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家祥—人称“大夏”,乃南京太极拳名师,其拳架、推手及散手有较高造诣,同时对太极拳理论也有一定体悟。现将其部分体悟文章分次发帖,以飨爱好者。)
练拳
太极拳练习时要轻灵,要神贯顶,头要松正竖直,气要下沉,尾闾内收,命门突出,胯以下往下沉,胯以下即腰背要有上拔之感,不应弯腰驼背,犹如骑车时那种坐在上面的感觉。
两腿自然站立时,全身之劲松沉在两脚上,练拳亦如此。两腿松沉如弹簧要有松弹力,沉重而又有动荡之力。如漂浮在江上之船,随江涛之动而动。
两肩松平如天平,如秤杆之挑着称砣,很有灵感,只要稍稍加上一点力即很敏感,从容空闲,静中有动。 平素打拳全在一起一转,很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本势手将起之时必先使手如何承住上势,不令割断血脉,即承接之后,必思手如何得机得势,能如此,他日与人交手自能立于不败之地。
拳之一道讲退不已,神气贯穿,绝不问断初学用功,先求伏应,来脉转关一气相生。上下一气承接,勿令神气间断。 打拳全在起势,一起得势,以下无不得势,无敌人徒手空运,亦觉承接得势机势灵活,每一势全在一起。于接骨运处如何落下。此势如何泛起,须要细心揣摩,又全在一落必思如何才算走到十分满足,神气即足,此势可停止。而下势之机已动,欲停而又不得停,平素打拳全在一起一转得势争来脉。出奇制胜转动关节,起落旋转,开合变化不离运化转关。
“口诵心维”读书尚且如此,况习太极拳乎。故身而作心而维,实在是使人进步之一法。
下势接上势要前劲未了后劲又生,连绵不断,即如海上的浪,一浪接一浪,一个高峰接一个高峰,如水浮舟有弹性有韧性,有柔有刚,有开有合。肘为轴转小圈,小膀为圆斜在旋转手腕转动量要小而不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