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songchen12

请看孙禄堂的------八卦拳学原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6: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柔拳社有没有五周年庆。六周年庆。孙禄堂为什么五周年庆,六周年庆没去呢。
其原因就是;孙禄堂笨。光形意八卦练了就近三十年。
发表于 2010-1-14 13: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chen12说:“致柔拳社有没有五周年庆。六周年庆”。
songchen12对于编造假话真是习以为常,随口就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4: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见孙门人说;孙禄堂在五周年庆,六周年庆上如何如何呀?。
发表于 2010-1-15 00: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告诉你!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0: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唉。黔之驴也。孙禄堂害怕武汇川揍他,不敢去。所以,孙门传人也就无故事可编了。人,还是要面子的。“天下第一”让人揍了多不好看。三十六计,不去为上。此法在江苏国术馆如法炮制。人家挑战,自知打不过人家,遂不辞而别,溜之乎也。面子要紧。
发表于 2010-1-15 13: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汇川自己的徒弟都记载了,孙振川跟武汇川比武,孙振川踢晕了武汇川。武汇川为了学真东西,天天跟在孙振川后面,给孙振川提鞋。
发表于 2010-1-15 13: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云倬先生晚年记事一二——樊赓绛
吴云倬老师是武汇川先生的徒弟,武汇川先生是杨式太极拳大师杨澄甫先生的大弟子,在上海武术界公开挂牌“杨氏首徒”,可见武汇川先生在杨门弟子中的地位。我是1951年在中山公园开始跟吴云倬先生学习太极拳,那时我刚20岁(本人生于1932年),自幼练过绵拳,我的两条胳膊可以把同样粗细的小树磕得左右摇晃不定。开始跟吴老师学拳时,并不是从心里服气他。学了一年多,都是练架子,后来就练习一个式子一个式子地发力,每个式子都打上几百遍,练习短弹力,这样又练习了一年多。这时候吴老师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但是吴老师教推手教得更勤,有一次指导我和姚少平推手,见我们两个不太用全力,吴老师就让我跟他推,一搭手,吴老师就用个挤,发个短弹力,让我连退了七八步,一口气没上来。然后又让姚少平上去,同样一个挤,还是个短弹力,把姚打的眼睛发愣。于是我又上去全力跟吴老师推,结果还是一个挤,发的还是短弹力,把我打得蹲在地上起不来。吴老师说:“你们连这一手都对付不了怎么行?出不了门啊。”看到老师生气,我们就开始认真地练起来。后来才知道用挤发短弹力是杨式太极拳很强调的一种基本用法发力。要练到无论对方怎么来,自己都能用上这手。吴老师说武汇川先生在用挤发短弹力上尤有造诣。
以后吴老师又教我们练习弹腿。我看其他的人教太极拳,都不练这种功夫,就问吴老师为什么还要练弹腿。吴老师说:“咱们练的不是文太极,是武太极,是练习技击。当年我的老师武汇川先生跟人比武就曾吃亏在腿上。”我问:“怎么吃的亏呀?”吴老师说:“一次武汇川老师跟练八卦的孙振川老师比武,孙振川动作老快,上步一腿就扫在武老师的头上,当即武老师就晕到了。武老师身体胖,不擅腿法,对用腿研究不多。遇到高手,技术上就显出了亏欠。练习技击不仅要会用手,也要会使腿,更要会用神。否则稍有闪失就要败阵。平时练拳要养成精神集中的习惯,不能松松散散。”以后我就整整下功夫踢了一年的腿。自己觉得技艺大进,这时侯手上能听能发,再加上腿活,感觉自己象个八爪鱼一样,可以应付八面了。
于是经常找人比武,打败了一些有名气的人。后来吴老师知道了这件事,就告戒我: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吴老师说:“我的老师武汇川的功夫在杨澄甫先生的徒弟里属第一,论功夫仅次于杨澄甫先生,一般人根本不在他眼里,他接手一弹,对方就翻身倒地。可是比武多了,也难免会有闪失。最终跟人比武受了重伤,47岁就去世了。”我问:“是跟谁比武受了重伤?”吴老师说:“是靳云亭。靳云亭是练形意拳的,后来也学了太极拳,是孙家的。推手的时候,武老师被靳云亭用掌按在了右肋上。当时武老师就觉着不好,停了下来。这时靳云亭并不知道武老师受了内伤,准备接着推,武老师说自己有事要先回去。武老师回去后一直没有好,但是武老师又不能对医生讲自己被人打伤了,怕传出去丢面子,不去医院。挺到后来挺不住了,又感染了肝炎,一下子人就没了。所以练拳是为了自己健康,不是为了去外面逞能。”
如今回想起来,吴老师的这句话真是救了我,我的一个练十大形的朋友就是因为跟人比武不慎伤人,自己不得不去蹲牢房。练拳本来是提高生活的信心和趣味的,不能因为逞一时之能,变成了人生的苦果。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0: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昨天才查到,牛胜先的一篇文章;“孙禄堂为什么要学太极拳”。其道理讲得很好。点中要害。孙禄堂的形意.八卦不敌太极拳。为此要学太极拳。而且,此人是孙门传人。
发表于 2010-1-18 20: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你冒充牛胜先写的文章,在孙氏内家拳网站上牛胜先的儿子牛晓旭已经澄清那篇文章不是牛胜先写的。
songchen12你的这点小把戏是蒙不了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09: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牛胜先的论坛上,出现不是牛胜先的文章,而署名是牛胜先。能说得过去吗?。这也只能糊弄你这乳臭未干傻小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