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9 08: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51、一气、三意、四德、四象、八门、八法、十六触打、十六击打
一气:神气,中和先天之气。 三意:虎扑、蟒吞、龙腾。 四德:顺、逆、和、化。 四象: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 八门:进退左右,四正四隅。 八法:动、静、转、移、走、跳、颠、倒。 十六触打:两手、两肘、两肩、两胯、两膝、两足,头、臀、腹、肋,共十六处,皆有触打之能。 十六击打:踩、扑、捉、拿、截、抽、剪、挂、挫、楔、按、插、蹬、扫、摆、踏,共十六种打法,含有远近高低立卧格斗之能。
移指重心的变化,走指步点、步式。 不迈步,重心就可以变化。所以移与走不同。走同一个步式,重心的移动仍有前后左右之变化。所以,移与走即各有讲究,又相互联系,相互组合,使技击中的步法变化莫测。
善技击者,即要善走,也要善移.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取得攻击的点位。 有的拳师认为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这是非常偏颇的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这个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大动、小动还是不动,取决于敌我双方的相对态势,而绝非仅仅取决于自己的功夫或主观愿望。这里还有造势诱敌等一系列的机势问题。 以我本人技击的经验,如果洞察到对方有不动的心态,我就好打多了。所以即使是不动打点,也不能让对方洞察到我有这种倾向。所以,就必须具备动的技击技术和态势。所谓以静制动者,必须具备动的能力,才可能择机产生以静制动的机会。 动与不动无高下之分,一切取决于如何获得攻击的机会,惟动静合一才是最高境界。
52、如何判断是否为孙氏太极拳?
判断是否为孙氏太极拳,有一个试金石:皮球劲。其动作形态必备特征有如下五点: 1、三害莫犯,九要莫失。 2、以三体式为整套拳架基本的身法。脊椎始终呈现拉直状态,后腰处不得出现内凹。 3、进步必跟、退步必撤,不得出现大弓步。剑云老师多次讲过孙老先生当年为何摈除大弓步。 4、身形进退时,身体重心平稳,不得有起伏。 5、内开外合贯穿始终,一气贯串、鼓荡不息。 凡违背上述五条者,则不符合孙氏拳的道理,所以一定不是孙氏太极拳的真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