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太极原理 孔子(551-479B.C.)赞易,始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宋周颐撰“太极图”推道体之本原曰:无极而太极,如吾心寂然无思 ,万善未发,是无极也。然此心未发,自有昭然不昧之本体,是太极也。 太极乃宇宙生化之原,虽是无形无象,无声无色,然一切形象,声色皆有太极 生化而出。是以拳经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 ,静之则合”。由此可知太极者,动静而已;阴阳者,太极而已。 在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之中,太极永处变动开合之状态。举凡天地万物,一往 一来,无时不刻尽在变动之中,此即太极之微旨。 在拳而言太极者,因其原理由太极之动静、阴阳、开合之变化而来。其基本在 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而其动作则主要研究虚实,虚实即是阴阳。是以学者首先应 知阴阳动静之理,然后循序渐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