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130|回复: 1

[转帖]全国各地部份孙式武学的传承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1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介绍几位当代孙式武学的传承者


作者:童旭东


此文所列传人有的年事已高,是否尚在人世不得而知。-----雨云注

   笔者多年走访过各地一些孙氏武学的传人。现据本人亲身访谈时的所见所识,将几位目
前健在又确有一定造诣的孙氏武学传人向读者做一介绍。以为有志学习孙氏武学的同道,
提供一点交流的线索。
  
   1、北京地区
  
   刘树林


孙存周先生晚年的学生。其武技启蒙于孙存周。乃师去世后。又从孙剑云老师学
艺多年,其技击功夫一向为同道所称赞。去年lO月,笔者在怀柔参加第二届全国孙氏武学
交流观摩大会时。得以聆听其教诲。对于如何造就出色的技击能力,刘先生从形、意、功
、法上皆有门径,比如对于初学者,强调站无极式、三体式、靠墙深蹲、用手指做俯卧撑
以及长跑等。虽枯燥平实但极有用。此外。刘先生强调周身放开。站无极式、三体式、打
拳都要全身放开。刘先生说用“放”宇比用“松”字更准确(编者:如有机会,希望刘树林
先生能对“用‘放’还是‘松’的问题,给予进一步指点)。  


刘树春


刘树林先生的堂弟。是孙剑云老师解放后所收的第一批弟子。1985年,孙剑云老师赴日本交流,刘为孙老师
的助教。其拳架得到孙剑云老师的详细指导。是目前掌握孙剑云系拳械最多的人。刘树春
先生对八卦拳、纯阳剑的演练多有心得,教学耐心。孙剑云老师故去后,刘树春在孙叔容
先生的支持下。发起组织成立了孙禄堂武学文化发展中心,意在为全国各地同门搭建一个
广泛联络交流的平台。2005年又与陈卫国、陈春华等在江苏盐城发起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孙
氏武学交流观摩大会。继而于2006年又在北京组织了第二届全国孙氏武学交流观摩大会。

  
   雷世泰


雷师墨先生之孙。雷师墨先生是孙剑云老师的师兄。功力很深,乃京城中隐逸之
士。雷世泰先生自幼跟祖父学拳。祖父故去后。又从孙剑云老师习艺。雷先生对于形意拳
、太极拳皆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演拳气足神完轻固整捷。教拳诲人不倦。现每周日上午。
雷先生在芍药居北里社区服务中心义务教拳。
  
   白普山


孙剑云老师的弟子。之前曾学习过尹派八卦掌和汪永泉系杨式老六路太极拳2
0年。从师孙剑云老师后,专心研修孙氏太极拳至今已15年,对拳劲颇有体认,擅讲解拳劲
,其艺松沉绵柔。整灵顺通。白先生为人敦厚。常年在朝阳公园教学。每周日上午在芍药
居北里社区服务中心义务教拳。



     张大辉


孙剑云老师的弟子,曾配合孙剑云老师拍摄了太极拳推手的录像和推手拳照。
张大辉先生将家传蒙密体学与孙氏太极拳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风格独具的太极拳架。张先
生介绍说,他的这套拳。80%取自孙氏太极拳,20%取自蒙古密法。张先生的心得之一就
是可以借用孙氏武学整理、完备蒙密体学的缺失。其弟子张殿山在赤峰武林颇有影响。

  
   牛胜先


李天骥先生的学生。所传形意拳属于孙派的系统。所传太极拳属新杨式太极拳。
牛先生在推手训练上有独到的心得。将形意拳的三体式桩功和劈拳的劲路结合在太极拳的
推手方法中。其个人成绩以及教学成绩斐然。弟子中有多人获得过全国太极拳推手冠军。

  
   2、天津地区
  
   张烈


孙存周先生的弟子。擅长形意拳,保留了孙存周先生演练的太极拳架。他对形意拳
入手基本功、动作要领和动作意识皆有心得。其自身基本功扎实,擅散手野战。张烈先生
教学严格。动作要求详细明确。致力于运用近代科学的理论和语言来阐释拳理。近年来张
先生尤在教学教法上不断深入探索。

   3、唐山地区
  
   梁秉钧


张玉书先生的弟子,研究孙氏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多年,有一定的造诣。在
怀柔开会时。笔者与梁先生交谈甚融洽。梁先生虽已年过八旬,但为人谦和。谈锋颇健,
言其当年目睹孙存周先生武技之神采,谓之叹为观止。梁先生对所学有所创造。尤嗜孙氏
拳。在唐山地区有一定影响。



4、上海地区
  
   沈道信


史汉才先生弟子,相从多年。所学颇多。除了学习孙氏太极拳和孙派形意拳外。
还研究学习过心意六合拳、绵拳、南拳、拦手、姜容樵式八卦掌以及陈式、杨式、吴式太
极拳,并最终归宗于孙氏武学。沈道信为人直率,在技击上有一定功力。推手、散手皆能
。其胸骨开合自如,两肋如鳃,讲究出手速度。沈先生今年51岁,论拳喜欢动手相试。乃
师史汉才先生从学于章仲华先生。因友情关系,章先生不准史先生行拜师礼,属友情相授
,而史先生对章先生以师礼事之。史汉才先生喜好研究技击手法,结合各派技艺,以孙氏
拳为基础,融会一体,创造颇多。手法巧妙,尤以擒拿为同道所钦佩。史先生强调劲力、
速度、技巧三者统一于一拍。在一个瞬间、一个动作里同时发挥方见成效。撰有《孙氏太
极拳攻防方法》书稿,尚未出版。
  
   寿关顺


支燮堂先生晚年的学生。也是顾留馨先生和姚少平先生的入室弟子,博学多门武
艺。因革时期。支燮堂先生被管制,不许教拳。因此,寿先生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通
过陈文辉先生向支燮堂先生问艺学技。至今在寿先生那里还保留着支先生的部分笔记手稿
。寿先生擅长推拿正骨,有一定心得。他强调的四正八柱又称四正八筋,确是孙门拳艺入
手之处。其弟子洪钢、施勇等皆具有一定的功力。
  
   万勇南


先生接触过多门武术。曾学习过心意拳、大成拳等,与支燮堂先生为邻里。文
革中支先生被管制期间。万先生因照顾支先生,因此又得到支燮堂先生指导孙氏形意拳。
后来又得到崔文澜先生传授孙氏八卦拳。万先生最终归宗于孙氏武学,尤喜爱研修孙氏八
卦拳。万先生为人热忱。联络较广。团结各派。现在是上海地区孙氏八卦拳的主要传播者

    


蔡文骏


蔡先生研究孙派形意拳、八卦拳多年,有一定的造诣。其演练的形意拳颇具整
体爆发力,其演练的八卦拳步法活便、变化迅速,劲力冷透。蔡先生每周日在复兴公园练
拳。不喜欢张扬,多年练功不缀。近来功力又有长足进步。
  
   5、深圳地区
  
   李斌孙叔容先生的入室弟子。16岁跟从孙叔容习艺。曾获少林武术节散打邀请赛70公斤
级冠军、河南省太极拳推手比赛70公斤级冠军以及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形意拳一等奖。现
任深圳市武协副主席。李斌先生好学不缀。尤喜好研究形意拳,拳架美观,散手凌厉。

  
   6、江苏地区
  
   章仲华


支燮堂先生早期的学生,今年89岁,拳术上有真实造诣,文革中能幸免于大难,
多借助于所习拳术之效。章先生擅孙氏形意拳和孙氏太极拳。为人一向低调,是当今武林
中隐逸人士,不轻易授徒,所传学生中以其友人史汉才先生为著。史先生结合各家之技又
有所创造。
  
   霍培林


镇江市武术协会主席。也是孙剑云老师解放后首批弟子之一。对孙氏形意拳、八
卦拳、太极拳皆有心得。尤其他演练的八卦拳很有气势。霍先生自称其年轻时到处找人推
手,结果赢得越多。自己的功夫就越糟。后来明白不争而能的道理。明白越争胜使人离道
越远的道理。霍先生好学不倦,是江苏省孙氏拳的主要传人之一。
  
   沈宝发


孙剑云老师晚年弟子。在太仓市积极开展孙氏太极拳、形意拳的普及,教学严
格、认真,在当地颇有影响。他本人以及带队多次参加国内传统武术表演,屡获金牌。

     此外。江苏地区的孙氏拳传人以黄万祥先生的弟子为最多,如苏州市的陈春华、盐城
市的杨保民、陈卫国。徐州市的刘世忠等皆在当地武林具有一定影响。对开展孙氏拳做出
较大贡献。此外南京还有徐铸仁、吴章淮先生的传人多人,因笔者了解不多,本篇难以一
一介绍。南京的刘子明先生的传人亦不详。
   
   吴兴屿


四川成都的先生。其武技启蒙于郑怀贤、张英振等先生。吴先生博学多家,
因长期工作在山西。曾研究山西车、宋两派的形意拳数十年。又研究心意拳、大成拳多年
。最终归宗于孙氏武学,即以孙氏武学的技术理论为宗旨融会所学。贯通一体。吴先生现
在专心致志研修孙氏武学,目前在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和青羊宫两处教拳。

发表于 2009-2-11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