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遗产旅游小镇“太极镇”的文化应用 英国阿特金斯设计集团(北京)城市规划高级咨询顾问 李玉峰博士(资料图片) 从文化应用研究方面的角度,探讨新遗产旅游小镇“太极镇”的文化,我从9个要素来探讨,首先,背景、场景、愿景,这是一个思维方式;第二,方向、方法、方案;第三,原型、类型、模型。
大山、大水、大人文这是三个大要素,可以说是我们的背景、场景。“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这”两句话是我们的愿景之一。小镇之外,扩大到养生谷、功夫城,都要以它为愿景进行发展。
方向上,肯定要先找大方向,要看世界的方向、国家的方向是什么才能确定项目的方向。
方法上,超价值发展模式、跨专业规划模式、新理性设计模式、原型态衍生模式、全通识观念模式,这五个方法是合五为一的。
模式上,全世界关于城市、关于生存空间有三种最经典的模型:一个就是老子提出来的乌有乡,第二是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第三是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提的乌托邦,这三个人影响了全世界。比较有意思的巧合是在武当山,所以我当然会选择老子的说法作为这个小镇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乌有乡。
类型上,全世界大概有这样一些城市类型,1898年建好第一个花园城市,到2003年的低碳城市,中间还有四个类型的城市,让我感兴趣的是遗产城市,另外还有宜居城市、健康城市和可持续城市,它们的评价机构都是联合国的机构,所以在这个类型选择上我就会关注并以“遗产城市”为研究母体进行类型建构。“特殊世界遗产”是联合国2005年提出来的,武当山,1994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被评为国家无形文化遗产。
小镇整个区域是以文化和内涵为核心的文化体验区,在它的类型问题上,起点是遗产,终点可能是新遗产。所以我们提了这么一个概念,新遗产小镇在整个武当区里面能不能成为一个标杆和内核?把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农业遗产、文化景观和无形遗产,集合在一个小城或一个中城或大城?小镇的定义和概念的类型就是这么出来的。
围绕核心要素“道、武、养”。在空间上有养生谷、有太极镇、问道谷和功夫谷,还有遇真宫、玄武门,形成这样一个空间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结合。如果是道、武、养三合一话,我们提出文化产业化、产业链条化、链条产品化、产品空间化这样四个划分逻辑。比如说雕塑,我们从庄子的33篇里解读出来33个主题,那就会有33个小公园,33个雕塑,才能完满实现产品的空间化。
产业链条上,既然是文化体验区,就要让文化跟这些产业发生关系,不管是酒店还是运动、还是武术、还是道教、还是创意、还是旅游,在小镇的范围内要把这些在文化上做到淋漓尽致。
在模型的创立问题上,要把所有考虑的要素、逻辑形成机制,从空间、文化、生活、产业四个方面形成一个专业,从老子的乌有乡里面得出的四个最重要的,也可能是永远要追求的目标: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样就建好了这个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