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098|回复: 5

陈微明:思古楼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9 14: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微明:思古楼记
  思古楼记
  陈微明
  丁亥(1947年)八月,吾友蔡君子玉谓余曰杜月笙之子维善仅十五,性醇谨,喜购置古书字画,欲求一师讲古文辞,吾已推荐君其勿辞,月笙先生以义侠名天下,而颇敬重儒士,昔于李芳宸将军所见之,意其子亦必魁杰人也。明日维善来执致关聘,循循有规矩,云彼于嵩山路赁屋三间,读书其中。余至其家,庭院甚广大,有辛夷二株,高出楼屋,花时可想见其盛也。楼中庋经史子集四部,书无虑数千卷,皆今人所弃者。维善及其姐日从余听讲一小时,维善有李氏同居,必备佳食饷余,有敬师之诚。一日请余名其楼,余以为维善喜读古人之书,与今世学子异好尚,架上所列未必能尽观也,然其意趣殊为可嘉矣。尤不能不入学以蕲进取,安知其将来不能博学而成名乎。孟坚之赋有发思古之幽情语,即以思古名其楼,为书一横额张之壁间,吾望其发思古之幽情,于暇日取所藏经史读之,不徒为陈设示雅观而已。今又请苍虬兄为绘思古楼图,欲余作记书其上,遂书此以助之。
  
  二水按:杜维善系杜月笙七子。1933年12月16日生于上海,别名灏,号慕潜,笔名北斋旧史。系杜月笙与京剧名伶孟小冬所出。孟小冬和梅兰芳之间的爱狠情仇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明白的。何况演艺圈本来就是八卦,二水也无暇顾及,此且不论。二水所关心的却是:堂堂清史馆编修、太极拳名家---陈微明先生,不但充任杜公子的家庭教师,且为他书房撰写题记,另延请其家兄陈苍虬为其绘制思古楼图。不知陈微明先生此举,究竟是照看杜月笙的僧面呢?还是孟小冬的佛面呢?

nt_D210200xsb_20081219_1-1-51_resbrief.jpg

nt_D210200xsb_20081219_1-1-51_resbrief.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14: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微明:思古楼记

未命名.jpg

未命名.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14: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杜月笙之子杜维善:爱好收藏钱币不愿借此暴富




  1933年12月16日,杜维善出生于上海,是当年的“海上闻人”杜月笙的第七子,母亲是京剧名旦姚玉兰。1951年,杜月笙在香港逝世后,杜维善随母亲移居台湾,后赴澳大利亚学习地质,学成后回台湾做了几年地质官,现定居加拿大。


  杜维善少时习书法、读古文,深受传统文化浸染。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地质,毕业后在一个机关内工作,并不热心于收藏。但是,在他32岁时,一枚偶然得到的五铢钱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古钱币收藏界,杜维善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但是,只要再提起他的父亲———杜月笙,即使是从不涉足钱币收藏的人也要恍然大悟了:“原来是他啊!”昨(13)日,古钱币收藏专家杜维善在成都做了一堂关于古钱币的报告,两个多小时的谈话中,杜维善对各国各代的古钱币如数家珍。


  其间,谈起川菜就大呼“要吃麻婆豆腐!”令在座者会心一笑:原来,杜老不止爱“钱”,也爱咱们的麻婆豆腐啊。


  幽默 要我回答问题得请我吃豆腐


  杜维善最先是学习地质学的,最后却成为一名古钱币收藏家,这中间到底出现了什么机缘巧合,改变了杜维善的人生呢?


  “我回答你这个问题,你可得请我吃麻婆豆腐哟!哈哈哈。”一开口,幽默的杜维善就提出“交换条件”,惹得座下一片“要得”声。“我爱上古钱币的原因,还和川菜有关系咧!”原来,正因为杜老爱吃川菜,因此不时就会到中国台北北门去光顾一家四川菜馆。“我每天都点一份麻婆豆腐,


  一碗白饭。”一次偶然,杜维善吃完饭就转到饭馆楼上的一家店面极小的古董店内。


  顺手拿起一枚五铢钱,杜维善好奇的问究竟是东汉还是西汉的五铢?性格直率的老人当即回答“不清楚”。“你做这个生意怎么会分不清楚?”“你拿回去研究研究不就清楚了吗!”就因为老人这句话,32岁的杜维善开始收藏古钱币。




  痴迷 为一枚“半两”我抵押了房子


  提起杜维善,知道他的人都说他是“爱钱”之人,只要看到中意的古钱币,砸锅卖铁也要买回来。“我曾经为收一枚‘半两’,把房子给抵押了。”


  当时,半两的数量极为稀少,爱“钱”成痴的杜维善花了一年多时间的寻找,却总是失望而归。一次,他跑到李东园家里“寻宝”。一一看过李东园拿出的十几个半两,杜维善当下就瞄中了两个品相好的大半两,装作随意地问:“这个你肯割爱?”李东园也不客气,开口就是20万元。见杜维善傻了,李东园发下“最后通牒”:“这样吧,让你5万元,15万元不能再少了。明天下午5点前把钱送来,否则不卖!”回去后,杜维善便如同得了相思病,对那两枚半两难以忘怀,第二天就把房子抵押出去提着钱去找李东园,脾气怪异的李东园最终却只收了1.5万元。事后,有人笑杜维善此举是“神经病”,他却只是一笑而过。


  淡定 “爱钱”更爱国藏品捐赠国家


  作为一名古钱币专家,杜维善爱“钱”不假,可他却更爱国。1991年,他把第一批中亚古币300余枚送给上海博物馆。2003年10月24日,他又将其珍藏的古代丝绸之路周边国家钱币1500多枚悉数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他所赠钱币以国家王朝区别可分四十多类,都是丝绸之路周边中亚、南亚古代国家各朝代使用的货币,时代多集中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五世纪,其中不少古钱币中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特别是一枚成吉思汗金币尤为贵重。之极。该钱币外圈的铭文清晰记录了“金币于六一八年制于伽兹那”,中间写了“汗中之汗、最伟大、最公正、成吉思汗”,这种钱币存世只有数十枚,十分罕见。


  聊起为何将不易搜集而来的古钱币捐给国家,杜老只是淡定一笑:“与其放在家里我一个人看,还不如让大家都来欣赏。”经过几十年的收藏,杜维善半两收藏渐渐成为一个有系统的藏品。人们称他的半两收藏富甲天下,也可算是“钱王”了。昨日提起这个称谓,杜维善连连摆手:“‘钱王’可不敢当,不敢当。”在他看来,他的收藏对于钱币收藏研究者的确是价值连城,但对于外行却只是一堆废铁。而对于古钱币收藏,他对现场的爱好者们提出两条建议:“不要想着借此暴富;不要有投机取巧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14: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排左起:杜美如(杜月笙之女)、孟小冬、 杜维善和姚玉兰(前排)于香港合影

SB55B0B.jpg

SB55B0B.jpg
发表于 2009-12-2 13: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微明说:“月笙先生以义侠名天下,而颇敬重儒士”

杜月笙在20世纪初便已是上海黑社会青帮老大,垄断上海贩毒生意,帮助蒋介石杀害共产党人。不明白陈微明为何对他为人这样欣赏?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3: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他是好事坏事都做了,陈微明欣赏的是做好事的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