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tjkf

[原创]为什么说跺脚拳不是太极拳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2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逍遥斋主在2009-9-22 8:35:00的发言:
婴儿有时无意识打你一下也是很痛的!婴儿没有蹬腿动作?

刚学会走路、站都站不稳当、还能跺脚?婴儿打人一下是很自然的、并无主观意识、打的很痛是先天的整体性(劲)强、很松、很柔,并不是刻意去练出来的,反而我们成年人丢掉了先天的东西不会了,还是多向婴儿学习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逍遥斋主在2009-9-22 8:57:00的发言: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

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

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

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

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

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

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

兴也无干,废也无干。

---------------陈拳的核心理论在《黄庭》中,陈拳只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武术的融合,是核心理论在拳脚上的外在体现。不可否认,陈拳之前,肯定也有人想把丹道学与武术结合起来,但陈玉庭是集大成者。杨学自陈,其它吴、孙等学自杨,都是这一结合创意的延续,限于各自丹道功力的不同层次,有只是加入了自认为合理的东西,有的则是使拳功得到进一步完善,但绝不可说陈拳不是太极!!

造的拳在当初是叫什么名字呢?是不是叫跺脚拳?

发表于 2009-9-22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逍遥斋主在2009-9-22 8:57:00的发言: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

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

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

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

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

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

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

兴也无干,废也无干。

---------------陈拳的核心理论在《黄庭》中,陈拳只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武术的融合,是核心理论在拳脚上的外在体现。不可否认,陈拳之前,肯定也有人想把丹道学与武术结合起来,但陈玉庭是集大成者。杨学自陈,其它吴、孙等学自杨,都是这一结合创意的延续,限于各自丹道功力的不同层次,有只是加入了自认为合理的东西,有的则是使拳功得到进一步完善,但绝不可说陈拳不是太极!!

上下矛盾。上为“成龙成虎仁方便”,下面却是;“名利总不贪....兴也无干,废也无干”。成龙成虎,却未成为“陈无敌”。走仕途之路,博个封妻荫子却不见。

发表于 2009-9-22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陈王庭也识字,也能写点东西。但不知为何,却没写出造的什么拳,岂不怪哉。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ongchen12在2009-9-22 19:24:00的发言:
看来陈王庭也识字,也能写点东西。但不知为何,却没写出造的什么拳,岂不怪哉。

造的是跺脚拳哉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asmcat在2009-9-24 12:59:00的发言:

陈拳是没赶上那个时代,


 


史载杨露禅弟子之中凌山善发劲,万春善刚劲、全佑善柔化


 


全佑最善柔化,(就是后来创满系吴氏太极的宗师),其弟子广众,


 


杨健候正是看中这一点才开始杨式拳架的全面柔化改变.而柔练是本来就有部分,现在只是贯穿始终,


 


改编其实很容易.


 


而正是这个时候,其兄杨班候的技艺却传不下去了,他的东西难学是一方面,他喜欢打学生的性格问题也是一方面吧.


 


    武式太极,开山人武禹襄及李大/李二先生打拳也是如平地起风 忽快忽慢,


 


后参考永年杨式改成柔化慢式,以广揽学众,


 


武式传人说,第三代以后传的拳根本看不出原始的武式了.而孙禄堂大师学的正是三代以后的拳,


 


至此杨  武  吴 孙四大太极的柔化全面完成.全佑居功至伟,


 


而此后过了近百年,陈发科才北京传拳,世人才真正认识陈式太极真面目.


 


大家都柔化了,反而刚柔并济的陈太倒希罕了起来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或者说陈拳错过了什么,也许是错的正好


 


杨式师从陈拳, 武式师从赵堡兼学杨拳,前几代都刚柔并济的.


 


但"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至坚"其实已在孔圣人之前就指导我们中国人了,但只是在思想上,


 


至清未始指导到武术,太极得以升华,


 


至柔太极才是正道,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不出几十年,陈式太极也会是柔化了的.


 


现在的陈拳人是看不到这一点的好处和威力,眼里只有武术和功夫,


 


为什么温县政府抱怨陈家沟怎么宣传 怎么扶持也搞不成少林寺那样?


 


少林是拳禅和一, 你陈家沟想追上少林威名,必须拳道合一,


 


全面柔化拳架,再临时建2个道馆,看谁还不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4 13:07:45编辑过]

太极拳本来就是柔拳、绵拳,何来的柔化之说——连太极拳的柔是怎么一会事都没搞清楚就敢来瞎扯

发表于 2009-9-25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asmcat在2009-9-25 16:46:00的发言:

杨祖师当年拳法也是刚柔并济,杨班候 杨少候打拳也是平地起风 咚咚作响,当时柔还是只是拳法一部分,


太极拳的进化还没有完成,没有完全质变。对于武学世家和技击奇才来说,刚柔并济似乎更能击败对手。


但太极的思想体系还没有入轨。


 


你说的跺脚拳就是指金刚捣锥吧,当年杨祖师和各位大师也是玩过的


 


 


你有多大,能知道杨祖师和各位大师也是玩过的。你不会是千年的.......。太极拳不是刚柔相济,而是绵里藏针的拳术。太极拳不存在什么进化。老子的【道德经】要比太极拳早得多。说什么进化,那是痴人说梦。

发表于 2009-9-25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前后十八年。这说明,陈长兴是不愿把太极拳教给杨露禅的。其间,教些陈家炮槌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杨班侯对外演练炮槌也是成立的。如果以此推论杨家前人也练过什么;平地起风,咚咚作响的拳术。那是脑子进了水了。因为,那时练拳是绝对不让外人看的。这是武林常识。偷看别人练拳,那是大忌。知道有人偷看,而故作玄虚的练些不相干的招式,这也是正常的。谁家的绝招也不会让人知道。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所以,讨论问题,发表看法要具备基本常识。别和大河报首席记者一样,连什么是;“岁次门第"都不懂,就在那胡说八道。让人笑话;岂不是,中州度里皆白丁。

发表于 2009-9-26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家真传。
发表于 2009-9-26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杨式太极拳有大.中.小架。那是屁话。小架怎么练?,中架又怎么连?,大架又怎么连?。所以,太极拳不在架子的大小而在练法。不懂练法,就是在桌子底下练,也是练不出太极功夫。如果连这个都不懂,最好别在此谈太极拳。不够丢人的。书法,有大字,小字,中字。但他们的写法.运笔一样。这是常识。太极拳亦同。同是男人;有高人,矮人,胖人,瘦人。但都是人。零件都是一样的。除非楼上的这位不是男人。那就不好说了。


杨澄浦的定型架,才是真正的太极拳。这不为一般人所理解。只要练法正确,什么点穴等皆在其中。


虽然只有一套定型架,其中几种不同的练法。不是真传,是不知道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6 8:43:17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