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5148|回复: 17

炮 捶 --- 震脚与发劲时吐气发声对健身和技击的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2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炮 捶 --- 震脚与发劲时吐气发声对健身和技击的作用

作者:顾留馨

  陈式太极拳有震脚、发劲动作,都结合腹式逆呼吸,因此当震脚、发劲时吐气发声,是为了增强体质和提高技击作用。但有些人习见柔缓匀速的太极拳,认为陈式太极拳不是太极拳,是少林拳、硬拳,有的甚至说震脚与吐气发声对健康不利。这种论断是一种偏见。陈式太极拳历来享高寿的为多。震脚与吐气发的拳种很多,如心意拳(十大形)、形意拳(十二形)、南拳,以及少林拳等。

  震脚只要松劲下沉,由轻而逐渐加重,并无流弊。腹式逆呼吸法在震脚与发劲时吐气发声对健强内脏有益,是内功拳种心意、形意、八卦、太极、南拳等的一致练法。任何运动方法,练之不得其法,运动量过大等,都容易受伤。医疗保健性的太极拳,可以不发劲、不震脚、不结合腹式逆呼吸,这是化武术而为疗病保健服务。而保持武术化、技击性强的太极拳,发劲、震脚、腹式逆呼吸是增强体质,提高技击作用的必要条件。

发表于 2006-12-23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taijikuaike在2006-12-23 10:33:00的发言:
顾晚年脚后跟疼不知是怎么回事.

你什么都知道,就是不知道寒碜
发表于 2006-12-23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式要求震脚,是脚底平放,并不是用脚跟来跺,脚跟疼与震脚无关。

对陈式认识不多,或者只是从理论上认识陈式的人就别多嘴了,这里练陈式的从来没有攻击过练杨、吴、孙、武、赵堡、武当,甚至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也没有妨碍他们的发展,更不会阻止他们去宣传自己的流派,但总有这么一些人倒反过来攻击陈式,是不是把其他人踩低一点,自己的流派才能上去呢?如果自己的流派,或者说自己学的是有真才实学的,用得着以这样的手段来发展吗?据说很多邪教的学说,总强迫自己的教徒笃信于自己,而去攻击其他宗教,甚至是扰乱社会,我想这里不会有这些邪教徒存在吧?

在武术的领域上说,我们是来交流的,不是来交恶的;
在学术的领域上说,我们是来研究的,不是来吵架的;
在知识的领域上说,我们是来求同的,不是来分化的。

“求同存异”在追求团结这方面,应该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吧!

发表于 2006-12-23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来来,拿着春秋大刀来几个“缠丝”看看。也让大家开开眼,见识一下什么是缠法刀术。
发表于 2006-12-24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阁下连什么叫缠丝都不知道,那即使给你看了,那你能看懂吗?“劲”这样东西可以用外形表示出来的话,那叫做劲吗?正如我叫你把你练的所谓“气”给发出来看看,不知道你能不?
发表于 2006-12-24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缠丝”你不懂,那说“螺旋缠绕”你总该明白吧。就拿着你的大刀来几个“螺旋缠绕”怎么样?
发表于 2006-12-25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哟,还以为楼上两位能说出什么例证来,想不到,不但不知道“缠丝”是什么,而且,连大刀的基本用法也不知道,失望失望,难怪几乎每天都看到两位泡在网上指东说西的,原来都是善于吹水战,老跟别家抬杠,比学院派的还能水,哈哈,可笑可笑

如果说气你能看出来,那你的眼睛肯定比X光线还厉害,至于通过外形看出劲,那只是通过一个媒介来判断是否得劲,而并不是实际能看出劲是什么形态。

太极神鹰先生曾经提议我不要在此说得太多道理,也不要在这里辩驳得太多,以防被居心叵测的窃以为私有,这位老战友的话还真是良言,同练杨式的,孰良孰劣,观者自知。

太极网论坛的老网友们应该还记得神鹰先生曾经出席一次论坛的聚会活动,其身手当时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还拍了照片回来,就不知道老在这里吹水战的两位可以表现出什么来,特别是tjkf这位老网民,从以前就一直在跟别人抬杠,连“脱肛理论”都抬出来了,但就只见其字(还是打的字,不是写的字)不见其人,我不是在攻击谁,只是实话实说,也不是要拆谁的台,更不是要捧谁的场,谁能用事实证明自己所说的道理,我就赞同谁,当今社会用不着搞什么玄虚,我没有派别观念,现代人也不会受这些条条框框限制。

至于那些“可以看见的气”如果没有具体实证的话,恐怕也只是“皇帝的新装”,我没有否定“气”有颜色这一条,因为我也在某些文献资料中看过类似的阐述,但如果老说“你功力不到,所以看不到”,那阁下是不是应该找出可以表现这一理论的方法,而不是固执地坚持着“古训”呢?后者难道不比前者更加有力地证明你的论调吗?难道事实不比嘲讽更能使人信服吗?曾经有人用一种“特别”的照相机拍出练功时候人的气墙,难道阁下就不可以用其他方法去证明你的理论吗?

这里是论坛,而且这个版块不是灌水区,我也不方便说得太多,但老看到有些人,一看到别家的理论、视频、看法、体会,就第一时间冲上来,说一通冷嘲热讽的劣评,然后就兜兜转转地回到争论那几个听着也觉得发闷的老问题上来,难道这些人都是理屈词穷了吗?我并不觉得杨式不是好东西,但练杨式的也有害群之马,但我也没有指是谁,大家都可以看得到,谁是惟恐天下不乱的,这些“马”也只能蒙一下那些对武术存有神话幻想的初学者而已,一时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5 0:21:16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25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金刚捣椎。

    金刚捣椎前,两手外撑,后脚跟外踏腿如弓弦,前脚落地生根有如弓背,中气十足。转换时,内气吸入丹田,越吸丹田之气越充足,此时全身之气皆汇入丹田,大有蓄千钧之力不发不快之感。捣椎时,非用力跺脚,只是以松沉之意,将右腿放下,即便不用力,此劲已非了得,可将整层楼板震得发颤。所谓会不会,就看金刚大捣椎!

    然而今之环境与往昔不同,公园的地面都被硬化,所有的城市都在搞黄土不露天工程,金刚捣椎确对关节不利,当今陈式拳师右腿不便者不乏其人,原因是松沉之力作用于地面,反作用力亦反作用于脚髁部、膝部关节,人的关节在硬,也硬不过现代文明造就的钢筋水泥,不明其理,反受其害在所难免。

    我本身习练陈式多年,起初对捣椎之时发出整劲甚为羡慕,但随着练功的土地被硬化,捣椎之式亦有意收敛。

    杨氏弟子对捣椎提出异议,陈氏同门不必轻视,确有合理成分。请大家练功时要权衡环境与自身功力。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taijikuaike朋友不要以诋毁别的流派为己任,如果你认为什么好,想和大伙儿分享的话,就将你的心得拿出来,得到恩惠的人都会感激你的,你认为陈氏不是太极拳不讨论它也罢。哪一个流派再好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练这一门,世界五彩缤纷,何必和这一个小小的流派过不去呢?

发表于 2006-12-25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真金不怕火练,真理不怕诋毁。还望陈派的大师们勇敢地站出来,说说缠丝劲如何用在春秋大刀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