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asmcat在2009-9-17 17:34:00的发言:光说拳架,杨拳现在的架子基本就是长拳柔打,收拳回腰换势,变成了立圆切换。 初学者怀疑是后代精简了,但是多年来出现的各种架势,班候、少候、兆林架和杨澄甫定拳势还是大同小异, 有的重复的多,有的编排稍有出入,最大的区别是练法或刚或紧凑或稍慢,招数变化不大。 还有班候九诀证明了这一点。 而陈拳要复杂的多,象白鹤亮翅就多出很多动作,虽然是和懒扎衣相同处多。与北方长拳区别很大, 更古朴。 陈拳的缠绕螺旋小动作更精细的多,一般拳架要比教杨拳多3倍甚至更多的周期,除非不细讲。 要不就是陈长兴传杨露禅讲的简单,或者主讲技击随敌应战,而杨露禅就是以技击见长, 要不就是陈拳后来改动较大。 我认为是杨露禅学其意,未教条其形,不然也不会在陈长兴徒弟中脱颍而出, 毕竟杨露禅学拳不是用来健身的。陈长兴也不是央视青春教练。 而今人抱着拳架争抢正宗,批评谁家的这点错了,那点错了, 陈长兴和杨露禅若地下有灵,也是无语而一笑了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7 17:42:52编辑过]
说杨式太极拳是长拳柔打,那是胡说。陈拳还是有形的拳。所谓大道至简。杨式拳也。
所谓的陈氏太极拳,是陈家祖传炮槌太极拳练法而已。所以其不能脱去外家拳----炮槌的阴影。这也是陈长兴之子学不会真正太极拳的原因-------练炮槌练习惯了,也就是,用力用习惯了,再不用力,倒不过时差来。归根到底,没有夙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