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25 15: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7块钱是按照伙食判断7块钱的标准,还是每天每个人身上有7块钱,拿7块钱买这个伙食? [10:46]
[释永信]:三年前,我们僧众的生活标准,每天是5块钱,按照人口拨的款,拨到点若寺,由他们统一掌握,现在每天7块钱的标准。因为我们每天,一天三餐,完全是素食,早上晚上以粥和面条为主,中午是面条,还是北方的习惯,我们就是以主食为主。 [10:46]
[释永信]:我的生活和僧众一样,我从1981年到少林寺出家,近30年,我们一直保持着和僧众同吃同休的习惯,每天我和其他僧众一样坚持,四点起床或者五点起床,我需要到禅堂上殿就要四点起床,需要到大雄宝殿上殿需要五点起床,每天和大家一起过堂吃饭。 [10:46]
[主持人]:刚才咱们说了一些考功的题目,也介绍了平时僧人的日常状态。可能还有很多人对您的生活其实是充满好奇的。很想知道您的生活状态怎么样。现在有网上有说法,说您现在经常坐着飞机满世界飞,手机、电脑什么都有,大家觉得很有意思,怎么您的生活这么现代化,您平时的时候是怎样的? [10:46]
[释永信]:禅医也就是中国传统的中医,少林寺以骨伤科为主,望闻问切等等中医的理论我们必须掌握的。然后我们融入少林寺慈悲的智慧这种理念,就是有好的医德来从事救死扶伤,为大家解决疾病的痛苦。 [10:45]
[主持人]:我看到一些考功题目,我对里面的一些比较感兴趣,比如禅医里面的四诊是什么意思? [10:45]
[释永信]:一个是时间很紧,另一个是心头不能散。平时要照顾话头,有在参禅的,有念佛的等等几种用功方式为主,以禅话头为主。这是禅期修行的一个过程。每天有板手在里面讲开释,我每天晚上一般都要至少做一个500香,讲开释,这也是我的功课,每个礼拜休息半天,是消禁期,这是我必须参加的。一到禅期期间的话,全堂上下都要扶持这个禅期。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激励大家能够开悟,能够找到清净,找到本如。 [10:44]
[主持人]:为什么禅期期间,他们坐12柱香的时候都不能说话? [10:44]
[释永信]:我们分成两块:平时是4点起床,还有的平时5点。每天早上专门有人打板,打叫响,起床以后,半个小时之后,在大雄宝殿或者在参禅宫殿里面做功课,功课是一个多小时,用了斋之后,我们唱诵,上完殿,用斋,用完斋以后,要诵一部经,之后就接近八点了,各自就忙各自的事情,接待游客、接待香客。中午11点半吃午饭,过堂吃饭,吃完饭之后,各自忙各自的事情。晚殿也是四点打板,四点半上殿。我们僧人一般的工作是半日制,大部分时间用于读诵经文,用于习武,用于学习。学习时间占多数,工作时间占每天时间的比例还是很小的。晚上九点半开禁,开始熄灯,十点钟之前必须休息,这是平时的课程。我们的禅堂是少林寺修行的核心,禅堂称为内堂,每年十月初五开始禅期,今年的禅期,毗丘僧50多位,沙弥20几位,沙弥分内部、外部,都算上有80多人,在禅堂里面打禅期,今年禅期是七个,七七四十九天,禅期时间和平时作息不太一样,每天早晨三点一刻起床,晚上十一点三刻休息,每天下午三至五点是休息时间,其他的时间在禅堂里面行12支香,坐12支香,然后盘腿打坐,坐12支香,这是禅堂里面的规矩,比较严。几十天,相互不准交流,不准说话。每天时间抓得很紧,也没有时间说话,我们称为禁禁禅期。因为中国历史上很多主持都愿意禅堂,禅堂也叫选佛场,这是少林寺不对外的,只有男众才有资格进禅堂,进去要有好腿质,没有好腿质打禅期是非常辛苦的,坐香的时间累计起来有好几个小时。 [10:44]
[主持人]:早上几点,晚上几点? [10:43]
[释永信]:现在我们新来的年轻人、沙弥,都用一年的时间考验期,首先要背经文,背功课,每天坚持早晚上殿做功课。 [10:42]
[主持人]:我在这个领域是比较优秀的僧人,他会有一个心理、一种成就感、一种荣誉感。少林寺一直都有少林十八铜人阵、打出山门的考功制度,刚才我们说的可能是故事,也可能是真的。少林寺现在的人才培养制度是怎样的? [10:42]
[释永信]:就是一种精神。他自己有那种功夫,能带领其他人跟他用功,也是一种责任。 [10:42]
[主持人]:其实就是荣誉的机制。 [10:42]
[释永信]:有新的激励办法,出家人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信仰、为了了脱身世,为了追求一生的清静。只要能在年度里、几百个僧众中、在一个领域能够获得一、二、三,感觉就很有面子了,大家都会向他学习,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鞭策,有这么一个机制。 [10:41]
[主持人]:这下面还有一个考功的标准,刚才我们也说了有监考的僧人会给他们打分。还有一个考功的奖励,我比较好奇,考得比较好的僧人,我们会给他什么奖励? [10:41]
[释永信]:这是一个基础。出家人日常功夫必须要下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做得更好。 [10:41]
[主持人]:刚才说这是必选的。 [10:40]
[释永信]:戒律、唱诵、禅定、经文,这是大家选的相对比较多一些。 [10:40]
[主持人]:僧人选的比较多的是哪方面? [10:40]
[释永信]:讲经也是必考的。 [10:39]
[主持人]:必修课就是禅定、唱诵和戒律。选修课就是医、武、经、艺。 [10:39]
[释永信]:根据自己来报。有些报一类,有些报两类。全报全考的人很少。我们也希望在每一项上面能够有点成就,比如戒律、唱诵、禅定,有些基本的,不管报不报,必须要求测定。 [10:39]
[主持人]:我看有七类,包括您刚才所说的禅定和戒律,还有关于禅医、禅武、讲经、禅艺,还有唱诵。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考七个方面的东西,还是每个人考一二两部分或者五六两部分? [10:39]
[释永信]:首先是考禅定功夫。禅是少林寺的根本,没有禅就没有少林文化,也就没有少林精神,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就是通过禅定来悟出人生真谛。过去的佛都是坐禅坐出来的。所以禅对少林寺来说,我们看得很重。考禅定功很有趣,我们把被考的人摆成一排,在那打坐,监考的人看他能坐多长时间。除了考腿质、考身体之外,我们还考他的心动不动,我们看他眼睛动不动,因为内心世界也不好说,真正看外表,看他动不动。用这种方式考,大家还是很愿意参加的。所以,我们再考戒律,看他背诵的戒本,最简单的五戒、十戒、比丘尼250条戒,梵文经、毗尼日用53注,考这些戒条,考戒条的时候还考如何平时对戒条的行事,都要进行考试。 [10:38]
[释永信]:因为少林寺的僧团在少林寺是长住院,我们经常去参观、旅游的,经常拜佛的都知道住一部分僧众,而少林寺的下院也住一些僧众。有几百位僧众,我们恢复少林寺的传统制度,每年年度分类,根据僧众个人的状况、不同的兴趣,必须要有自己的修行法门,有自己学习的东西、学习的内容,所以我们设定了这么一个考功制度,分成七类。 [10:38]
[主持人]:有七项题目。第一是禅定,第二是禅医,第三是禅武,方丈能不能介绍一下少林寺僧团年度考功分别是什么意思?里面的七类分别代表什么? [10:38]
[释永信]:是。 [10:37]
[主持人]:在我手上有这么一张A4的纸,给网友看一下,很有意思的是,它上面叫“少林寺僧团年度考功”,有考功题目,考功是不是就是考试的意思? [10:37]
[主持人]:所有的游客都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对于我们来讲,欣赏名山大寺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而过高的门票确实是会把一些人拒之门外。 [10:37]
[释永信]:我想这是早晚的事情。西方发达国家对文物古迹是不要票的,即使要的话,门票很低,一般人都能进得来。现在国内价位抬得很高。这个票不是主要用于保护、发展,主要用于部门开支。这对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弘扬,对提升民族自尊心方面还是有影响的,我们希望或减或免,尽快推动这么一个工作。 [10:37]
[主持人]:这个事情其实也应该是分一个步骤,首先有些地方做到信徒进寺庙不收门票,到游客,您希望最后所有的游客进咱们的寺院都是不需要交门票。 [10:32]
[释永信]:因为少林寺的门票是1975年就开始卖了,是当地文物保管所、文物部门在那卖,从1975年开始。少林寺落实中央政策,从1984年4月1号,文物部门把门票的经营权(买卖权利)移交给少林寺僧人。最早从1984年一直到1994年,少林寺自己组织人卖票。1984年之后,因为当地政府成立了一个门票管理所,和门票管理所沟通共同卖这个票。政府部门卖,给少林寺一个分成。我在九届人代会上,我以代表身份提出取消名山大寺的门票,我认为,名山大寺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还是上天赐给我们人类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的子孙都有权利去领略、去享受、去观光,不应该被地方政府部门或者是宗教场所圈起来、卖门票。这样对爱国主义教育、对传统知识的传承、对宗教界自身来说都非常伤感情的事情,我连续提了几年,得到国家发改委专门下文,取消佛教徒进门的门票。现在全国各地有些执行了,大部分地区执行得不是很好,我们还在努力,我们希望寺庙相当于博物馆一样,给信徒、给广大游客提供一个方便。 [10:32]
[主持人]:说到对游客开放的事情就不能不提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门票的问题。关于少林寺的门票也是一直被大家很关注,包括其他的宗教类的景区游点收门票,大家都很纳闷,为什么佛门净地还收门票,但是网上说,您和地方政府第一个出来卖门票的人,但是也有人披露,您在全国人大上几次连续提案,要求撤销所有的佛教景区的门票。对于这个门票的事情,您现在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10: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