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harpstone

这才是太极真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8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arpstone在2005-10-25 22:08:00的发言:

因为太极拳的设计着眼点太高,绝大多数人连不成真正的太极虽然有些沮丧,但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太极拳也可以作为外家拳用,而且太极拳的拳式也是很高级的外家拳。所以有些太极者用外家手法制敌,也不过是他本身的内家手法不足的补偿而已,毫不足为奇。只是太极功夫越高,用外家手法越少而已。


太极拳师使用“内外”手法,也正是太极哲理中的一部分,即内中有外,外中有内。



太极拳的设计着眼点正是人们生活的写意焦点。绝大多数人练不成是因为他们没有吻合的心理,万事都以自身为重,虽在情理之中,但也应该反醒。


世人都知,太极拳包罗万象。它是宇宙间自然事物运动变化的总结,它一直在告诉着人们什么。既然如此,那么太极拳应归哪家?


什么是外家?什么是内家?能为人所用者都是自家,世间的事物就是那样的,千万不可轻易地去评价是与非,不然自己就错了。


我用筷子吃饭,你也用筷子吃饭,能说你吃饭的方式是我们家的吗?


拳无内外之分,只是入门途径不同而已,但焦点是相同的。


你拿来一块砖头,随便扔到河里,然后你就看不到砖头了,那是因为水能容。你若再用一块砖头,用最极限的速度掷到河里,或许那块砖头会四分五裂,那是因为水不能容。


谁都知道事物会出现物极必反。


以上以水做例,同样的水,它也会遇柔则柔,遇刚则刚。那么,究竟它是外家还是内家呢?


兄最后一句话总结的很上档次。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9 0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先生能在繁忙中抽出时间对本贴进行逐句评论,实在是本帖之大幸,也是本贴浏览者之大幸。


”未动先知”对每个练太极拳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极限的挑战。估计还要靠一定的悟性才行。


还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认为即使都能做到接手、造势和作用,也未必是太极拳技击之精华,太极的技击思想是否“借力打力”,还需三思?


如果太极兄弟们能静下心来讲茶先生的话仔细看看,也许不会太在意太极拳起源于谁,也许不会太在意师傅或师祖是不是曾经名超一时,也许不会太在意某某人用的是不是太极手法,也许不会太说太极不能打人。

发表于 2005-10-29 0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要大家忘了祖宗?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9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dianbeng在2005-10-29 7:04:00的发言:

楼上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要大家忘了祖宗?



祖宗自然是不能忘的。不过最好的“不忘”是将他们希望我们做好的事做好,而不是挂在嘴上。


地球上的人到现在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我敢说绝大多数中国人整天将3黄5帝挂在嘴边,却既不知道3黄,也不知道5帝。也没有多少中国人能说出他10代以前的祖宗的名字 (随便问一句,你能说出来吗?),谁说自己忘了祖宗了?


毛泽东才离开我们不到30年,看看现在有多少关于他的书,你能说出来哪一本是真的吗?更何况是几百年前的太极鼻祖呢?历史的问题有历史学家,我们的任务是练好太极。



请先生明察。

发表于 2005-10-29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arpstone在2005-10-29 4:31:00的发言:




还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认为即使都能做到接手、造势和作用,也未必是太极拳技击之精华,太极的技击思想是否“借力打力”,还需三思?



  要找到核心,也就是事物运动的核心,这个核心也是根本。其实它一直存在着,只是人们不认识它。它是活的,它会改变,它无处不在。它需要人们用第三思维的眼光去认识它。

  你可以用笔在纸上画上十字线,在十字线上再摞个十字,以此画下去,你能看到什么?这里面应该有个有形和无形的关系。在论坛里我很不情愿这样谈,是怕网友们有意见,说“玄”了。


  太极拳散打搏击需要有人去点化,给一个方向。可朋友们都不能放下自己,我就没办法了。


  求学,是有求才能得,不求不行,求了说明有心。就如一杯水一样,你喝下去了别人才能给你倒,你不喝说明你不渴,也没人给你倒。


  兄所说的借力打力,其实没错,我只是说三思。它只是太极拳的一部分,它代表不了全部。如果没力可借,你怎么办呢?太极拳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拳术,太极散手可以采取科学的补泄方法去追求和谐。


发表于 2005-10-29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dianbeng在2005-10-29 7:04:00的发言:

楼上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要大家忘了祖宗?


  祖宗虽然早已不在了,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存在,我们不能忘记。可我们还活着,问题的关健是我们如何当好后人的祖宗。

发表于 2005-10-29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茶兄言语精辟,切中太极拳搏击之要害,字字珠玑。前天采访茶兄时,正遇上给学生上太极拳散手搏击课,随意录了下来,整理后将上传至影视中心与大家分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9 23:34:3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