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581|回复: 1

“ 天下功夫出千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7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天下功夫出千载”
                                       《“皇皇巨著唤醒河南记忆”系列之《武术卷》中原沃土润泽武学成大观 》读后感
                                                


    近日,有关博爱唐村是太极拳发源地的讨论愈演愈烈,各方亦是争执不休。几年前在平静的唐村安居乐业的村民怎么也不可能想到他们的村子会一夜间被“黄袍加身”,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或许来的是突然了点。而现在,已经有人要以他们村的一些事物来改写中国的武术史了。
     《大河报》前些天刊登了关于王广西先生的一篇名为《“皇皇巨著唤醒河南记忆”系列之《武术卷》中原沃土润泽武学成大观 》的文章,文中很多地方涉及到了唐村的千载寺,并盛赞王广西先生治学之严谨,文中还罗列了王先生的一些新颖独到的定义和空前绝后的见解。事实确如作者所说得那样吗?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文中王先生的高论。
   
    一、狭隘的乡土观念 
     


     中原地区孕育发源了灿烂华夏文明,也一度曾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中心。但时至今日,汉唐旧梦早已经被我们写进了历史、陈列在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梦醒时分,辉煌已去,惋惜、嗟叹都枉然。当务之急是我们应该尽快认清当前的新形势,不能再靠祖先给我们留下的那些基业,荫祖宗之功德,开拓创新才是我们眼下首要任务,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创造中华文明的祖先,无愧于炎黄子孙这一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的称谓。
         
    六朝时期,由于西晋王朝覆亡,黄河流域被少数民族占领,大批居民南迁,这些离乡背井的人虽然漂泊在异乡,但仍然时时刻刻不忘故土,因而过去不被人们提起或看重的“中原”一词开始作为一个地区的称谓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上。 而事实上在历经永嘉之乱、靖康之徙还有洪武大移民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之后,所谓中原人的构成及概念也不知道到底经历了多少次的更迭,因此现在过分强调中原人的的概念已经没有太大必要。当然,身为河南人的我们宣传河南时,赞誉、歌颂是需要的,但是却不能以扭曲、臆断历史为代价,历史从来都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二、“盘古开天地”
     文章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严谨翔实又富有文采地纵论中原武学,实在是件令人惬意的事”。严谨翔实又富有文采地纵论中原武学是可能会让人倾慕,但著书立说就不能单单靠文采飞扬就能做得好的,毕竟武术发展史的研究不是文学创作,即便你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儒。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被有关媒体誉之为河南“国书”,而且具有集成性、科学性、权威性、经典性、实用性和资料性的大型图书,代表了中原文化研究的最高水平和公认的学术成果的《中原文化大典》中《武术卷》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谨性具体有何体现。


    千载寺本已沉寂多年,其与太极拳的关系是这两年才刚刚发现的,尽管近一时期针对它已经有不少相关考证文章见诸媒体,但千载寺毕竟早就被夷为平地,原址遗迹也多已荡然无存,仅存的几块断碑残碣也不能直接说明太多问题,而且至今依然未发现更为有力证据,因此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而在《中原文化大典》中《武术卷》,王先生确直言太极拳、王堡枪法、苌家拳都发源于此,单是就此看王先生的治学态度就不是不严谨了,而是太过随意,对于许多尚未清晰事物,就这样草率轻易地下结论。相信此说一出必然会在中原大地乃至整个中华武林中引起广泛地、旷日持久激烈争论。
    文章还说:“有关评审专家认为,《武术卷》基本理清了河南两千多年武术发展脉络,在中原武学研究方面有开创性的意义”其实,何止有开创性的意义,根本就是创新吗!俨然是一个武术界的“盘古开天地”。
    再有,这“有关评审专家”之中请问有几位是武术家或武术史学家?这样一部巨著竟由王先生一人独立完成,那其中的片面性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三、过于牵强的联系、推论


     中原地区自然条件比较艰苦,夏季炎热,冬季酷寒,多水旱蝗蝻之灾,且数千年来兵连祸接,战乱频仍,天灾人祸,史不绝书。在如此环境的长期磨练下,中原人养成了吃苦耐劳、诚厚朴实、坚忍不拔、刚勇剽悍的品格。他们身高体壮,伟岸多力,多憨厚之态,少黠敏之智,反映在拳路上,则是大开大合,劲力迅猛。少林拳质朴无华,很少搞花架子,其编排基本从实战格斗出发,来去一条线,横身而进,顺身(侧身)而落,在击敌的一瞬间,能将劲力较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实战性很强。以上是引述王先生的一句话,那若以此逻辑理论推之,外貌柔弱的太极拳是不是就应该生长在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呢?
    儒、道、释三教汇流,对武术的发展也产生过深刻影响。位于今博爱县的千载寺,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三教交融之地。千载寺历史悠久不假,但目前还尚未发现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三教交融的时间早。
   王广西先生认为:千载寺是三大中原武学体系之一,太极拳、王堡枪法、苌家拳都发源于此,心意六和拳也很可能源于该寺。看了这句话我的感觉用一位网友的话来形容很贴切:以前大家常说天下功夫出少林,现在看了王先生的文章这句话就可以改为天下功夫出千载寺了。
     四、结束语
    当今专家学者在对某一事物近行过考察后通常都很喜欢做出结论,但实际上很多专家的结论往往都不尽相同,而历史的真实却只有一种,那我们到底该相信哪一位专家学者呢?所以对于那些有待考察论证的事物,尤其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大争议的事物,我们的专家学者是应该本着商榷、探讨的态度在做出推理,而不是轻易、草率地妄下结论。
   
     另:此文编辑过程中闻听王广西先生近日刚逝,特于此悼念!
 


 


 


 


 


 

发表于 2008-7-4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错才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