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935|回复: 4

[分享]蒋元龙大难不死,王宗岳后继有人  虚无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2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康熙年间,河南温州。一天清早,一农夫行至去田间的道上,听得远处似有小儿哭声。循声寻去,见荒草地躺着一个小儿,头皮出血,哭声宏亮,不远处还有野狼探头探脑。再看这小儿,认得是邻居蒋把式之子,因出天花,为“闷痘”而毙,(或按现代说法,是天花病毒感染导致中毒性休克,)昨日刚被遗弃于郊野。想必是被野狼咬痛而苏醒,哭声惊走了野狼。农夫遂将其抱起送归蒋家。这小儿就是后来开创河南温州派太极拳的宗师,姓蒋名发,字元龙。

蒋发这一场大病虽然痊愈,但其周身出满天花,头皮半边成了一个大疤,后人称其为“疤头焉”或呼疤头,蒋发是其学名。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发的父亲蒋把式,精少林拳派太祖红拳、长拳、戚氏拳,创忠义拳法。因参与李际遇的农民起义军事败,而隐姓埋名在陈沟传拳。“疤头焉”幼年,生性喜枪弄棒,受父亲传授,早将少林外家拳法,内家拳术砲捶,以及各种枪棒器械练得纯熟。

乾隆初年夏,蒋发正同师兄弟们围场操演拳术,围观者很多。有两个客人牵马站在外围观看,其中一年纪稍长者,看到热闹时失声笑说:“这小秃子拳捧虽好,可惜未得真传。”蒋发听罢大怒,奔上前去举刀要砍长者。长者笑而应之,蒋发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已跌之十丈之外。蒋发不服,连较连跌,如此三次,都跌出十丈以外。这时蒋发方知长者非为常人,急至长者面前,跪在地下,口呼师父:“愿师父收我为徒,弟子愿受教诲。”

长者说:“你少年气盛,过于刚烈;我喊你一声小秃子,你就要杀我,若我教你功夫,将来不知会杀多少人呢!”蒋发极力忏悔,叩头不住,直至出血。客人见蒋发长跪不起,一客人才向年长者说:“我看这少年倒有点灵气,看他还是真诚,吾兄何不收下这少年于门下进行教诲!将来代我们传授技业者,定是此人。”年长者似有许可的意思,便向蒋发说:“你既然决心跟我学艺,明年今日午时,在此垂柳之下等候我们。”说罢,二客人遂骑马而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约定的这日,蒋发五更起床就到约定的地方敬候。

正午,二客骑马而来,见蒋发恭敬地立在道旁,笑着说:“你果然不失信用,在此等候多时了?”

蒋发说:“弟子鸡鸣就来这里敬候师父。”

二客人赞许说:“孺子可教。由此可知你尊师重道信念之坚定也。我如果再推辞,倒是有负于英才了!今天你既然拜我为师,从我学艺,保你十年之内定能成功。”

蒋发请二位客人到家里,行拜师仪式。这时方才知道二位客人之中,年长者为山右王宗岳先生,年稍次者是江南甘凤池先生也。二位都是当代高人,名震环宇之士也。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此,蒋发在王宗岳门下学艺十年,学得太极拳各层功夫,并各般枪法、刀法、剑法及内家练气诸法,尽得内家真传;又得甘凤池、张凤义二先生传授,遂练成绝技无敌于天下,为侠中高人。“疤头焉”名满海内、凡拳勇者无不拜服。

王宗岳、甘凤池、蒋发均出生于清康熙年间,以王宗岳年长,甘凤池稍次之,蒋发年幼。

蒋发学成后在陈家沟传拳。蒋发传拳有两种方式。其一,秘传王宗岳所传乃文乃武七十二式大架。其特点是舒缓柔和,但是非功力持久不能豁然贯通而致神明之境。因此,唯一能够承其道者,仅陈长兴一人。陈长兴成为开创河南温州派太极拳唯一弟子。其二,蒋发又视陈氏族人性情各异,从砲捶演化出陈氏一路太极拳功架,分为七十二式大架(或称老架)和六十四式小架(或称新架)。一路拳架与砲捶平行传授,遂称砲捶为二路架。
发表于 2009-4-15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故事说是陈长兴序,不知道真假。有的说是真的,有的说是假的。希望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