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360|回复: 1

[转帖][原创]我的一点学推手的心得!(之二十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3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说话冲
  
 拳劲即心劲
    有一次,两位北方的朋友来找我,大家对拳都很痴迷,话语谈得很是投机。临了,便想试试手听听劲。我让其中的一位事先准备好,然后用一个劲试着打他起来。第一下自己准备的很充分,而他身上又是偏懈的,结果一下就把他打出好几步远。我便说这次不算,因为他根本不曾用心防范我。再打第二次,可是这下他用心了准备了用力一扛,我的劲道和他的力头碰了个正着,只是哧溜一下,对方纹丝不动。我一看情形便说,再给我试一次吧。这第三回,自己不敢再大意便用足了心意,把他的劲听了个正着,他虽然还是努力一扛,却仍然被我打的跳了出去。

    后来朋友们散去了,此事却一直萦绕在我心头。不几日,荣师从东北回来,我和师弟去接车。聊起近况的时候,我顺便跟荣师提及此事。

    荣师在我话音刚落的时候,便说:你是缺少经验,心里的东西不够呀!在第一次很轻易就得手之后,便以为第二次对方还是那种状况,便不听劲直接就打,结果对方在第一次失手之后已经用上了心眼,和你一扛,你自然就打哧溜了。这时你内心瞬间调整,再打第三下,结果对手又被你打了出去。那就说明你的技术比他好,只是心法还不够老道,这就需要你在日后的习练中不断的去丰富它磨砺它。

    那一次的谈话令我影响深刻,也令我心服口服,更是佩服荣师望穿人心的本事。自己也逐渐理解,在意不在力的道理,在力只会强来,在意才能用巧。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就要加强自己心法的培养。其实心法即临敌时的内心应变之法。心在,劲道才在;心在哪里,劲道就在哪里。练拳就是练心,说练拳是在修道,因为也是在修心。习拳的时候,师傅们都要徒弟们放松,徒弟们自然也知道这些核心的道理,可是一沾手的时候,就不会放松了。那就说明徒弟们还不是真正会放松。

    这让我想起一个禅宗故事:一位在寺庙修行了多年的权贵,说自己已经悟道了,便向主持告别而去。不几月,权贵又回来山上拜见主持。主持笑脸相迎说:施主何以来的这般早,难道昨夜妻与人眠?权贵听后,勃然大怒,抽出佩剑欲刺死主持。主持大笑说:施主既然是得道之人,何以被一句玩笑话撩的仪态尽失?权贵立时醒悟,不由得汗颜。

    太极拳亦然,道理在嘴上都很容易讲明,要想上身真正得出太极拳的劲道,修炼者的确是非得苦练苦悟不可。

    关于心关于意,其实荣师不少在我们面前强化。因为功夫是功夫,心意是心意。功夫和心意必须阴阳平衡,必须刚柔相济。刚的不是你的劲道,而是你百折不挠、不畏强暴、面对强敌永不服输铁般的内心与意志力;而柔的却是你缠绵如水软若柳枝的身手与劲道。铁般的内心配合上水般的劲道,你才能将太极拳的功夫发挥到极致。一个大块头,如果他的内心与城府只是相当于一个三岁的小孩,那他的肌肉就不可怕,你甚至能把他变成你的苦力脚夫。人说最毒妇人心,怕的当然不是她的小体格,而是怕她有颗蛇蝎的心。所以说迎敌时,哪怕对手是个小孩也不可轻敌,你依然要象防范大人一样来防范他,因为你不知道他口袋里是否藏着一把沙子。因为心狠劲才狠,心细劲才细。否则练成了大块头就是太极拳,又何必成天去苦悟那么多的大道理。
 
 真诚欢迎说话冲先生来此交流心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3 11:16:43编辑过]
发表于 2008-5-28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给喜欢太极拳的朋友提供一个切磋武艺交流感情的平台,请朋友们加入辽宁铁岭的QQ群,调兵山陈氏太极群:626848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