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951|回复: 1

武子梅花拳许昌濒临失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9 08: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田建军

70多年前,在德国柏林奥运会上,一个名叫寇运兴的许昌人,作为中国派出的武术表演队成员之一,不仅靠一把64公斤重的春秋大刀技惊四座,还用一套精湛的武子梅花拳击败了芬兰、英国拳击高手。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武子梅花拳却在主要传承地许昌濒临失传。11月16日,武子梅花拳在我市的主要传承人之一、51岁的王金顺讲述了他的担忧。

  曾经盛极一时

  王金顺是市区南关人。他介绍说,武子梅花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中的一种,相传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所创。它既有拳法,又有刀、枪、剑等器法,兼具搏击、强身健体两种功能。
  上世纪初,武子梅花拳主继承人孔继祥在北京开设“万顺镖局”,曾经威震四方。他病故后,徒弟曹振谱(1879年—1950年,河北冀州人)继承师业。因武艺高强、侠肝义胆,“梅花曹”的名号当时在江湖上如雷贯耳。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以后,靠武术吃饭的镖局日趋没落,加之时局动荡,民不聊生,上世纪20年代初,镖局被迫停业。1924年,曹振谱应邀来到许昌,先后收寇运兴、郭绍芳、王邦宪(王金顺的爷爷)等人为徒。
  1928年10月,寇运兴、郭绍芳赴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武术国考,获得“优等”。1933年,寇运兴的女徒弟郭增莲代表河南到南京参加第二届国术比赛,获女子全能冠军。此后,曹振谱仅在我市的门徒就有上千人。一时间,许昌成为武子梅花拳的主要传承地之一,影响遍及全国。

  奥运会上扬威

  1936年,寇运兴被选为中国武术表演队成员,应邀到德国柏林参加了第十一届奥运会。这是中华武术首次走出国门。
  在此次奥运会上,尽管中国运动员的成绩令人失望,但武术表演大获成功。尤其是寇运兴表演的春秋大刀和武子梅花拳赢得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有意思的是,他的成功先后招来了芬兰、英国两名拳击运动员的嫉妒。他们向中国武术表演队挑战,结果都被寇运兴击败。为此,柏林奥组委还为中国武术表演队安排了专场演出。德国舆论盛赞中国国术是“艺术中的精华,体育中的骄傲”。北京奥运会前夕,时年88岁高龄的  寇运兴之子寇耀先还深情回忆了父亲当年的壮举(本报曾进行过报道)。

  瑰宝濒临失传

  新中国成立以后,曹振谱、寇运兴先后去世。随着时光的流逝,武子梅花拳逐渐走向没落。王金顺说,目前我市会武子梅花拳的有几十人,且大部分是老人。“我七八岁时开始随爷爷学拳,早晨到西湖公园练习,每天都能碰到许多同伴,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就几乎碰不到了。到了现在,市民中不但学习者很少,就是知道它的也不多。”
  在王金顺看来,武子梅花拳套路多、招数多,学起来费时、费力,这可能是它难以大面积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它的许多招数都适用于搏击,普通市民不是很感兴趣,也使它难以像太极拳一样普及。至于刀、剑、枪等器械功夫,就更无人问津了。这种现象不仅在我市存在,在我国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
  “我练习武子梅花拳有40多年。别的不说,我50多岁了,很少生病。这样好的国粹,如果失传就太可惜了!”王金顺摇头叹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经市体育部门批准,他开始招收学员,但学习者一直很少,能长期坚持练习的更少。现在只有14名学员的他,自己也不知道能够坚持多久……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08: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子梅花拳许昌濒临失传

武子梅花拳许昌濒临失传

Olympic-team-1936.jpg

Olympic-team-193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