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0-4-14 1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李自奇碑文上“心意拳、六合枪宗师”之句看,此碑也假。“宗师”之句是近代(民国后)人立碑时才用的,古之拳术等碑文无一用“宗师”之句。试想传授指导李自奇的堂兄李春茂在记载上都未用“宗师”头衔,而李春茂的武功老师博公道长及兼师兼友的董秉乾老道也都未用“宗师”头衔,包括一起创“太极功”的李氏第九世李信、李仲及其姑表兄弟陈氏第九世陈奏庭也未用“宗师”头衔,可见这块“宗师”之碑是这段时间才“宗师”成的。
第三,姬隆峰的年龄问题,据姬氏族人说“生于1602年”活八十余岁,是为了在纪念姬祖诞生时有个具体的日子,而原来的说法是姬祖“为明末人也”并卒于“康熙初年”,试想若姬祖活八十岁左右,卒于康熙初年的话,那么姬祖的年龄比李自奇还大几岁,岂能是李自奇传姬祖,要传也是姬祖传李自奇,也许二人根本没见过面。
倘若二人在心意六合拳上有过来往的话或者说是李自奇在堂兄李春茂指导下刨修,并在陕西、山西传授的话,那么为什么几百年来陕西一点“李氏心意拳”的痕迹也没有?
李自奇生于明万历八年,卒于清康熙六年,从明崇祯年间就回到故里,几十年中竟未将“心意拳”传给任何子孙或族人,也无任何记载(除了当今的这块碑外)岂不怪哉?!心意六合拳又不是一门小拳,作为武术世家的李氏族人不会不知道它的价值,李氏第十世李元春在写“李氏家谱”时提到了李世第八氏李春茂向千载寺博公道长及董秉乾老道学“十三势软手”、“六合枪”、“通背功”(即是洪洞通背缠拳的源头)及“十三势剑”、兵法、数术等内容外,还提了李春茂创的“无极养生功”、及“箭艺”(唐代千载寺的李道子曾创“无极养生武功”)也提到了李仲、李信、陈奏庭三人一起创的“太极功”及有关论述,可谓详尽完备,却独不见一代宗师“李自奇”创的“心意拳”及“心意拳”的理论论述,只提到了李自奇与李牟去陕西、山西教拳,而后李牟“加入闯贼”之事,而李氏十二氏李鹤林流传下的拳谱中除有“无极养生论、十三势论等内太极内容外,还有源于千载寺的“春秋刀诀”,连“心意拳”几个字的影子都无,而李氏十世李元春及十二世李鹤林都是文武双修的大师,岂能忽视其祖上创的武功之最尊品“,心意六合拳”?
第四,博爱方面的这篇文章中提到李牟的兄弟李开在“闯贼”失败时负伤逃到了济源,而断言济源的“神拳”就是李自奇创的“心意拳”。笔者去年曾亲自拜访济源“神拳”的传人焦立武先生,并请其演示“神拳”并录像拍了照。这“神拳”分明就是陈氏太极一类的拳术,据本人考证也就是李仲、李信及陈奏庭三人向干载寺道人学了“十三势软手”及“通背功”后,用“十三势软手”的原则对“通背缠拳”中的四路短拳进行软化改创的“太极功”,也就是唐豪所说的陈家沟的“十三势”之头套、二、三、四、五套的拳之后四套(这后四套被陈家沟人抛弃而失传,却在济源流传下了),所以济源的“四路神拳”根本不是心意拳,博爱方面撰文人引证济源“神拳”其实更进一步证实“李自奇创心意拳”之伪之又伪。
笔者注意到,博爱方面有些人在有关问题的说法上“善变”的态度让人惊讶。比如家谱发现后,开始说李氏创太极拳,可细查家谱,“十三势软手”是千载寺道人传给李氏的,于是博爱方面则不再提李氏创太极拳一事:后来又说乾隆年间民间枪术爱好者即“阴符枪谱”作者山右王就是大名鼎鼎的太极宗师王宗岳,也是李鹤林“未成功器”的弟子。然经笔者发现“前明汾州府汾河小王庄的王宗岳并有家谱记载后”。博爱方面也“偃旗息鼓”:如今又搞出一个姬隆峰是李自奇的弟子,李是“心意拳创始人”之说,并制造出一个“李自奇石碑”的证据,本人认为这石碑纯属造假之物,不信。可请有关方面鉴定。
后记
自从看到博爱县魏美智先生有关将“李自奇墓碑拓片电子邮件给郑州大学王兴亚教授,王兴亚教授根据电子邮件上的拓片照片,断定是清早期的碑与碑文”后,本人决意让科学来说话,同时让科学的结果来好好警示造假者切莫妄为,对治学严谨的问题上也给某些学者一个警示。为此,本人联系好一家专业的古董、古玩、古碑的鉴定机构,该专业机构能用现代科技,来鉴定古碑上的字是近期刻的。还是几百年前刻的。有关鉴定费用谈妥后,本人即联系博爱县唐村支书李某某先生,及住在县城内的原唐村人、石碑“发现、宣传人”之一的李某某先生及魏先生。希望与任何一位宣称是“真实清代碑文”的,能承担所有责任的人签定一个法律合同。即,倘若鉴定出是“清代所刻的全部碑文”,本人算是给唐村关于李自奇的碑文,作了一件善事,本人承担所有的鉴定费用及律师费用,并且对博爱县方面敢与本人签法律合同的任何一个能负责的人,本人另给五千人民币作为其在时间上的耗费。倘若鉴定出来碑文或碑文中一部分是近期刻上的。那么这位与本人签法律合同的人将负责所有的鉴定费用及法律费用。
遗憾的是,这么一件对唐村及唐村当事人,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如果碑文全是真实的话),竟无一人敢站出来,愿与本人签法律合同,敢承担所有的责任,并对本人说出:“我们提出来,也是作为你们研究者的参考,信不信由你”,这种令人惊愕的话。照理,回答应是理直气壮的。怎么会采取这么躲避的方法。此外他们还说过“不要向别人提出,你同我说过话,不然他们会认为我是吃里扒外的”,及“碑肯定是清朝的,碑文我也要再考查一下,不是我发现的……”等等推托之词。
带着博爱方面人不愿承担责任的遗憾,本人想到郑州大学的王兴亚教授,既然王教授认为李自奇的碑“全部是真的”,本人愿与王教授签一个鉴定的法律合同。当本人将此想法向博爱的魏先生提出后。魏先生断然拒绝,也不愿提供王教授的联系电话及电子邮件地址。并说:“我与你一样都只是研究者、局外人,不是唐村人,王教授也一样,我不愿影响到他……”。
魏先生对朋友是义气的,可这是学术上的问题。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学术上的争论,又不是人身攻击,谈得到“影响他。不影响他”吗?
本刊从互联网上摘录: 河南博爱县地名办公室的魏美智先生。撰写《一幢旧墓碑两项新发现——唐村拓碑侧记》一文。文中说: 七月八日,唐村发现了一幢李自奇的墓碑。李自奇的墓碑正文为:皇明庠生李公讳自奇,字之奇行五配陈氏之墓。右侧的铭文为:大清康熙二十八年岁次已巳年十月初一毂旦生于明万历八年卒于康熙六年严尊堂兄春茂师导创修研传游教晋陕心意拳六合枪宗师。奉祀人有:男:允字涞,牟字沐,参字浴;孙怀功字明山,怀德字泰山,怀兴宇华山,怀恩字银山怀贡字金山;曾孙朝客徙往福建莆田后居潮州府,世胜?世拔?世宝?世功?世宣?朝宾?世光奉祀 这几行碑文,里面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先看右侧的铭文吧:“严尊堂兄春茂师导创修研传游教晋陕心意拳六合枪宗师。”这简单的24个字,却揭示了心意拳的创拳的历史。过去,都认为心意拳是山西人姬际可所创。这24个字却把心意拳的创拳的历史往前提了几十年。李自奇出生于明万历八年,即1580年.姬际可出生于1600年比李自奇晚20多年。李白奇是在其堂兄李春茂的指导下创的六合枪和心意拳。这样,原先考证多年的心意拳的创拳历史有了比较准确的答案。 李自奇的墓碑还为唐村李氏在外地的传承,特别是李牟一支的传承提供了准确的资料。证明香港著名的超人李嘉诚的祖籍原来是我们博爱人。 这块墓碑是一位叫李振田的农民在浇地的时候发现的。李振田的先祖叫李自旭,和墓碑的主人李自奇是亲兄弟。 魏美智先生又在著名明史研究专家王兴亚说: 《李自奇墓碑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一文中说: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原历史考古系)教授,全国明史研究会理事 王兴亚教授八月六日下午五时许在家里接受笔者电话 采访时第一句话是:“李自奇的墓碑的真实性毋庸置疑!这个碑就是清康熙二十六年的原碑”。 第二.李自奇墓碑的内容也是真实的、毋庸置疑的。 当笔者问及碑中的文字书写有关内容时,王教授说:墓碑的书写反映了当时写碑者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这是历史真实的一种表现。墓碑文字书写的方式、方法、语言特点、丝毫不影响该碑的真实性和历史价值。即使有不符合现在人的表述方式、不符合当时的政治背景,也是当时写碑者思想、立场、态度问题.是前人的问题,不是后人的问题,不能影响该碑的真实性和资料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