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运动员武术比赛前的心理训练
为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学校的武术竞赛活动,提高学校武术竞技水平,本文专门从学生运动员参赛前心理训练的角度,探讨赛前心理训练的有效方法。
由于学生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时具有学生和运动员的双重特征,所以在对学生运动员进行比赛前的心理训练时,就要根据这一特征采用适宜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训练。一般来讲,同队队员之间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训练和比赛时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因此,比赛前的心理训练就要注重心理稳定性、自信心及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要进行控制和缓和比赛过程中紧张焦虑情绪的专门训练,以保证学生能够正常或者超常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
影响武术比赛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技术基础、战术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特别是在同一组别的比赛中,由于学生运动员各队之间的各项因素相差不多,这时候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会对比赛的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比赛前对学生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就成为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关键和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比赛前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有多种,针对学生运动员的特殊情况和比赛的具体要求,应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心理训练。
运动表象训练法
运动表象训练法就是通过自我暗示和大脑的想象能力把动作表象重复演练,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技术战术目的的训练方法。这种暗示和想象应该是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以及其它有关感觉形式的综合。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强化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学习,加快动作的熟练和改进速度,加深和巩固动作的记忆效果。同时,在提高对焦虑、兴奋度、注意力的控制能力方面也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可以说,这种训练方法具有一举两得的作用,而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宜于普通学生运动员,容易被学生运动员掌握运用。
在进行运动表象训练时,一定要抓住以下两个关键环节,即必须是在形成准确的运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暗示必须根据将要完成动作的要求选用一些简单而明确的字或词进行描述。这种训练方法在不同训练阶段运用时的侧重点不同,在学习技术和战术阶段,其重点是在掌握和提高学习效果上;在竞赛期的侧重点则是在训练提高学生运动员对焦虑、兴奋度,以及注意力的控制能力上。
自我暗示训练法
自我暗示训练就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通过自我暗示、自我命令等方式,对自己的心理施加良性影响,从而调节运动员兴奋性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就是自我调整自己的心境、情绪、爱好、意志过程和工作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暗示的作用不仅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影响到他们的生理机能,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而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
根据学生武术训练和比赛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自身条件,适时运用暗示、默念的方法,把运动员对比赛结果及其它方面的焦虑和担忧,转移到正确运用技术、战术和提高自信心上,这样就会大大缓解学生运动员比赛时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提高比赛成绩。在运用自我暗示的同时,要注意接受教练员的提示和暗示,将教练员的指导和暗示同自我暗示结合起来,可以更加充实运动员的自信心,充分发挥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创造优异的比赛成绩。因此,学生运动员在进行赛前心理训练时,一定要多做积极性的自我暗示训练,而且教练员要对学生的训练表现出高度的信任,指导和暗示学生一定会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比赛作好充分的、必胜的心理。
系统脱敏训练法
系统脱敏法是生物反馈训练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减弱或者消除因不良刺激而产生的恐惧、焦虑以及紧张心理,具有良好的作用。针对运动员对训练或比赛中不良刺激产生的恐惧、焦虑以及紧张心理,制定实施逐步减轻或者消除上述心理的训练方法,即为系统脱敏训练法。这种方法可在想象的情境和真实的训练情景中运用,而且效果良好。
在武术训练或比赛中造成不良刺激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对难度较大动作的屡屡失误、器械的折断、对练时被对手不小心创伤等等。遇到这些情况后,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刺激,有相当一部分队员会担心出现同样的问题而产生心理障碍,以至于影响到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成绩。因此,针对具体情况,相应地采用系统脱敏训练法,逐步克服运动员的恐惧、焦虑和紧张心理,对于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造成学生运动员心理障碍的程度不同,对于深度患者就要进行多次逐步脱敏,在保证每一步效果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消除运动员心理障碍的目的。一定要注意,采用系统脱敏训练法进行训练时,必须对症下药,循序渐进,逐步从根本上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游戏转移训练法
游戏转移训练法就是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来减轻或者转移学生运动员比赛前的心理恐惧、急躁、焦虑或淡漠等不良情绪的训练方法。这是一种避免焦虑情绪在比赛前过于堆积,以致于影响运动员比赛时的技术战术水平发挥的有效方法。
游戏的选择要根据训练目的进行,所选择的游戏作为一种身体练习,必须要和篮球比赛相一致,既有较强的思想内容,又有严格的规则和要求,而且一定要有浓厚的趣味性。在游戏的过程中,把学生运动员的不良情绪化解于集体的活动之中,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集体活动之中,以此激发学生运动员参与比赛的良好情绪,使他们乐而不厌地参加比赛和竞争。游戏转移训练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运动员在比赛前及时减轻或者转换掉紧张焦虑情绪,使他们的心理状态尽量接近最佳的竞技状态,以利于全身心地投入比赛,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水平较低的学生武术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对于调整他们的比赛心理状态有着极其有效的训练效果。
上述的赛前心理训练方法是常用而且非常有效的,正确掌握并合理运用这些方法,一定会在学生运动员的武术训练和比赛中取得明显的运动成绩。因此,希望学校里的武术教师和教练员根据实际情况在赛前运用这些方法,为全面提高各学校的武术运动水平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