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七歌ffice ffice" />
“文革”中,余蛰居澧阳,与济南老友穆怀斌兄时有鱼雁往还。一次穆兄信中述说伊年轻时,曾结识一张姓武师,孑身一人,客居历下,人多以“张七”呼之。此君武艺高超,技艺绝伦,身捷如猿,七八尺高之矮垣可一跃而上;又擅重手法,能断石成粉;精地趟刀,善打弹弓。张君艺高行奇,慷慨仗义,偶有所得,辄济同道,甘守贫困,不为豪门鹰犬。“九一八”事变后,张君悲愤不已,一日携酒走访怀斌,日:“国难当头,我辈习武者当为国杀贼,岂可苟且偷生。余决计北上参加抗日队伍,以身报国!今日与君最后一晤一”慷慨悲歌,令人涕下。数日后张七即去东北。
我闻后,面对四凶猖獗,国事维艰之现状,感慨无限,遂作《张七歌》,以示崇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正,百业兴旺,中华武术,亦得振兴。二十余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生机蓬勃、繁荣昌盛。惜乎!身怀绝技,报国无门之张七,一生坎坷,暮年多艰之怀斌兄均不得一睹祖国今日盛况。面对三十年前之旧作,不禁怅然!今藉《少林与太极》杂志嘱我为《奇闻轶事》栏撰稿之机,予以披露,使今日众多读者也知昔日浪迹风尘武林客中,固多爱国之士也。歌云:
聋叟①为我说张七,感慨之余写此歌。 I
风尘之中多奇士,深山大泽藏龙蛇。
张七矮瘦捷如猿,卖拳齐鲁生计拙。
先辈原是金田人,曾从洪杨驱妖魔,
一朝兵败成亡命,流落江湖避风波。
掌开青石如粉,地趟刀转旋风窝。
技艺虽高知音稀,万里孤行少遇合。
蓬门茅舍有酒友,一杯在手兴趣多。
斗酒落腹胆气豪,耍拳舞刀情怀阔。
宁与酒徒同休戚,羞做豪门座上客。
黄金到手随时尽,不忘江湖穷弟哥。
愈老愈穷愈怫郁,屡颠屡仆屡蹉跎。
“九一八”后风云变,日冠占我好山河。
堂皇将帅鸟兽散,落魄张生怒难遏。
挥臂登车东北去,誓用热血捍邦国。
壮士一去音讯杳,万里边月更凄恻。
短刀当饮倭奴血,青酒何处吊鬼客?
英雄自古多厄困,良材不幸遭埋没。
骅骝如不遇伯乐,老死穷途拉盐车。
我今歌此双睫湿,张七有知当如何?
一九七三年写于澧阳村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