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柳随风

炮 捶 --- 震脚与发劲时吐气发声对健身和技击的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6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tjkf\taijikuaike的观点不无道理,关于金刚捣椎一式,我已谈了自己的观点,关于缠丝,我简单说一下自身的体会。

缠丝是劲法和用法的统一,作为一种武术技法,谁率先发现并加以推广,武林界应该对其示以尊敬,我们鼓励所有创新之举,但不要成为门派自我标榜的羁索,正如老子所言,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

缠丝一个简单的运用,是将掌(肘、肩均可)按于对方胸部,对方有功力可明显感知对方的弸力,对方无功力则可感知对方的后天抗力。如遇弸力则先向上缠,用意沿其劲力边缘向上向后将其前弸之力扭曲,有如将一直立的竹板压得前凸后凹,然后用自身的腰力带动掌肘肩内缠,意识将竹板的上端缠压向竹杆的下端,实际应用则是将对方劲力的上端点压向支撑脚的脚后跟,缠劲圈愈小愈促对方愈难以承受,甚至可造成对方腰关节的严重创伤。如遇后天抗力,则很简单,对方是哪硬哪顶,只需把掌跟下蹋随即外碾,对方就被打出去了。

从套路上看,陈式拳类似的动作很多。我不知别人怎么练,确实我本人所练的武式、吴式的套路中无此技法。

各种套路皆有长处,陈世损招很多,我随师傅带拳时常和学员们说,练陈氏未必长寿,因为招招杀机太重有为心平气和之道。练吴式抻筋拔骨,很容易懂劲,其好处在于心平气和,其用法在于知晓自身劲力并化解对方劲力,传说中袁世凯的机要秘书宋书铭能将当时的许多太极高手撂倒,其传于后人的知觉运动概念,在吴式中得以很好的发扬。我练的武式受业于邯郸魏高申,初练起来感觉很容易达到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种境界,现在练起来感觉中气十足长久不泄,甚合经典的武式拳理。师傅教内功时,嘱咐练到一定程度,带功练简化二十四式,练时却能养劲蓄劲。

由此不难看出,陈世更多的保留了武术的原始形态,它离冷兵器时代更近,有更多的致残对手的功用,其他各式越来越接近现代文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6 12:38:57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26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了竞技的趣味,融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强化了保健功能。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谁优谁劣。大家都学过自然科学,没听说谁把自然科学分派来学,即使有那么一个阶段也是初始阶段,是盲人摸象、认知不完全那个阶段,比如物理的波动说、粒子说,后来统一于波粒二象性。

至于如何把缠丝劲应用于刀法,我看是舍本求末。刀法的目的是砍杀对方,不是武当拳派的犯者立扑,还是保留其真面目为好。至于双方较劲时,把刀当作身体的延长,偶缠一下,也尚无不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6 12:49:53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26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大刀毕竟不是七节鞭,如果用其“搅”一下那还可以,但用其“缠”一下却没有可能。

现在,问题已经提出来了,想逃避,那是逃不掉的,还望陈派的大师们勇敢地站出来,说说缠丝劲如何用在春秋大刀上。

发表于 2006-12-29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所以提出“缠丝劲如何用在春秋大刀上?”的问题,是因为杨式太极拳的功夫理有粘拳、粘剑、粘刀、粘枪,其粘黏劲既运用在徒手格斗中也运用在器械格斗中。那么陈氏太极拳的器械格斗中是否也要运用缠丝劲呢?还望陈派的大师们勇敢地站出来,给一个说法。
发表于 2006-12-31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3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真金不怕火练,真理不怕诋毁。还望陈派的大师们勇敢地站出来,说说缠丝劲如何用在春秋大刀上。

这不但是我们想要知道的,而且也是现在众多练陈氏太极拳的学员们想知道的。还望陈派的大师们给个说法。

发表于 2007-1-14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学习的新手,各位大师赐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