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洪洞移民

支燮棠谈孙式太极拳及练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9 16: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案人人可编!一分钟可以写8个医案!点穴之说早已被证明是讹传,08年《精武》杂志已经揭示的很清楚了。
发表于 2010-1-9 16: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肖与杨澄甫比武两败俱伤,这是事实。陈天申是浙江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组的副组长,还是老浙江国术观学员,人家写东西、讲话都是严肃负责的,人家讲的是史实!
发表于 2010-1-9 21: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你的话说,医案人人可编。陈天申为什么就不能编呢。他自小进武馆。学没上几天。字不识几个。这种人,谁能保证他不是见利忘义?。
发表于 2010-1-9 23: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天申,号日升,杭州市人,武术七段、著名武术家 。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先进个人。浙江省“武术特殊贡献奖"和"荣誉特级传统武术教练"。
  1932年毕业于浙江国术馆第一期师范班。
  1933年保送南京中央中体专科学校深造,优秀学员。
  抗战前浙江省国术考试,获罗汉、太乙等门拳、剑、刀比赛第二名。
  1950年在浙江大学等处进行武术辅导工作。
  1982年起担任杭州市州武协副秘书长。
  1983年任杭州市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小组副组长,并参加《浙江省武术拳械录》的编撰工作。
  2002年被中国武协会批准为武术七段。
  2003年获浙江省“武术特殊贡献奖"。
  2004年获浙江省"荣誉特级传统武术教练"。

九旬名师笑谈武术境界

时报记者 陈小亚

时报2005年: 北山路上的西博会展览馆门前,一位满头白发、脸色红润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头凝视,长时间伫立不动。
这里曾经是浙江省国术馆的原址。这位老人是一位祖师级的人物:当年国术馆师范班的第一期学生,名陈天申,习武87年,今年92岁。他的老师中有刘百川等一代武术大师。
很多人说,他是现代武术的一本活历史。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慈祥,话语不多。
陈天申的娘舅是黄埔军校首期学员。5岁那年,他就被娘舅拉去练功。
“站桩、蹬腿,每天都练”,陈天申回忆,“很多伢儿因为怕吃苦逃掉了,但我打心底地喜欢练武。”
也就在那年,陈天申进了杭州养正小学念一年级。一位姓沈的校长影响了他的一生。
陈天申的话匣子慢慢打开了:“报名那天,沈校长要给我们一一取学名。他一边喝着老酒一边盯着我们,偶尔还施展一下拳脚。轮到我办报名手续的时候,他取了一副对联上的字‘天’和‘申’,我的名字由此而来。”
沈校长毕业于浙江体校,十分痴迷武术,在体育课上他教同学们武术拳路,陈天申说罗汉拳最早就是跟沈校长学的。
1930年,浙江省国术馆正式成立,馆长是当年浙江省省长张静江。陈天申报了名。经一轮轮考核,在几百名考生中, 30名被选入馆。陈天申就是其中之一。
19岁那年,陈老和另一名同学被保送到了中央国体,读了三年大专。
武术是种境界。陈老说,习武之人除了练习武艺外,最重要的还在于修身养德,要淡泊名利。让他明白这个道理的,是发生在他的名师萧聘三和杨澄甫身上的一件事,这件事也成了他心中珍藏多年的秘密。
据陈老回忆,作为杨式太极的代表人物,杨澄甫除了教习他们太极拳外,还担任国术馆的教务长。一天清早,萧聘三老师在他们面前发功,一跺脚,地上的一块石板破裂。顿时,学生们拍掌叫好。
掌声和呼叫声吵醒了熟睡中的杨澄甫老师。习武之人好较量,杨老师提出要和萧老师比试一二。
“杨老师提出让萧老师打三掌,但两掌过后杨老师就受了伤,没等萧老师出第三掌,杨老师就出拳了。萧老师没有防备,一掌过去,他被击出两米远。不久,两位老师因受重伤仙逝了。”陈老感慨地说。
昨天去陈老家,记者在他的书柜里看到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武术人名辞典》。翻到25页,上面赫然写着“陈天申”三个黑体字,旁边的注解是: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先进个人……
1983年到1988年,陈老任杭州市武术挖掘整理小组的副组长,在前后6年时间内,他跑了杭州以及省内的很多山村,认识了许多习武的乡民。他跟乡民相互切磋武艺。那段时间,他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民间武术的闪光点,同时也学到了不少拳路知识。回来后,陈老参加了《浙江省武术拳械录》的编纂工作,该书记录的浙江民间拳路多达300种。
陈老说,练武之人并非个个身体都很棒,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人体的生理构造,练武的强度没有控制好,因此也就不一定能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陈老在浙江国术馆读书的时候,学校里就开设了医术这一课,中医、西医都要学,并要参加医学考试。
“学医能让我们了解武功的一招一式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好处,从而在我们编写拳路的时候考虑到更多身体的反应。”陈老希望广大市民在锻炼的同时,别忘了看一些医书,至少要了解人体的生理构造,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健康。

2005年:92 岁,这位浙江省辈分最高、年纪最长的老拳师依然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步履沉稳。

“1929年的杭州西湖博览会与中华武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上世纪80年代曾经担任过杭州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今年已88岁高龄的武林老前辈陈天申把自己的思绪拉到了70多年前。

     杨萧之争发生后,考虑到国术馆的名声和教师的声誉,时任浙江省国术馆副馆长的苏景由曾要求在场的学生不要对外讲这件事。目睹此事的38名学生也相互约定决不对外披露此事。就这样,一桩70年前的历史憾事一直尘封正在今天西子湖畔的北山路42号内。

  近几年,一直在从事收集整理我国民间武术资料工作的陈天申深有感触地说:“其实武术的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是我们中华武术的瑰宝。中华武术要发扬光大只能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路。门户之见、派别之争只能危害中华武术。我们应该吸取以往的教训,这也是我最终同意披露这桩憾事的唯一目的。”

杨澄甫没有按照事先双方的约定比武,而是偷袭肖,结果还是两败俱伤,丢人啊!
发表于 2010-1-10 1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桩70年前的历史憾事一直尘封正在今天西子湖畔的北山路42号内。

2005减70是1935年.杨澄甫1931年已离开杭州去广东了。
“19岁那年,陈老和另一名同学被保送到了中央国体,读了三年大专”。陈天申19岁读大专时,是1932年。读完三年是1935年。那时杨澄甫已离开杭州。这个陈天申怎么看见的杨肖比武。
发表于 2010-1-10 21: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chen12是弱智,他除了胡说八道、造谣、诽谤外,根本没有人的智商。上面的帖子就是证明。
陈天申1932年毕业于浙江国术馆第一期师范班。当然1931年时陈天申在浙江国术馆,所以对于1931年发生在浙江国术馆的萧、杨比武的事,他完全可以成为目击者。所以陈天申讲述的萧、杨比武两败俱伤是事实。
发表于 2010-1-11 17: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记得七十年前的事。不记得日本鬼子何时进东北。即9.18也。此事的述事应是。【9.18事变那年如何如何】。陈天申连9.18都不知。那陈天申不是在操他家的祖宗吗?。纯粹是个下三烂吗/.
人人都可算算,上述文章中的数字。陈天申所说是不是瞎说。
再有一个例证。孙禄堂是31年,在江苏国术馆,不敢应人家的挑战而吓跑的。次年而吓死的。孙禄堂那么有“名声”,各大报纸都报道其死讯。这个陈天申难道不知。叙述此事应是;孙禄堂死的前一年,如何如何。这才有说服力。七十年前,是哪一年?。陈天申这个王八蛋没说。那,这个王八蛋就是记录此事者。也是孙门传人。
发表于 2010-1-14 13: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chen12把他自己如何编造谎言、制造谣言的逻辑在这里供认了。
发表于 2010-1-14 15: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编故事起码的要素。人物,地点,时间。人物,都是何人在场。【自己在场,自己说不算数。的有旁证】。地点,事情发生在何地。发生地旁有何物件。例如;树下,窗旁,井边,几出几进的院子。时间,事情发生的时间。在此时间内.或前或后,发生过什么大事。陈天申的所述,都没有上述东西。自拉自唱,连个观众都没有。这不是操陈天申他自己的祖宗吗。
而孙门人编孙禄堂的故事。都缺乏以上要素。不是没时间,就是没人物。再就是没地点。孙禄堂他自己说的话,这帮龟孙也不承认。练了近三十年的形意.八卦,孙门人就不承认。
发表于 2010-1-14 23: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chen12你编的故事够多,因为你是狗操你妈生出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