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263|回复: 2

有心求柔,无意成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7 17: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发劲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初一位名叫薛平山的拳师说:“所谓太极拳的奥妙,越柔软越坚刚,越坚刚越柔软。实有心之柔软,达无心之坚刚。”很有见地.尽管他默默无闻,我仍以引用他的话表示对这位武术家的敬意。”
      为什么要慢?慢可以去除动作惯性.真切地感受自己体重的衡量过程,这是“快”的基础。功夫到了火候,有一天你会突然觉得,拳头出去有了反弹的感觉,这是因为你掌握了正确的“松沉”.而“刚”也就在你“松柔”的极致与你不期而遇.这时候你才能体会什么是“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武禹襄)。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武禹襄).气要以正直端方的道理作为养料滋润养护而不能拔苗助长伤害它.劲力要经过曲折和循序渐进的积蓄才能游刃有余.太极拳发劲快猛但心境安静是练好它最关键的前提。太极拳发劲又是凶悍的搏击手段.可逞强好斗反而欲速则不达.这就是太极拳奥秘的根源,这也是它所以能健身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对传统武术技击产生了怀疑。一种武术的好坏高低表现在它的理论是否能在特定的目的.环境、价值的评估具有相应否定旧有形式、性质、内容,或在某个方面具有创新和科学性。并不完全以这种武术某个时段的具体人的表现为评价依据。
      太极拳的“博大精深”表现在这种理论评估体系中的优越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