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桃谷大仙

“洪式太极拳”名称的由来及其风格特点(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6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洪先生创编的,与陈式不同,就称洪式太极拳挺好,不就是个记号吗?搞那么复杂干什么。
发表于 2005-1-18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先生是洪均生的开山弟子,也是有点半师半友的关系吧,比较了解洪先生的成就与真实想法等。所以,还是他的这篇文章可信度非常高。

从时间上说,文章是写于洪先生去世以后,记载的是洪先生晚年的心情等,要比《实用拳法》中的内容更丰富、更能代表洪先生的终生成就。

发表于 2005-1-19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洪均生先生给刘秀文老师的委托书 及有关“洪式拳”的重要资料







洪均生先生给刘秀文老师的委托书

及有关“洪式拳”的重要资料


  国庆节长假去章丘看望恩师韩保礼先生,听恩师言及刘秀文老师等人要搞一个纪念洪先生诞辰100周年的册子,内容包括对洪先生的回忆、论述阐释洪先生的拳理拳法及传人名录等内容,心里十分高兴。韩师也嘱咐我回去写些文章交与刘师,并将他亲手写下的跟随他学拳的人名交与我看,是否有遗漏。
    回到菏泽后,因为开学伊始,工作忙碌,未及准备文章等事。10月10日忽然收到师姑刘秀文先生的电话,说纪念册的工作遇到了一点阻力,我初以为是经济上的原因,就告诉师姑,你做的是一件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情,我们将以全力支持和帮助。 师姑说经济上的原因到好说,因为是人为的因素,主要是因为想为洪先生做点事情而招致少数同门的不解而苦恼,更不愿意为此而伤大家的感情。但事情总是要做的,因为我们都是为尊师而做,希望借助本站将洪先生有关委托告知洪师家人及弟子。


    10月15日我收到了刘师姑给我寄来的信件,里面一纸告知让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请见图二)。告知是由洪氏家族代表洪友仁先生发布的,里面谈及洪氏家族将委托李恩久先生办理洪先生诞辰百周年及逝世十周年的活动,及出版洪先生拳著珍藏版等事情,本是好事情,相信大家都会踊跃参与的。但告知的第三段的话语却让人费解,告知说:“先父去世后,部分学生提议将先父拳法改名为“洪氏太极拳”(其实大家称作洪式或洪派),对此美意,洪氏家族表示感谢,先父在世之时,尊师之诚,有目共睹,而且先父从未向子女表述过同意改为“洪氏太极拳”一说。因而对此提议家族不敢苟同。但先父所授拳法,已被社会公认为陈氏太极拳一大流派。为此,洪氏家族同意主要传承人李恩久先生提出的将先父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更名为“陈氏洪派太极拳”。这样既不违背先父尊师遗志,又能更好地推广和融入社会,请先父各位弟子及学生能予接受。”


    就象洪友仁先生所说一样,本人对第三段的话语以及“陈氏洪派太极拳”的名称也是不敢苟同的。在此向洪家前辈斗胆进言,以辩事理明晰。洪友仁先生在告知中说:“先父在世之时,尊师之诚,有目共睹,而且先父从未向子女表述过同意改为“洪氏太极拳”一说。因而对此提议家族不敢苟同。”对于洪均生先生从未向其子女表述过同意该拳名称呼,我想洪友仁先生所说是事实,因为洪先生的子女除了一个女婿和一个小儿媳妇(居住在外地)之外,没有人跟随洪先生学过拳,所以洪先生没有向他们表述过也是十分自然的,因为老先生知道自己的子女不能够继承他的艺术,所以也没有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寄予厚望。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也是符合逻辑的。


    可先生为什么把没有向子女表述过的思想和意愿却托付给自己的学生了呢?(见图一)我想,大抵是老先生知道学生和自己是志同的,有一个爱拳研拳爱好,能够继承自己的拳学和思想。椐我所知,洪先生为两个学生写有“洪式太极拳”的字样,并签章。一个是徐州的蒋家骏先生,一个是济南的刘秀文先生;而我是唯一看到过这两幅字的人。为什么洪老先生要给这两个学生写下有关“洪式太极拳”的字呢?我想大概是他觉得这二位学生能继承他的遗愿并能发扬。本人建立这个《洪式太极网站》意即发扬洪先生武学,让更多的人受益之意。


    洪友仁先生谈到尊师一词,难道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就是尊师吗?非也!洪先生在改拳之前就征得陈发科老先生的同意而进行的,洪先生不仅仅是将拳架改进的更为科学,最难得的是洪先生的理论水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突破,有了自己认识和观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也是一个学术流派形成的基本要素。我觉得称作“洪派(式)太极拳”有其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更是对陈发科先生和洪均生先生最高的尊重和最好的纪念!


     另外,洪先生的拳法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流派,“洪派拳法”和“洪氏家族”是两个概念,洪派的所有传人都是洪先生拳法的传承人(继承的多少要看个人的努力与付出);“洪氏家族”是洪先生财产及拳法具有优先条件的继承人,洪先生在世时曾经说过:“任何技艺名家的之子孙,都有优先继承的条件,却无继承权,因为它不是财产物件,凡是子孙,就是当然的继承人。太极拳是一门学问,这个学问是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我认为:“洪派(式)拳法”传承人和“洪氏家族”应该相互尊重,互相团结的。而非是封建家长命令式的发布一些超越自己权限的行为。


    “洪派(式)拳法”传承人在洪老先生在世时尽到了一个作为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洪先生去世以后,发扬先生拳法,让更多的人受益便是他们的今后的责任。这个工作要靠大家共同来完成,而非一人之力,做这些工作的时候需要“洪氏家族”的鼎力支持,而非不和谐的“告知”。


     称作“陈氏洪派太极拳法”这个名字是不合乎洪先生对太极拳作出的贡献的, 我想这也是李恩久先生迫于某些压力而折中的叫法,决不是李师叔的本意。但以“氏”字命名却显得狭隘。因为无论哪一流派太极拳不是某人、某家族的私有财产,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它绝不像文物一样不可改造,可以据为已有。以武禹襄所创太极拳而言,武家后人至今再无练拳者,皆因其他姓氏之大力弘扬,难道这还是武氏之祖产吗?郝少如先生胸怀坦荡,在定拳名时,不忘创拳始祖,称“武式太极拳”其高内亮节,倍受后人敬仰。各流派太极拳在传播过程都倾注了不同姓氏许许多多人的智慧和心血,如王西安、蒋家骏、李恩久、刘常春、马岳梁、姚继祖等。所以,简单地用一个带有封建家族思想倾向的“氏”字命名,更不足取。


    希望“洪氏家族”代表看到本文能参与这场友好的讨论,从而使洪先生拳法的名字有一个正确的确立,而不是再发一个什么“布告”。更希望“洪氏家族”代表能溶入到“洪派传人”这个大队伍中去,而不是搞小团体、小宗派。洪先生所有传人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洪先生的拳学技艺,他们都在为洪老先生争光,而无为老先生抹黑之意。


                                                                  李驻军










  图一:上半部分:秀文受我委托作同学录,经我将从我学拳者姓名告知,记录如下。


        下半部分:成为今日架式,人皆称为洪式拳。因从众议。  甲戌之春   洪均生

发表于 2005-1-20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太极蚂蚁在2004-8-26 13:36:23的发言:
现在本门的正式叫法是陈氏洪派太极拳法.


现在洪门有点“各自为政”,可不只是这一种叫法:什么“洪传陈式太极拳”;“陈氏太极实用拳法”;“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发表于 2005-1-20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入门三日在2004-9-27 22:58:25的发言:

又,洪老师深受“五四”思想影响,从来不搞什么“关门弟子”“掌门人”这一套。所有学拳的一律称为“学生”,从未有封建的那套称谓。这点,其实他的学生们都知道。现在的商品经济使人利令智昏。可叹!!可叹!!!


————————————


练拳逾十载  入门才三日 



此论有根据,有思想!既然洪老前辈生前根本就没有制定什么“主要传承人”,那现在的“主要传承人”又是从何而来?不知什么时候又出来个“掌门人”称谓!这个称谓是不是被所谓“主要传承人”又进一步篡改了?可叹洪老前辈仙逝这么多年后还被狼子野心者强奸了意愿!
发表于 2005-4-14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先生是洪均生的开山弟子,也是有点半师半友的关系吧,比较了解洪先生的成就与真实想法等。所以,还是他的这篇文章可信度非常高。

从时间上说,文章是写于洪先生去世以后,记载的是洪先生晚年的心情等,要比《实用拳法》中的内容更丰富、更能代表洪先生的终生成就。]

“~~~一九五六年再次赴京求我师为我纠正式子。分别13载,师徒重逢,宛如天涯游泳子重依母膝前,悲喜之情难以言喻。我师说:此拳无一个动作是空而无用的。于是每天教我推手,并从头逐式逐动作讲解试验用法,同时教以解法,使我心中豁然开朗,如拨云雾而见青天。~~~~~~能对此拳的理精法密,略窥门径,无一非我师所赐。~~~~并公之国内爱好陈式拳者,永久纪念我师。

                                                                                             ——————洪均生

                                                                                           一九八六年十月”

不要以老卖老篡改老前辈毕生精力还原的陈式太极拳真面目!!!!
发表于 2005-4-16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87年,师父带着我去看望一位瘫痪在床的老拳师时,老拳师不无抱怨地向师父说:老哥,你可千万别立什么掌门人啊!你看我,在没指定掌门人前,我家里的高徒满座,立了掌门人,谁也不来了!
    我随师父回家的路上,师父问我:联恩,我立不立掌门人的事,你是怎么看的?我答:立与不立,都是师父说了算。要是看刚才那位老拳师说的那种情景,岂不悲惨!不立也罢。师父又问:这是你的心里话吗?我斩钉截铁地答:是!那我可就真的不立掌门人了,你不觉得委屈吗?我一时竟也有些激动:师父本来是很器重我的,这我知道,但器重到要立我为掌门人的程度,是我做梦也没想到的事。
    师父接着给我讲道理,更像安慰我:其实,将来的掌门人,我就是立了你,大家也不会服你的,你的年龄确实也嫩了点儿,弄不好我也真像刚才这位(指那位老拳师)的下场了。你已经将前人的理论突破了,有了你自己的拳理解释,完全可以自成一派,另立门户了。不过,我可不愿意看到一个忘了师宗的门户,产生在我的弟子里头。我立即诚惶诚恐地向师父保证:陈家师宗的旗帜在我手里绝不会倒下,师父的知遇之恩我是没齿难忘!师父微笑着说:我知道你的为人人品,是不会让我这老头子失望的。你将来一代明师的头衔,是谁也争不了去的铁帽子。
    所以,直到1996年师父逝世前,老人家再也没提立掌门人的事。
此帖转自张联恩老师的太极网站“太极综合论坛”张联恩老师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