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820|回复: 9

这才是真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1 09: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培中大师嘉言录 作者:刘培中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09-11-11 招式是量形而发,因人而用。因为人的智慧、功夫,深浅不同。虽名称相同,而境界则有异。

拳剑无定形,定形即死架。

虚即是实、实即是虚,虚虚、实实,变化无定,这才是太极拳。

不管你学的是四十几式也好,六十几式也好,八十、九十、一零五、一零八式都好,若无门户之见。虚心、确实练习,便有所成。如果今天练这、个明天练那个,结果便是一无所有。

练习太极拳应力求自然,不必做作。而在自然之中,又不失规矩。才能渐入神气活现的境界。

任何动物发力时,都是在腰。如猫捕鼠、虎发威,都是将腰后坐而弓,借弹劲猛力而出。

脊骨与后腿成一直线,发之才能有力。

膝不能超过脚尖,鼻尖不能超过膝尖,超此三尖即失重心,便受人制。

发拳掌时,应同时将后腿蹬直,才能气贯指尖。

虚灵顶劲之顶劲,应将颈部放松。不可用力上顶,如将颈部竖直,并向上顶,那是非常危险的。
只要将下颚往回收,头部即自然而然直起。然后叩齿、抵舌,集中精神即可。

太极拳之每个动作都包含于阴阳变化之中。

练拳开始时,应当慢慢求其架式稳而浑厚。基楚打好后,便应慢慢加快。
如果只知练慢,不知练快,即失阴阳之理。

慢者,求其阴柔之功,即虚灵之劲。快者,求其刚劲之发放。
练拳者如只知求刚、求慢而不知求快,那便是有阴无阳,已失太极之本体。

练太极拳必须使全身之劲,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刚、柔混为一体,即是阴阳变化之功,乃拳术中之最高之境界。

一切手、眼、身、法、步,混合成一个,再进而与精神揉合为一体,无意识存在,收发由灵。才能说得上是巧。

两肩松开,微微往回缩,劲自然就会内开外合。

迈步转身先不要快,必须手、足、肩、腰、胯、肘,与内外务要合成一气,不可有一点散乱。
身中如有散乱,应于腰、胯、肩、肘及四梢求之。

四梢者,骨、肉、筋、血也。牙为骨梢,舌为肉梢、手足指为筋梢、毛孔为血梢。

用劲不叩齿,即无法发力。

步法不稳,应于三尖求之。三尖者,鼻尖、膝尖、足尖也。
发表于 2009-11-11 11: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不错~~~~~~
发表于 2009-11-11 16: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不全啊
确实字字珠玑啊。
发表于 2009-11-11 16: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劉師 培中先生 事略簡譜

【資料來源:劉師 培中講道集成】



師父 姓劉、誕生於清光緒九年(西元一八八三年)十月十九日吉時、於山東省臨沂縣,單名「鑫」,字培中,後以字行,師生而靈慧,五月能言,有神童之目,先祖世世封侯,為魯之巨族。

父-炳臣公,乃清廷世襲侯爵。母-吳太夫人。

清光緒十四年(西元一八八八年),師父六歲、幼秉宿慧,迥異常兒,六歲得 道祖度化,重拾道根,道號-妙真子。



***********



師父自述:

【妙真在幼年,未滿六歲,在門外石上向後倒跳,不慎將左眉上撞破流血不止,以後得破傷風,傷處其癢難忍。午間在院內坐曬日光待醫生來,無人在,忽見一道長至,將我叫到屋內,命我跪在面前,取出葫蘆,命我拔其蓋,我用力不能拔開。

道長曰:

『不開竅』。

自將葫蘆拔開,用竹籤沾藥擦傷處,立覺其涼如冰,有二分鐘,痛如火燒,立刻全身大汗。

道長曰:

好了!

起身而去。

妙真小不懂事就地而睡,後醫生同父親回來,見我臉上有藥,隨手一摸,藥落、傷好。

父問:

何人用藥?

我答:

道士。

父問:

道士何去?

我答:

走了。

父問:

何方道士?

我答:

不知道。

回想師恩永難報也,今來台灣,時常痛淚,想念恩師,今人不知求修,只有傷心也。】



***********





清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年)、師父八歲,祖師著人赴山東,諭知 炳臣公,將召進京。

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十歲,是年五月十四日,以神童膺選入京,至清宮懷仁堂天象學府習天文,後兼及靜功與慈禧太后(西太后)陪修太極拳術,時師實齡,祇有九歲。進宮後,蒙光緒皇帝賜名「璽」。







師父自述:



【敝人自幼拜 師,學氣象天文,每日除凝視氣象,聽 師講解混天儀相象儀測量的奧秘,夜間觀察星斗,日間按干支分析日月氣象,以宮卦生化、定五行、七政飛星數,五行星的隱現,五斗星的移轉,有時合玄數,有時合易理。五年經過蒙 師傳授,早晚靜坐,靜功秘訣,先指點真氣之竅,次指點如何發性神真氣,打通元真之穴,固守靈玄之機,提發陰蹻奧玄之妙,打通三焦之氣,開任督二脈。正在無視無聽,抱神以靜,神將守形之時,忽然在目前發見太極圖轉動。當將所見稟 師,

祖師曰:

『太極為文武之聖,文能啟發大智慧,博古通今,性明易理。武能啟發內三元真,貫通奇經,功能登?造極,慧能引借天地之靈氣,合全身功力,內外玄功,隨心而用。』】



師父言:

「由此蒙 師(祖師)在功課外加傳太極拳。曰:此拳為道功拳,不但武功精湛,並能長壽。如以內功吸引天地之氣,文武功同時臻於上乘,道者不但文武兼通,更可知明達聖,而遂於大明之上。」



***********



清光緒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師父十一歲,是年十月滿十歲。

祖師開示三才合一大道:

『妙真、你滿十歲,天生靈慧,但須知脫化二字全在天地電能。吸地靈三年,當增壽百年。吸山海靈氣五年,增壽千年。能吸收天上三光五星十年,壽增萬年。能知

三才元真合一歸納本體則金仙。』

師父言:

「可惜世人有此堅決性少,太可惜也。」



清光緒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九六年),師父十四歲,是年春二月受道長(祖師)之命、跟隨 梁公 仲銘先生學習太極拳,每日以二、三招,反覆練習,隔年 梁公 仲銘先生授 師父太極拳一百零八式使用法,舉凡出掌換式,及手眼身法步法等要訣,均詳加解釋。



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一八九八年)、師父十六歲,是年一月十四日晚,於北京中南海懷仁堂練所習太極拳。

祖師觀後謂:

『此拳不能防身自救。』又云:

『萬種動物,皆有防身技能,如想自救,須學挨打。』命師父以此稟告 梁公。

梁公聞言、驚曰:

『李師父世外高人也!』

乃另授軟、綿、縮、小、巧,閃、展、騰、挪、封、避、砍,以及攻破之法。

此後,每日早晚復授 師父拳術亦由一式變化出七招式,心法上亦指點內外竅穴,並將內功之運用,以及養氣養神之秘訣,一一傳授。



師父於十九歲任職「欽天監」,掌理全國天文輿地,為慈禧太后所器重,其後,又隨李師父(祖師)於第三次始上「崑崙山」後(至此才知李師父實是 太上道祖所化,隱名居於清宮「懷仁堂」欽天監之內、等待時機渡化),爾後同時在崑崙山中覲見 玄玄無極劍祖〔徐羽君-劍派始祖〕,受領劍派體系劍法秘訣,亦時得到 鴻鈞始祖「無字天書」三部之真傳,深研精修,三年而悟透天地人、三才之奧秘,後奉 道祖法旨下山入世、傳佈仙宗大道。



民國三十八年,師父隨同政府渡海來台灣,才慢慢隨緣收徒,並以現代醫學、生理學、解剖學、電子學、天文學等現代科學知識名詞說解,闡示「三才長生大道」真理,仙宗大道真傳得以公諸於世。





民國五十九年(西元一九七○年),師父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元月十二日,於台北中山堂中正廳接受各界表揚。由當時行政院長嚴家淦先生頒贈「宣昭義聞」匾額一面。為所有好人好事代表七十二人中最年長者。





師父發起籌建【中華崑崙道苑】於劍潭,並依天象置宇宙塔於道苑內。



中華崑崙道苑記內文:

《中華崑崙道苑記》

陰陽合一為道,電能合一為劍。

天地生化之妙,無止無盡,道劍合一,

乃操其極。 敬蒙

三祖慈悲,佈傳仙宗大道,並建宇宙塔,

消災彌劫,從此三千世界,道光普照,

億億兆兆,同沐

聖恩

弟子 劉培中 謹記

中  華  民  國 六 十 三 年 甲 寅 三 月



***********



六十三年三月、中華崑崙道苑落成開幕之日。

師父當眾宣佈:

『你們有心向道者,趁此一年趕快用功,明年我將上山休憩了。』

滿堂弟子,皆以為師父可能上陽明山靜居一段時期。



民國六十四年春,乃忽然以疾沒示人,墓園安奉於大直【靜修宮】之旁。




師父一生淡泊名利、熱愛國家,恆以傳道救人為務,日夜不懈,無辭辛勞,弟子及登門求助者,不問達官貴人、販夫走卒,概一視同仁。
发表于 2009-11-11 16: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培中先生

培中先生 

b-33.jpg

b-33.jpg
发表于 2009-11-11 16: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培中先生

培中先生 

b-3.jpg

b-3.jpg
发表于 2009-11-11 16: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培中先生

培中先生 

s_1233718489E3HoLkhq.jpg

s_1233718489E3HoLkhq.jpg
发表于 2009-11-17 12: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式太极内功 是佛家气功 杨式是将陈式功夫简化 杨式可练套路不练气功 不过练时要师傅带 动作中规中矩
发表于 2009-11-17 15: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式太极内功 是佛家气功 杨式是将陈式功夫简化 杨式可练套路不练气功 不过练时要师傅带 动作中规中矩
-- by 会员 南山 (2009-11-17 12:47:37)

道家的東西
怎變成"佛家"呢?
发表于 2010-1-10 12: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式太极内功是佛家气功杨式是将陈式功夫简化杨式可练套路不练气功不过练时要师傅带动作中规中矩
--by会员南山(2009-11-1712:47:37)
走火入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