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9225|回复: 14

廖景松先生武学阐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0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廖景松(aa3廖白) 七歲習武 家學螳螂 二十餘學 孫祿堂氏內家三拳 及 宮保田氏八卦拳07-5622251
 楼主| 发表于 2003-3-20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neijiaquan.com/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609&show=0
-=-=-=-=-=>
如題

今人
對此一辭 多失真義
即太極拳數十年老參
亦常作錯解
故 看到拳擊
即曰
如此快拳 可能沾粘乎
故以為
如空拳之作者所言
古 太極 形意 八卦是過時拳種
錯解
古人比武 都先交手(以為如此才能沾到)

多月前
有一 通臂 八極 批挂  
共修練十多年(兩岸 及到日本)之高大強壯武友來訪廖白
亦言
我師友間 亦無人相信內家可沾粘人之說
此君師友
多位都是當今國際 兩岸 國內外武壇武界大名人
廖白一聽
傻眼
說啥
您說某某  某某 等國際兩案 名師 都不相信太極拳能沾粘人???
天?????

故中華武學之沒落可知
以此類拳 稱實戰 此等大師 響譽武林
居然都對沾黏之真義不能懂
且質疑
如此推廣下
即有千萬人習中華之武術
又有何真義
真品已失
剩的是
掛國術名 比國術架勢
卻無真傳內外家真傳武學功底
如此武人
如此發揚
國術也只能如平劇 京劇之身段而已
悲矣

先以上盤解

沾粘淺解
沾粘
即是防衛中 待機 造機 變機 攻擊義
如此爾
如果您有尺勁之攻擊力
兩手護頭如拳擊狀
慢慢朝對手逼近
您之雙手若能輕鬆中 帶彈簧力
(即內功修練得之即自然朋勁)
對方打您
您只要能害怕
即有自然之沾阻力

只是
重點是
對方一出手活才想出手
遇到您害怕之沾阻力間
您須利用此一沾阻 想拉回間
以短勁 寸勁
擊打他
不要只會躲
造成
人家第二 三擊間 左右該開弓變化打您
若此
則敗



小有功夫
即能沾阻(中等手 得0.1秒之沾阻)
關鍵是
得沾阻後
您反擊與控打之能力
此即整寸之功

不能沾阻成功者
一是毫無內勁 故無自然朋勁
二是 跟本無尺勁 寸勁 分勁
此一二者
即內功之能
難否??
廖白只定此為尺勁之中等手
若您一練數十年
練不出此種工夫
當然不能沾粘
此仍是淺者

若言較深者
自然之朋極大極靈
兩敵相觸間
得任何一點沾觸(如兩筷相交)
即可利用此一沾點 沾粘浮敵根欲傾
根既招浮擎
其受控何只0.1秒
而寸勁之高手
寸擊之顫 摧敵
廖白誇張言
卻只須0.01秒

以此等高手
何說不能沾粘人


逼近中
對手若不起手
您直接以寸功 尺打撲打其臉
剎那即毀
能寸者 尺行則極速
稱出手快如閃電(過人體見而應之能0.3秒)
未見出手 人已仆跌

逼近中
的手若起手防戶
一沾阻即得一觸
此一觸間(0.1-0.01秒)
即內家高手所要的沾粘
故沾粘者
沾得兩人身手或頭臉 相觸間 (0.1-0.01秒)
此間不可得
吾不信也


可是大家都以為
推手間
兩人長時間兩手相沾粘才是沾粘阿

廖白笑曰
連時
兩人相搭千百手
是練覺控
要的是
兩人相的間的(0.1-0.01秒)
故練時
長搭手
用時
剎那之觸(0.1-0.01秒)
觸中您須能 得機 造機 變機而摧敵
此是沾粘真義
     

練好內功
周身一太極
故周身能自然柔朋
能寸
能整
能靈能控

對手不出手
您就腳踏中門 當頭一撲打 擗打 應手即仆
對方開弓想打
以您能寸故(即加速度快)
直擗中宮
它還沒打到您就被您擗倒了
直線短 加訴度快 寸整能摧

對方起手防 或中間打來
正是您要的沾阻
沾到即您的
不能者
功夫輸對方
回家再練過


廖白所說的
是空手武術
中華古法
渾涵之手 變化之祖
與拳套擂台無關

至於下盤
能沾者
同理
一貍貓上樹 上下都沾控進取

功夫更高時
周身大整勁
遇尋常身量外家高手
則一沾摸後
可以不急著摧毀人
而能如大綜熊玩人
東摸西倒如綑仙繩
當然
若遇拳擊柔道兼能之 百公斤巨人大高手
則不能如此托大
還是回到
爭得(0.1-0.01秒)
即寸摧之
   aa3 廖白2003.3.19


-=-=-=-=-=>

 楼主| 发表于 2003-3-20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沾者
極短時間 一剎那之接觸
粘者
利用上面極短時間之一剎接觸中
或吸食
或靈動追逼(隨且擎浮)
而得到 我順人背之控
實戰中
的此一沾粘控
即須 得機打跌 發跌 控跌 摧毀對手
若是切搓
幾隨幾化間
對手如狀人不能正立
則明家君子者知輸
此為君子高手對君子高手之摸把勁
則不必跌 不必摧
則自動拜服
當年北京城好手如雲
都是如此切搓爾
何須諍言

只今
實無少人能懂

成無門戶實戰觀之鬥牛

內家 太極成此面貌
故練者 不練者都疑
何能與外家或拳擊高手較
內家五學 遂失真義也
   aa3廖白2003.3.19
-=-=-=-=-=>

 楼主| 发表于 2003-3-20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手如狀人不能正立
少一"醉"字
對手如醉狀 人不能自主正立
    aa3廖白2003.3.19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楼主| 发表于 2003-3-20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敷蓋對吞
聽過?
搓補揉結
聽過?
沾粘逼吸
沒聽過?
沒聽誰說過之用辭
即非太極
一笑
功夫無定貌
若楊祿禪還有好多話想新說
若沒印書出來
可能很多今人
也會說 非太極
名辭不重要
功夫要求真才是
假名太極 有名無實 有成千上萬人
又能代表啥
名相 幻爾
  aa3 廖白 沉思2003.3.19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又云“实战时,你就想着把手伸到他肚子里,
摸着他五脏再打起钻落翻
有其神意之透
如是 如是
貼實之謂

此亦是其一

打人如將內臟掏出 用指一搓 一戳即打壞了
透之 滲之 鑽之

此是實戰
真太極亦然
沾為無形之沾
打近無形之打
神意爾
  aa3廖白2003.3.20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與中華武學精英聊武
雖天涯海角
亦 極歡喜
人言
二十一世紀
中華武術將再興盛
當然工商科技亦仍續行
諸君 不日
當可 逢此得勢之機
加油 加油
讀一本書
前進大上海

未來中華之逐鹿 在此
能稱雄者有二
一者 極洋(真洋人之精英)
二者 極土(啥能極土又勝人一籌 古文化有身功者)
此二者 能傑出者 能有舞台

廖白老矣
再為諸君打先鋒十載
六十退隱
此間
諸君年青者 當積健為雄
老輩者
當廖白等人後盾
共為中華之武學 開路
  aa3廖白2003.3.20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楼主| 发表于 2003-3-20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neijiaquan.com/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603&show=0
論水技 火技 水火技
簡單想
就用比擬的
柔道 鬥牛推手 相撲 摔跤即是 外家水技
拳擊 即是 外家火技
真傳內家拳 即是”水火同圓技”
其中 形意 心意拳即 外現火 內實水火技
   八卦 太極 即是外現水 內實水火技
問水技利害 還是火技利害
還是水火技利害
廖白答
前兩者相比
須看比賽規則 規則變 勝敗立變

後一者
真傳者 當然水火技 是最利害 只規則須是
古中華實戰法 “渾涵之手 變化之祖“
(可限制 眼睛 咽喉 下陰不打  餘可變化打)

某日遇一 台北來一武界高手 武友某
其論如題

廖白肯定其修學理論方向 對一半:
武友某 以為水技比火技為高(主柔應 不主剛打)
且水技更近於道(不怒故)

但廖白須補言
(真道水火同濟  以道心故 可以
只見水不見火 非無火
故圓是柔亦是極剛
中藏一針 靈用如無數剛針)

以當時 初見面
未能深談
來君對”水技” 認識尚不足深
以為水者 為純水

廖白
借此一欄 不為言人
只言道技之真

若圓緩則稱水 若銳疾則稱火
此是內家高技通論之言
真高
化人是圓
若圓整且靈如
則化而不見化
打人亦無打 高者亦是一圓
圓中無須疾烈意 摸之即得

故二圓即是水技之至高境
其中藏火而不用火
微動中水火同一出
只見微動無烈 故是水形 不見火中卻藏火


友人高手某
仍以 "大批挂” 為摔中藏打合用技"
或以”柔道之大摔技” “內腿” 為柔用之主技
檢視此二技 仍是"大動作之攻防"
大動作之功防 真水性仍不足(無火故)
如此境界
僅外形為 斜力柔形大動作取人
尚不能稱水技高境(柔境高技)

此一圓尚不成(圓化未成)
二圓更別談(圓化兼圓取)
只是日本高段柔道用技(仍是外家之柔技)
加太極推手比賽觀
(求人先推 再想如浮萍 撬撬板
求入人陷阱後 以另一手腳大動作取人)
此柔道加推手鬥牛 加大批挂混合爾
以取人仍是大幅動作

此君之 理想目標可(朝水)
只真勁水火同圓 剛柔悉混 仍實未得
境界未出(二圓未得)
仍在外家(動作仍大 缺內勁之渾圓)
未入內家

若容廖白直言實言
未來
此君修學之路 仍須久行
讓內勁持續成長
真圓才可能得出
化人 取人動作才能 “由大趨小”
才是內家之圓

若二圓皆出且靈
(不能靈則非真品  靈則可沾粘 不畏火打
非只准 “叫敵人以長勁推你  不准用短勁”
而此君卻想利用別人之笨推力 轉身斜擗 打摔別人
(此是規則尚沒說清之陷阱爾  高手一看即知此君技不高
且用心尚欠光明)
稱此為水技
非也
此是規則尚不明 欺人之陷阱爾
(只准別人長推其胸 卻想用大動作藏批挂兼摔打
卻稱 其打非主動 是被人之漩渦攪起 自動打人爾)
廖白見之好笑
卻 見其自信滿滿 自稱方空水技
只能一笑爾

簡言之
如是 真水技
為水火同體
可實戰 瞬間沾粘中
(不懼對手長打短打都能沾化之)
實戰中
仍可輕控 輕觸對手之頭臉 頸項  胸腹 咽喉
茍有殺意
水火真勁一摧  或戳 或搓  
不見烈形中 金剛亦會打壞

故知 此君之水無火
只是柔道加學 太極鬥牛推手
加外家大批挂藏於柔道推手內
叫人笨推 卻欲待機大動作批挂偷打人爾
此君卻稱此為
“被動之漩渦 被動激起之打人
非本意也”
(此為錯誤觀 不能控 焉稱真水火)

尚非內家水火同圓之水技

再簡言
水技真圓 必靈
則不畏任何火技爆發
(如存周之真水火二圓即不畏王薌齋之沾控定位而後縱炸
且可揉搓跌之 茍欲殺之 亦是一擦搓爾)

因本身即是水火同體
韌之極也(中有虛靈意)
其靈動更甚於火之發速
故無門可入
門戶可靈關
不畏火之速炸(其實已得縱韌之極)

摸人即倒
外形 彷彿敵人與之配合套招
故曰
戲嬰

此世間
能懂內家拳技之人勝難遇
故能談之武友相逢實不易
故廖白看來君
也能知貪瞋癡為修行本
亦愛惜之

客套反失真友
以此君
尚不能知真水必藏真火
高者功夫在微處暗處寸處整處所(非大動作)
(縱 韌同圓 水火同源)
不在外形之故意大柔 因其仍非真柔(如柔道)
何以故
以其水中無火故

故王薌齋曾笑太極前賢 楊祿禪
王宗岳僅得內家一半者
即以水雖多 其火不足烈
(形意善縱 為火之極  太極善韌為水之極
二圓一針者 為水火同極)
故非高品真水火
稱只得一半也
(王薌齋之評 也只對一半 非全對 何以故 評俗手可
評內家三拳真高手
均是水火同圓 則謬)

廖白以此文
談 內家三拳
真水真火之合相
二圓一針
五行合一真法

   aa3廖白2003.3.11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真言
能叫人法眼睜  跳境界
不浪費寶貝光陰
只真言
不是留給自家叩頭弟子時
常是
有怨無恩
廖白原不求恩
只告 得春而正解者
愛 中華內外家道統文化之同源
敬前賢

無論練到多高
都只是站前人肩膀上 繼絕學
再伸論 再詮釋 再發揚爾

莫以 發明稱論
辜負 有名無名前人恩
  AA3廖白2003.3.18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形意拳 心意拳
由大槍術 槍法 樁法起家者
都善縱打
古拳論 流轉中
無論去到何家
叫何名
為文再論
能點出根力之美者
皆是縱法
形意即此中美之美者
盤根沖空
沾身縱力
最美的是其名辭
如真門者 再得名即開法眼
功夫自出
修練地根力火技者
即是縱法
修練地根力水技者
即是太極韌法
修練地根力
斜圓者 能變
即是八卦變法
故 萬法歸一
一又化萬

殊途同歸
焉有一法為絕妙無二法
無也
諸法皆妙
合理則美


易筋 洗髓  心意 形意古經 內功四經
諸家家法
無一不美
歸宗即美

讚宋氏四經及其二名美辭
讚辭爾

簡言之
練好下盤
即是身法步法
能有此二法
才能真實戰
   aa3廖白2003.3.18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再提一言供參
西洋拳擊
以跳繩及跑步得 火技縱法(爆發力)
中華古拳

沉中行拳 站樁 跑功 矮行 抖大干子 得 火技縱法(爆發力)
同中有異
參爾
   aa3廖白2003.3.18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內功四經
即是形意古拳經同支旁系
故其理
與形意拳理不二
可補充 助解形意之美
 aa3廖白 2003.3.18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五雲兄 如是解
陰陽含萬相
以陰陽二字
則無所不包

今人較難懂
故須再延伸申論
否則今人一聽陰陽五行即生氣
曰 故玄
不知古文化之真美也
aa3廖白2003.3.18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有老前辈回忆孙公做拳,
有“拳脚如自虚空中发出”之语
,其情状,晚辈可以推想一二了。"
此言妙

諸賢武學經驗
有時憶前賢之語
亦為後學武人之無上財富

不參學
中華武學
不易知
中華文化之榮華富貴
由拳入
則會漸行漸入中華

東方之美
雖 近兩百年 科技較輸 則一切輸
但古文化
在"存有"之思上
仍是人類之寶

降雨者
隨柔法下勢 無可逃躲也
聽懂 沾壹跌 二抹眉 可參

近五年來
武友來訪廖白
若場地安全
一沾間
其人仰跌而出中
起身後之感顏
有曰:
如 雪崩埋身 無可逃遁
旁觀者 卻只見廖白戲嬰 其人客氣配合爾
毫無抵抗相出

天塌勁也
  aa3廖白 2003.3.18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如是言

仍須再返修內家正學
始能修成正果
 aa3廖白2003.3.19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劍針無敵家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楼主| 发表于 2003-4-6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neijiaquan.com/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80&show=0

一拳即是三拳
三拳即是一拳
孫先生心中得真百家是一家
故 創一 即可含攝
民初當年
文人多
喜學太極
此善巧方便 順應世情
故一 名之太極
其中已含攝三拳
由一啟三
由三可歸一如

一如者
稱之為啥都可
招式者
給初學者方便爾
   aa3廖白2003.3.4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藏針無敵家

新竹高於舊竹枝
全憑老幹來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龍孫繞鳳池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楼主| 发表于 2003-4-6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neijiaquan.com/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84


何謂陽勁 何謂陰勁
哪樣好
aa3廖白2003.4.3

內家三拳練二圓
水火藏針無敵家

新竹高於舊竹枝
全憑老幹來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龍孫繞鳳池


書劍江山夢 耕讀武學城
   孫門外傳弟子 aa3 廖白  

本題當有多解
諸君所言都是理
問廖白
只簡曰
若是初 中學者
陽勁問古真傳少林
   問古傳心意 形意
   陽勁善摧 偏剛

陰勁 問今日太極
   陰勁善化 偏柔

剛柔悉化 亦剛亦柔
外柔內剛至高
則曰二圓一針
至極
曰 神鬼 曰神妙莫測

問自己
汝得剛否
得柔否
能剛如古少林高者否
能柔如古楊太極三代名手否
能剛柔悉化無形如鬼魅
 如 存周或孫老先生否

若不能
小號點 縮水多少
可肖否

陰陽莫捨
如此言說 仍不明者
恭敬問汝師
師非不傳人
只 不傳 不知薪火傳燈義者
    aa3廖白2003.4.4

此題
只為提醒諸賢
莫只以 悠雅柔弱為美
此為今日 太極修者之敝
陽勁莫捨
陰勁莫失
一般太極者 失之無刀能戰
只講修養 文飾太極
一般散打者
只靠天份體能亂打(修為不夠 天份亦不能勝西洋)
不知西洋苦修之戰技
(職業化故 人材為名利而輩出 捨命苦練成鋼)
亦不能知文化能養人之深義 (荖芼能勝者何義)
兩皆不能
個子又比人小

不知世 不知己
不能知 真陽剛
故不能知 真陰柔
失半者
失全真
只能局部玩耍內安慰自己

故有
某家稱太極嫡傳稱大師
當大學體育教授者
稱太極無功夫
若有
只在健身裡
餘必是 特異功能(言下彷彿古賢騙人)

也有某家太極稱大師者
只能以死根摟抱讓人推 稱真傳

非譴責此二賢
只舉例以今日太極之名利最高成就者
為例 說失真
此為今日太極之常態

如何自強
孫門學子
當自強
不捨三拳
不捨百家
不捨陰陽 剛柔
得回太極全藝

如何得回
問汝師
廖白只說 總論 總則
程序路徑 非唯一

各家 諸賢師友自尋自成長
孫門弟子則
廖白叮嚀:
莫捨三拳 再參百家

  aa3 廖白2003.4.4


以合氣道及太極稱美
演戰技電影
絕地戰將 史蒂芬席格
稱太極境界很美
語帶保留
只實戰上 "還沒法用上"
 aa3廖白2003.4.4



 楼主| 发表于 2003-4-6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手抓來一隻鳥
無影無形抱嬰孩
得此方是真八卦
離此半步枉勞神
        aa3廖白 口傳心授 離此啞言
              2002.10.29  


发表于 2003-8-28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看一遍都有收获!
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