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448|回复: 5

太极拳运动的解剖生理学基础理论知识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4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运动的解剖生理学基础理论知识浅析   


菏泽学院体育系  陈惠宇


  太极拳归属于传统武术。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种类繁多,以提高人体整体机能的和谐统一并发挥超常机能为追求目标。而现代体育的目标则是通过运动训练,使身体或器械移动的速度更快、高度更高、距离更远。两者的目标虽有不同,但作为体育运动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复杂的刺激,这不仅体现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练习强度、频度的多变性,而且也体现在对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激素水平和血液循环等方面影响的复杂性。>>


  究其运动技能形成的机制来讲,则是一种复杂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性条件反射。传统武术一直在凭借前辈的经验拳论中研究继承,解剖生理学基础相对薄弱,不利于科学深入地研究。今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就其有关解剖生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作如下交流,以期达到了解、普及之目的,更好地为传统功夫研究者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


 一、基本面和基本轴>>


ATH o:extrusionok="f" gradientshapeok="t" o:connecttype="rect">ATH>OCK v:ext="edit" aspectratio="t">OCK>  躯体运动是一种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骨骼肌收缩为动力的随意运动。也就是说,运动环节是在肌力牵拉下围绕着关节轴在某一面内进行骨杠杆运动的。


1.jpg

1.jpg

2.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关节运动链>>


1、概念>>


关节运动链:是指人体的几个部位(环节)通过关节连接而组成的一个复合运动链。>>


在太极拳运动中,单个环节的活动很少,大多数情况是运动链的各个环节或全身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完成某一动作的。>>


2、分类>>


(1)    闭合运动链(closed kinematic chain,CKC)


概念:指运动时肢体远端组成环状,或者踏在物体上形成闭合状态,末端无游离的环节。(例如,在做太极拳的马步弓步等动作,或练习洪式太极拳腰裆劲的基本功拔井绳时,髋、膝、踝等多个关节形成一个闭合的环。)


  运动特点: 一个关节的运动总会引起另一些关节的运动。


 



1.jpg

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4 17:39:52编辑过]

2.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3)闭合运动链与开放运动链之间的转换>>


a.闭合运动链在某处解开时,则转变为开放运动链。


 


b. 当游离末端一旦有支撑点或握点时,将由开放运动链转为闭合运动链。


 


3、关节活动的顺序性>>


(1)大关节和小关节:>>


    人体四肢由近端至远端,各关节所配置的肌肉是由强到弱,即肌肉生理横断面逐个减小。因此,把所配置的肌肉生理横断面大的关节称为大关节,反之称为小关节。>>


(2)关节活动的顺序性:>>


    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大小关节依次进行活动。


(3)关节活动顺序性的原理


    大关节运动时,所产生的力量较大,因此它能首先克服阻力而产生活动。而小关节的力量较小,只有当阻力减少到它能产生活动时,肌肉才能由等长收缩变为向心收缩使关节产生活动。所以,在整体活动时,尽管配置大小肌群的关节同时用力,但其结果还是表现为大关节带动小关节的活动规律。这一活动顺序是自然形成的。


(4)关节活动顺序性的意义


       使动作产生更大的力量,或获得更大的运动速度。


三、肌肉工作的协调机制


    关节运动链的协调运动是由参与运动的骨骼肌交替收缩与放松来完成的。对抗肌的放松能力和使原动肌在紧张之后及时转为放松的神经灵活性是协调性的关键。所谓协调就是该收缩的肌肉收缩,该放松的肌肉放松。


1.肌肉工作间的协作关系


    人体的运动即使是简单的运动,也都是由许多肌肉共同参与、互相协作才能完成。根据肌肉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可把它们分为:


原动肌: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


对抗肌:位于原动肌对侧,并适当放松和拉长的肌群。


固定肌:固定原动肌定点骨的肌群。


中和肌:抵消原动肌无关功能的肌群。


2.肌肉活动的神经支配


支配肌肉活动的传导系:


   锥体系: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


   锥体外系: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以外的运动。


 



3.jpg

3.jpg


 



 


肌肉活动的神经支配原理告诉我们,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进行的,当原动肌收缩用力时,对抗肌即应处于放松状态;肌肉一次收缩结束后,在下次收缩前应有一个放松过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4 17:41:2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3.肌肉放松的作用>>


(1)改善动作的协调性 >>


    运动过程中的有关刺激会使人产生较重的心理负荷,必须让心理不断有放松调节的机会,才能更好地调控肌肉运动。对初学者来说,肌肉放松能提高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使动作经济,轻松自如,具有良好的节奏感,从而加快动作的学习过程。 >>


(2)增长肌肉力量,促进肌肉发展 >>


    肌肉力量来源于完成动作时各肌群收缩的合力,各肌群之间的协调性如何则是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对抗肌不能放松,原动肌的力量就会被对抗肌抵消一部分甚至全部。若肌肉只是一味地紧张收缩,不能很好地放松舒张,则对肌肉的刺激就不易达到较深层次,也就不能有效发挥人体的运动潜能。 >>


(3)减缓疲劳,避免运动损伤


    紧张收缩的肌肉压迫肌肉中的血管,影响血液流动。肌肉一旦放松,则会大大改善血液循环条件,使血液流动比肌紧张时提高十倍多,降低血乳酸含量,


对减缓疲劳和避免运动损伤有重要作用。



太极理法,高居当世;出神入化,理精法密。


    以上三个问题仅属点滴尝试,绝非阐幽抉微。借《精武》杂志科学宣扬传统武术之契机,直抒胸臆,探讨太极理法之真谛,为弘扬我国太极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惠宇先生,人体运动科学硕士研究生  菏泽学院体育系副教授,多年来从事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与实战派太极拳家李驻军先生合作研究太极拳运动及技击人体运动机理,意欲揭示拳学中人体运动配合及发力之秘,缩短功夫爱好者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9-24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学习太极,多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