿向下拍按,右掌按甲小腿,左掌按甲脚背,两掌及时到位,目视甲(见图9);甲右腿顺势落下,上左步同时左拳抡击(或抄腿)乙右大腿外侧……,接图4动作循环练习、左右换势,形成不同动作组合的程式化练习。

Img270621835.jpg

Img27062183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0: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甲乙换势

  甲乙双方接手练习可根据场地情况,甲进乙退到场地边时,甲乙换势、反向练习:即乙回防拍腿后,上步击(抄)腿、甲撤步削臂……,也可以顺场地边练习数圈后,甲乙换势反圈练习。总之左右、攻防、进退都要熟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