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791|回复: 0

预览十五载传武熏陶心得,倾情奉献,立志发扬传统武术,弘扬国粹(十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3 09: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聊属于惰性的向心力之一种,万物是运动的。任何事物也改变不了。只要肯努力,无聊的过程终会终结,有发展才精采。抗争是由中心发出的,两点之间不管如何曲折,永远具有直线联系,只是有时只看到了曲线,而忽视了隐藏的直的本质。所以说,无聊也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伟大之平凡,平凡之伟大没有任何区别,有区别的是人的看法、人的处境、人的患得患失。

身叫养身,用何来养,物。万物皆然。而思想是一分为二的必然存在,心,同样需要养。这样才是由内及外的或由外及内的完美追求。最终,二者会殊途同归。当然,也可以分裂〈分道扬镳〉。放下患得患失,放下成功与失败的想法,人的一生各有各的精采之处。就像老师与学生之间,孰高孰低,孰轻孰重,孰好孰坏……别忘了教学相长的古训,没有学生何来老师,没有疑问何来解答,没有释疑何来释然,相互提挈制肘之间,笑骂由人,我命在我也在天,先后共赴黄泉而已。每个人的追求,无非是为了在活着的时候能更开心一点。

先天之气指宇宙天地间流行不息的静势失重后的惯性力,即万有引力及其各种动态的变化,谓之理性之力,运动就会导致失重,就需要再平衡。后天之气指物性个体所承受并感知到的万有引力及其各种应用和变化,谓之感性之力(悟性,可承受万有引力)。如:反作用力(顶力)、惯性力、失重力(重力位移出重力线之力)、分力(离心力,撕、练时肩胛骨要往中线合,胸向两边撕开)、合力(向心力,挤、胸向中线含住,练时两肩胛骨往左右撕开)、杠杆力、点力、线力、面力、长力、短力、爆炸力、弹簧力、螺旋力、刹车力(来回劲)、平衡力等等。拳法中所用的全体整劲的试力和运用主要靠分力撕与合力挤(挟)来练习(包括上下的分合气球练习、左右的分合练习、前后的分合练习)。即全身阴面要往内挤压合住劲以丹田为核心形成一个整体,身体阳面要往外膨胀如撕开断裂弹簧一样。这一合一开就是练习整劲应用的方法,最后再把它变成快速的前后撕裂发力和上提下按发力,长时间练习形成习惯后才能用于实战。要用腰背之力以力引力把来犯之力卸化到脚下同时进身头撞,前脚搓踏进步抢位而发力,身体可闪进闪退也可撕开对方门户后直进,但决不能直着身体向后退(防对方飞膝飞腿和转身摆拳)。双手可左右、上下、前后撕开对方两臂令其开翅(控制住对方重心)暴露出中线后进行打击。但最主要的发力方法就是小臂的弹抖、肘击和以肩撞击对方。对方动作较慢时可以用挤撕劲破对方的粘劲,用提按劲破对方的合劲,用螺旋钻挂破对方的挤劲撕劲,对方动作快时就必须用弹抖发出提按挤撕钻挂之力才行,慢一点儿就会挨打。因为双方在肢体相粘的情况下所听到的是力或劲,这个力突然快速打进门来就是神仙也很难防住,因此必须快速弹开才行,慢一点儿都不行。听到劲了然后就要快速反应(把这个来力弹开,如皮肤无意燃火星,如寒侵腠里打寒颤)并反击。当然,如果你会听方向而采取先之先技术的话,也可以在慢速的推手交流时时刻控制并压制对方,但千万要记住这只是个游戏而已。实战中必须以追求极限速度为出手有效的保障,在高速对攻状态下没有谁敢说有绝对把握可以时刻控制对方而绝不被对方反控制,更把握不了对方进攻的方向,现实的友好交流中出手速度较慢较轻,点到即止,也没有谁可以速战速决打死打残对方。一切的精妙控制手法只适用于杀人的瞬间或师徒朋友间说手玩闹时,而不适用于比赛活动。交手时间拖的越长体力消耗就越大,就越不利于控制对方,只会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控制人也是需要体力的。打架是体力活,技术尚在其次。守中攻,攻中守,引而攻,引而守是连在一起说的,攻守是一体两面的存在,而决不应有先后之别。

进攻:进攻时一定是全身的行为,不光是手在那里进攻。手、臂、肘、肩、胸、背、腰、腹、胯、膝、足在对方未出手或出手到一半时,要敢于一拥而上把对方的力堵在未发出时或中途,叫作"截劲“。

慢动与快动与静练:有的老师要求做动作时一定要越慢越好,这是与站桩差不多的耗练法,能把全身的筋脉练活拉开并使筋和肌肉拉上劲,完成间架的动力定型,这也是静功的一种练法。但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不光要练静功慢功,动功和快功同样不可忽视。动作稍快一些的动练法通过对往返动作的不断重复练习,是以一定数量的积累换取质量,同样可以达到静练的效果,更可以把筋练出极高的弹性。这就是在静练中可以求动,在动练中可以求静的道理。

又曰:身体为后天,意识为先天。以先天指挥后天,以后天合于先天。身体的精气神(得力而又舒适的感觉和知觉)为后天,大自然充沛饱满的精气神为先天(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以人的精气神合于大自然的精气神,气力方能饱满充沛如青壮年人一样。
精神方面降手为第一义,力量方面整劲力大为第一义,肢体形态变化方面以正打斜、螺旋和斜面杠杆为第一义,力量技巧方面整体浑圆力配合小臂来回劲弹抖爆发为第一义,捕捉机会和发劲方面进身进步夺位为第一义(发劲间架用熊膀的肩撑肘横之势,撑抱桩之力),体能方面以呼吸节奏为第一义,强弱方面以抗击打能力为第一义。下劈发力间架用三体势(执枪势)。横劈用十字手的间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