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998|回复: 0

太極拳“大力”的由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7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極拳“大力”的由來  


 


太極拳素有“重意不重力”的說法,胡老師教拳也總是強調“放松、不用力”,強調“用力就練不出真太極”。可我們在與胡老師推手的時候卻感覺到他有無法戰勝的力(胡老師稱之為“勁”),我們伸出手,胡師指尖往我們手指上輕輕一落,我們就會感覺到痛入骨髓;胡老師站在那兒,任何人以兩手推胡師前胸,推者力一出,自身反被擎起而站立不穩。幾個有名力氣大的師弟在與胡師推手過招時,也被胡師打得心驚膽戰。胡老師體重120斤,年已七十,他的“大力”是怎麼來的呢?根據胡老師的傳授和我個人的揣測,試作一探討:
  一、“立柱頂千斤”原理:一根木棍,如果彎著,一撅就斷,可如果直立,就可以頂起很大的重量。胡老師教拳特別強調虛實分明,有“兩腿好比一支架”的拳訣,胡老師總是近身制敵,搭手進身,對方即被擎起。與人試手,總讓別人推到胸前,打到背勢才化解反攻。
  二、尼龍扣原理:現代人的衣服使用尼龍扣較多,粘合、拉開可反復使用幾千次。胡師教拳時講纏絲勁,說這種勁就像尼龍扣,對方手一來,勁一出,就要被我粘合,就要為我所用,粘多粘少,因勢而定,粘得越多,吃得越住,吞得越好,打(吐)得越利索。
  三、“一臂三力”原理:也與螺旋纏絲有關,對方拳來,我手臂引化,首先有個順勢力(減力?);第二有個牽引力,牽向我的有利位置(履要輕,要使敵無察覺);第三個力是在敵力的後面有個推動力(加力),幫敵手用勁,這三個力都是在我身手螺旋轉化中實現的,這就是太極拳的“借力打力”。有這三個力,對手會走空而跌出,反應快者欲換勁時,也被我首先察覺,想回去是回不去的。胡師常向弟子們說:“你的力比泰山還重,我就要站在你泰山之上”。
  四、“轉輪彈射”原理:往高速旋轉的軸承或履帶上拋一石子,石子會被彈飛,太極拳打人有這種勁頭。但胡師的旋轉發人不作無用功,是恰到好處的旋轉打擊。
  五、車輪的裡輪(內圈)原理:兩匹馬拉車,拐彎時裡面的馬是不用勁的,原地不動就可以,整個車都是外圈的馬在拉。胡老師與人推手,總是占住內圈,使你左不是,右也不是,上不行,下也不行,進不行,退也不行,一會兒便氣喘吁吁。
  六、肌纖維高度協調原理: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一般人的肌纖維可協調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如果這些肌纖維高度協調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可以拉動幾噸重的重物。胡師教拳便教“松”字訣,“松松松,貫始終”,大松大軟,“松到腳下最成功”.連踝關節都是活的,都有明顯的感知。手起肩落,骨骨節節全松下,精神卻提得起,身如電網接上電。真有“問天下誰是英雄”的勁頭(記得過去上海有位太極拳師說練太極就是練成一個電人,以電養身,以電擊人,我看胡老師也有這個東西)。
  七、旋風原理:大的旋風能量很大。胡師拳訣有“內勁起處似旋風”一說。中醫認為:衛氣行於脈外,不走經絡,可以隨意而至,而神意這東西又在全身無處不在,所以既能挨著何處何處擊,又可發揮全身整力。
  八、冰下流水原理:胡師說:陳氏太極是長江黃河滔滔不絕,楊氏太極是冰下流水,看之不動,照樣可以載舟覆舟,擎起萬噸巨輪。
  九、勁頭勁尾原理:胡師說:不是我勁比你們大,是你們勁打到頭,沒勁了,這時我才打的你們,一推就倒。
  十、“點狀人體形像”原理:太極拳講究“化發”,大圈化打、小圈化打好理解,這裡說的是就一點來打你也能化發,這一點也分為兩半,讓開一半打另一半,化一半打一半,以全力打你半力。且往你不得勁的方向打。
  十一、浩然正氣原理:孟子日:“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間。”胡老師講信修睦,常教導我們:老子說過,“大慈者有大勇”,不忠不義練不成太極拳。
  十二、“應激神化”原理:關於人們在應激情況下迥異平常的反應,最著名的故事是“李廣射石”。而長期的神意訓練,可能會使這種應激情況下才會做到的事情變為尋常即能做到。
  十三、“橫來豎打,豎來橫打”原理:避實擊虛,也與勁頭勁尾原理仿佛。
  十四、杠杆原理:這是眾說最多的太極原理,在胡師那裡,重物與支點的距離特別近,而力臂則特別長,大松大開,全身整力,“其勢險,其節短”。
  十五、挒勁原理:挒勁是捋勁之後又返回向對方的回力上加勁,打到對方最背的落點上,因而打得狠。打得遠,事半而功倍。胡師的擒拿,總是有使人骨折的勁兒出來(挒勁),大的擊打動作也總是拿住對方的勁兒打擊對方。
  此外,精氣神為物質基礎、全身心地投入(胡師行走坐臥無一處不練拳,無一時不練拳,躺在床上也是練拳。他躺在那裡,二百斤重的人按住他,也被他打飛。胡師強調練拳練活各個關節,即便胸背也開合自如,能化能發。睡覺夢中都是拳)等因素是應有之義,就不多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