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长假去章丘看望恩师韩保礼先生,听恩师言及刘秀文老师等人要搞一个纪念洪先生诞辰100周年的册子,内容包括对洪先生的回忆、论述阐释洪先生的拳理拳法及传人名录等内容,心里十分高兴。韩师也嘱咐我回去写些文章交与刘师,并将他亲手写下的跟随他学拳的人名交与我看,是否有遗漏。 回到菏泽后,因为开学伊始,工作忙碌,未及准备文章等事。10月10日忽然收到师姑刘秀文先生的电话,说纪念册的工作遇到了一点阻力,我初以为是经济上的原因,就告诉师姑,你做的是一件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情,我们将以全力支持和帮助。 师姑说经济上的原因到好说,因为是人为的因素,主要是因为想为洪先生做点事情而招致少数同门的不解而苦恼,更不愿意为此而伤大家的感情。但事情总是要做的,因为我们都是为尊师而做,希望借助本站将洪先生有关委托告知洪师家人及弟子。
10月15日我收到了刘师姑给我寄来的信件,里面一纸告知让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请见图二)。告知是由洪氏家族代表洪友仁先生发布的,里面谈及洪氏家族将委托李恩久先生办理洪先生诞辰百周年及逝世十周年的活动,及出版洪先生拳著珍藏版等事情,本是好事情,相信大家都会踊跃参与的。但告知的第三段的话语却让人费解,告知说:“先父去世后,部分学生提议将先父拳法改名为“洪氏太极拳”(其实大家称作洪式或洪派),对此美意,洪氏家族表示感谢,先父在世之时,尊师之诚,有目共睹,而且先父从未向子女表述过同意改为“洪氏太极拳”一说。因而对此提议家族不敢苟同。但先父所授拳法,已被社会公认为陈氏太极拳一大流派。为此,洪氏家族同意主要传承人李恩久先生提出的将先父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更名为“陈氏洪派太极拳”。这样既不违背先父尊师遗志,又能更好地推广和融入社会,请先父各位弟子及学生能予接受。”
就象洪友仁先生所说一样,本人对第三段的话语以及“陈氏洪派太极拳”的名称也是不敢苟同的。在此向洪家前辈斗胆进言,以辩事理明晰。洪友仁先生在告知中说:“先父在世之时,尊师之诚,有目共睹,而且先父从未向子女表述过同意改为“洪氏太极拳”一说。因而对此提议家族不敢苟同。”对于洪均生先生从未向其子女表述过同意该拳名称呼,我想洪友仁先生所说是事实,因为洪先生的子女除了一个女婿和一个小儿媳妇(居住在外地)之外,没有人跟随洪先生学过拳,所以洪先生没有向他们表述过也是十分自然的,因为老先生知道自己的子女不能够继承他的艺术,所以也没有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寄予厚望。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也是符合逻辑的。
可先生为什么把没有向子女表述过的思想和意愿却托付给自己的学生了呢?(见图一)我想,大抵是老先生知道学生和自己是志同的,有一个爱拳研拳爱好,能够继承自己的拳学和思想。椐我所知,洪先生为两个学生写有“洪式太极拳”的字样,并签章。一个是徐州的蒋家骏先生,一个是济南的刘秀文先生;而我是唯一看到过这两幅字的人。为什么洪老先生要给这两个学生写下有关“洪式太极拳”的字呢?我想大概是他觉得这二位学生能继承他的遗愿并能发扬。本人建立这个《洪式太极网站》意即发扬洪先生武学,让更多的人受益之意。
洪友仁先生谈到尊师一词,难道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就是尊师吗?非也!洪先生在改拳之前就征得陈发科老先生的同意而进行的,洪先生不仅仅是将拳架改进的更为科学,最难得的是洪先生的理论水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突破,有了自己认识和观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也是一个学术流派形成的基本要素。我觉得称作“洪派(式)太极拳”有其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更是对陈发科先生和洪均生先生最高的尊重和最好的纪念!
另外,洪先生的拳法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流派,“洪派拳法”和“洪氏家族”是两个概念,洪派的所有传人都是洪先生拳法的传承人(继承的多少要看个人的努力与付出);“洪氏家族”是洪先生财产及拳法具有优先条件的继承人,洪先生在世时曾经说过:“任何技艺名家的之子孙,都有优先继承的条件,却无继承权,因为它不是财产物件,凡是子孙,就是当然的继承人。太极拳是一门学问,这个学问是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我认为:“洪派(式)拳法”传承人和“洪氏家族”应该相互尊重,互相团结的。而非是封建家长命令式的发布一些超越自己权限的行为。
“洪派(式)拳法”传承人在洪老先生在世时尽到了一个作为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洪先生去世以后,发扬先生拳法,让更多的人受益便是他们的今后的责任。这个工作要靠大家共同来完成,而非一人之力,做这些工作的时候需要“洪氏家族”的鼎力支持,而非不和谐的“告知”。
称作“陈氏洪派太极拳法”这个名字是不合乎洪先生对太极拳作出的贡献的, 我想这也是李恩久先生迫于某些压力而折中的叫法,决不是李师叔的本意。但以“氏”字命名却显得狭隘。因为无论哪一流派太极拳不是某人、某家族的私有财产,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它绝不像文物一样不可改造,可以据为已有。以武禹襄所创太极拳而言,武家后人至今再无练拳者,皆因其他姓氏之大力弘扬,难道这还是武氏之祖产吗?郝少如先生胸怀坦荡,在定拳名时,不忘创拳始祖,称“武式太极拳”其高内亮节,倍受后人敬仰。各流派太极拳在传播过程都倾注了不同姓氏许许多多人的智慧和心血,如王西安、蒋家骏、李恩久、刘常春、马岳梁、姚继祖等。所以,简单地用一个带有封建家族思想倾向的“氏”字命名,更不足取。
希望“洪氏家族”代表看到本文能参与这场友好的讨论,从而使洪先生拳法的名字有一个正确的确立,而不是再发一个什么“布告”。更希望“洪氏家族”代表能溶入到“洪派传人”这个大队伍中去,而不是搞小团体、小宗派。洪先生所有传人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洪先生的拳学技艺,他们都在为洪老先生争光,而无为老先生抹黑之意。
李驻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