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707|回复: 1

关于太极拳的预备式 ---- 站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太极拳的预备式 ---- 站桩


站桩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太极拳的预备式就是站桩,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一环节,都是一开始就抬手做起势。正确的练法是,通过预备式(站桩)让身心都进入状态后,才开始抬手做起势。这里的心,是指头脑完全的入静,无杂念;这里的身,是指身体完全的放松。预备式做对了,手指、手心会有胀麻的感觉,此时算是进入状态了,下面才接着开始做起势,而且是从起势到结束都应该保持有这种感觉。一旦感觉没了,说明此时身体某处紧张了,可以随时自我检查一下,放松地呼吸一次,找到感觉后再继续打下去。


现在大家就会明白了,打太极拳为什么要慢打,只有慢打才会有这种感觉。音乐带是比赛和表演用的,如果太慢的话,观众都跑光了。而练拳时就要慢练,慢练才会出功夫。但是,也不是为了慢而慢,或着是互相攀比谁更慢,而是跟着那种感觉(气感)走,感觉有就走,感觉没了,就找感觉,找到感觉了再走。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速度也就不一样,这样大家在一起集体练习时,就显的很乱,给旁观者的视觉不佳。所以,既然我们是在公众场合下练拳,那我们也要顾及一下观众的感觉。其实,只要大家用余光瞟一下你的左右,稍微调整一下你的速度,虽不说绝对的一致,差不多的一致就可以了,因为是慢打,大家调整速度也容易些。慢打还有个好处:有些套路还不很熟的拳友,就更有机会看的清清楚楚,更容易跟上了。


那种感觉(气感)来自于站桩,那什么是正确的站桩呢?


站桩的要领:


1)颈部放松,头部有向上顶之意;
2)沉肩,手自然下垂,且手有往下够之意,犹如往下伸手捡东西,但又不能弯腰。腋下的窝,越深越大越好。
3)手指自然微张,不要五指合拢,也不要特意用力叉开;
4)松小腹,掖腹股沟(小腹与大腿根部的交界处),收臀(小腹往前往上翻);
5)膝微曲,膝不过脚尖;
6)两脚平行,与肩同宽,或稍宽点也可以。脚与地面的着力点在脚的外侧边缘,重心在靠近脚后跟处;


知道了其一,我们也有必要知道其二,为什么要做这些要领呢?这些要领是为了让你做到真正的放松,它的原理是让全身体重放在骨架上,把肌肉解放出来,肌肉不受力了,自然就容易做到放松。到此,大家应该明白太极拳预备式(站桩)的重要性了吧?预备式没做好,就不可能真正放松,做不到放松,就失去了太极拳的真缔,沦为太极操了。


还有另外一个,贯穿整个拳架的很重要也是最难的要领;坐胯。经常,很多拳友在打拳的过程中,反应最困难的就是单腿支撑的问题。因为,太极拳讲虚实转换,整个拳架,除了预备式外,几乎都是单腿支撑站立,都是一个腿实,一个腿虚。要做到这点,并不难,就是要懂得坐胯,把上身体重“坐”在胯关节上。很高兴,今天又有一位拳友找到了坐胯的位置。我总结了一个“坐胯”的四步曲:稍息,掖胯曲膝,转身,坐下。正确的坐胯,在腹股沟处能把一支铅笔夹住。


现在大多数拳友,套路都会了,下一步就要打出太极拳的内涵,就像品茶一样,越品越有味道,越打越有兴趣。

发表于 2008-10-24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