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7 09: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拳技人物世相
陈鑫撰著《图说》和编辑《家乘》,也曾意图阐述太极拳源流。例如《图说·太极拳名义》曰:“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成宪,艺至精也,法至严也。”又《图说·二十四势俚句》曰:“太极理循环,相传不记年。”很显然,陈鑫并没有把源远流长的太极拳认定为陈氏先祖所创造。对于《图说》及其所附录的《家乘》人物的拳技世相,需要重新评说的,兹分述如下:
1.陈卜是陈沟陈氏移居定基人物,陈鑫《图说·自序》曰:“我陈氏自陈国支流山左派,衍河南始于河内而卜居,继于苏封而定宅。明洪武七年,始祖讳卜,耕渎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图说·着》曰:“及拳之一艺,不知始自何时?俱未见有成书,历唐、宋、元、明、大清;即间有书,不过图画已耳……我陈氏自山西迁温带有此艺,虽传有谱,亦第图画,义理亦未之及。”并没有太极拳术的创造,更没有太极拳义理的传授。陈卜骸骨从苏北盱眙土城村迁葬陈沟,十世陈庚为“皇清始祖陈公讳卜元配孺人氏之墓”撰写碑文,未涉及拳技,更没有太极拳之说。陈庚撰写陈卜碑文,时在“康熙五十年岁次辛卯三月十八日清明”。显然,迄止公元1711年,陈家沟尚未有太极拳技艺流传。
2.陈王廷的形象刻画得很糟糕。从谁习《黄庭经》?从淮“精太极拳”?殆唐李道子名训“未成功器,勿名师门”欤?姑且不论。先看其体态,虽然美言其“精太极拳”,可是前往山西访友途中,神识错乱,白日幻影,心情惆怅,半途而废,抱病而归,是一个脑病患者,何有精太极拳之体格风貌?次看其武艺,与幻影中的童子扳跌,表现如何?遇一敌手,追之,三周御寨未及,这表现又如何?何有精太极拳技艺之夸饰?再看其词句,“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年老残喘,患得患失,心情苦闷,如此精神状态,能否读《黄庭经》?能否造太极拳?
《家乘》中所谓陈王廷长短句俚语,载于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中曰:“……蒙恩赐,枉徒然……成也无干,败也无干……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两相对比,差异很大。后者改“罔”作枉,改兴、废为成、败,改“不是神仙,谁是神仙”为“谁是神仙,我是神仙”,而且不录“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哪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等句。就连语文阅读能力低下的唐豪也怀疑,以至于评论说:“语近赘累,当非原作,疑著此书之陈品三所加也。”(《神州武艺·陈王廷遗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其实,陈王廷无诗文遗留,这几句打油歌儿本来就是陈鑫的托笔,是陈鑫怀念先人陈仲甡“披坚执锐,扫荡群氛”,虽然镇压太平军与捻军有功,“事平蒙奏,赏六品顶翎”,但最终无所事事的咏叹。而陈子明却嫌其繁缛累赘,故作删改。
陈王廷是什么时代人物?是文庠生,还是武庠生?堂兄弟陈品三与陈槐三说法不一。陈鑫所说的“前明有父女从云南至山西,住汾州府汾河小王庄,将拳棒传予王氏,河南温东刘村蒋姓得其传,人称仆夫,此事容或有之”,事件时间跨度当在明崇祯元年与清康熙年间之大顺时段,即1628年至1676年之间。王宗岳、蒋姓仆夫与陈王廷恰逢其时。文修堂《拳械谱·陈鑫短文》中虽然以不可言蒋氏为陈奏庭之老夫子而训示后辈,但是仍然没有陈王廷造太极拳之说。查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自序》说:“清康熙年间,先世奏庭公系武举,拳尤高超……”陈王廷活动在康熙年间。王廷墓碑立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上距清开国之顺治元年(1644年)已经75年。应该说,考证王廷生卒年代不是难事,其宜今之陈氏后辈好自为之,切勿孟浪臆断。
3.陈敬柏,陈氏宗族,乾隆初期赵堡镇人,赵堡太极拳家。据杜育万《太极拳正宗·武当太极拳溯始》载,赵堡太极拳南蒋发(按:即陈鑫所指刘村蒋姓仆夫者)传邢喜槐,传张楚臣,“张楚臣先生原籍山西人也,初在赵堡镇开鲜菜铺为业,后骏发,改作粮行。察本镇陈敬柏先生人品端正,凡事可靠,所以将此术全盘授之。其后,陈先生欲扩充此术,广收门徒至八百余,能得其一技之长者一十六人,能得其大概者八人,能统其道者唯张宗禹先生一人。”4.陈继夏,精太极拳,艺出师右。陈继夏之师是谁?惜语焉不详。陈鑫在老病时,写下一篇短文插入陈沟文修堂拳械谱中。短文说“蒋把拾乾隆年间人”。(按:应为“蒋疤是乾隆年间人”。)有《陈长兴序》说蒋发字元龙,乾隆初年夏月在庙会得识王宗岳与甘凤池,从而拜王宗岳为师,问得甘凤池指导,刻苦练功十年,终成武侠高人。相传王宗岳晚年更指示其独生女辅导蒋发,以竟其业,同学者有郑州孙某。因为蒋发幼年曾感染天花病毒导致中毒性休克,其家误为死亡,将其遗弃郊野,被狼舔破头皮,一声惊号而复苏,其声甚雄,将狼惊走,适值邻人经过,识为蒋氏子,抱送其家。痊愈后头皮上留下一块大疤痕,故人呼其蒋疤头。蒋发在王宗岳门下技艺成就,回乡探母,路过陈沟,陈氏十四世陈长兴拜师而执弟子礼从之学。陈长兴艺成,于嘉庆元年菊月开门授徒,述作其师之颠末而为序文以勉励门徒。是清朝乾隆年间,蒋发传授粘绵拳技艺于陈家沟。《陈氏家乘》说陈继夏精太极拳,后艺出师右。很显然,其师决非陈沟村之陈氏族人。若为陈沟村之陈氏族人,定然明文表榜。那么,陈继夏之太极拳老师,殆蒋发耶?《家乘》说:“公善丹青,赵堡镇关帝庙显功,皆公画,传神入妙。”陈氏宗祠遗存的那张传为蒋仆、王廷画像,殆陈继夏追忆蒋姓先辈隐匿陈沟之造作耶?姑且存疑,提供研讨。
陈继夏为十二世,陈长兴为十四世,房头不同,辈分不同,年齿相差,或无大殊。陈继夏以前的陈氏族人所习拳术,是蒋姓先辈在玉岱山教授义军之忠义拳法,蒋氏隐匿后,将此拳种易名为炮捶,外间称为通背拳。蒋氏子蒋发青年时代在庙会操演之拳棒,即忠义拳法,后来在王宗岳先生门下习太极拳。其陈沟授拳,从学者多人,惟陈长兴能统其宗绪。
5.陈长兴,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说:“余高祖长兴公,字云亭,生于乾隆三十六年八月十六日巳时,终于咸丰三年三月初三日戌时,享寿八十三岁。至道光年间,拳极好,矗立千百人中……近其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自颓。时人称长兴公为牌位大王云。所教名弟子,有广平府杨福魁,字露禅,颇具事迹。”杨露禅说:“陈长兴师乃蒋发先生唯一之弟子。”(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