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136|回复: 6

《太极拳秘术》的真伪及陈清平到底师承何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9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秘术》的真伪及陈清平到底师承何人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绵延不绝。80年后,随着国家体制的变革,中华武林迎来她的又一次春天,武术运动得到了空前地繁荣。就在我们刚刚昂首步入新千年的时后,《太极拳秘术》横空出世了。这一惊天喜讯立刻轰动了整个武林,赵堡太极拳传人更是奔走相告,许多武术书刊也是纷纷刊载,人们都为此谱能传世而赶到庆幸。可当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打开这已被奉为经典的《太极拳秘术》时,才知道我们被耍了。这本被称为填补赵堡太极拳史料、传承双空白的“武林秘笈”竟然是假的。假秘笈伪造本来是无门无派人士常干得事,没想到现在已经出现在了号称三大内家拳的太极门内。下面就来说一说《太极拳秘术》中的破绽。

《太极拳秘术》中的疑点太多,其一是作为传法弟子的王柏青本应为后代传人熟知,但却无人知晓,而且闻所未闻。赵堡太极拳传人言其传承有序,没有断代,那么像《太极拳秘术》中那样珍贵的拳论应该第次而传,应该不会被王柏青之后的某位传人给弄丢。总之,这都令人很是费解。 可这还不算什么,最大的问题还在《太极拳秘术》的文中。据史料记载,明清之际文网极严。尤其是清代,皇帝的名讳不仅不能写,说都不能说,并且以法律形式规定,任何人不得违反。康熙大帝即位后,为了避讳“玄”字,一律改用“元”字。就连中药都未能逃过,如“玄参”改为“元参”等等,不胜枚举。让我们再来看看王柏青在雍正六年冬月留示给我们的《太极拳秘术》,其中竟不避顺治和康熙的名讳,尤其是“玄”字几乎都要挂在嘴上了。如果说邢喜怀写“玄"字还情有可原的话,那王柏青在雍正年间不避雍正爷爷、爸爸的名讳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看王柏青的文章洋洋洒洒、文采飞扬,应该不会孤陋寡闻到连“中央的法令”都不知道吧!

赵堡镇传习的太极拳被冠以赵堡太极拳还是近些年的事,此前,则一直被称为“赵堡街架”或和氏太极拳(赵堡传人多为和兆元及其后人所传)

陈清平是赵堡传太极拳承前启后的一位大师。和兆元(和氏太极拳创始人)、李景颜(忽雷架创始人)、武禹襄(武氏太极拳创始人)均为其弟子。长久以来在赵堡,陈清平一直被传说为张彦的弟子,是跟张彦学的拳,而且否认《陈氏太极拳图说》中陈鑫从学于陈有本的说法。如果陈清平的确是学拳于张彦的话,有一点就让我们很是疑惑了,那就是陈清平十二岁时张彦就以经去世了。在2004年第12期《武当》中的一篇文章中,欧达宁先生首次公布了他发现的这一惊人之秘,不知道持陈清平学拳于张彦的赵堡传人是如何面对这一问题的。在有就情理而言,陈沟本家族有的是高手,陈清平也无需学拳于他人。因此陈清平的老师不是别人,只能是他的本家叔叔陈有本。

赵堡的一些太极拳传人近些年的一些言行很明显地让人看出,他们想把其它几派的太极拳拉归门下。首先是自冠名“赵堡太极拳”,然后为了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又加称“武当赵堡太极拳”。武当派当然是乐见自己桃李满天下,故而热情邀请其加盟。但要只以几个动人的传说将“武当赵堡太极拳”的大旗立起来,毕竟还略显单薄, 万般无奈之下,只有让《太极拳秘术》从天而降了。

还有一点,我们中华武林一直以尊师重道为美德。那么为何被赵堡太极拳传人奉为一代宗师近在咫尺的蒋发的墓地却无人祭扫,现在恐怕连墓地的确切位置也没几个人知道了。这让人极为不解。

 

发表于 2008-5-10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5-10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久远了,怪不得他们。
发表于 2008-5-11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法太牵强了


1\<秘术>是抄本,后为木刻,其中的字被后人改动也有可能.而且关于避讳的问题,在公开的文字中当然会有,私下文字当中却未必吧.


2\陈清平师从张彦是赵堡的一贯说法,至于是不是张彦在陈12岁去世,恐怕有待考证.不过,陈青年时已成名手,想来是很小就练拳了.


3/陈有本是30岁才学拳,那时清平早就是名手了,他怎么可能跟陈有本学?


4/王柏清没流传下名字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年代太久,他又没有传人继承功夫,被人忘记很正常.

发表于 2008-5-11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5-26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欧达宁先生是怎样发现这一惊人之秘的?希望讲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