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986|回复: 0

张森生:我眼中的杨式田传太极拳中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5 09: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眼中的杨式田传太极拳中架
张森生
  
  2007年8月6日,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我在顾燕君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从川沙乘车前往浦东塘桥,登门拜访家住微山新村的杨式太极拳第五代嫡系传人、杨式太极拳名家殷勤师傅。殷师傅态度和蔼,面带微笑,平易谦和,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且亲身演示了田兆麟传杨式太极拳中架,真让我大开眼界。
  
  殷师傅在不足十个平方米的客厅里行拳走架,立身中正,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虚实分明,用意不用力,轻灵柔活,圈圈相扣,连绵不断,全神贯注,气定神闲。演示完毕,我叹为观止,这是我生平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完美的杨式太极拳中架演练,不禁从内心里佩服殷师傅精妙绝伦的原汁原味的正宗的杨家太极真功夫。随后我虚心地请教殷师傅如何练好拳架、推手、散手,什么是真正的太极内功,什么是周身一家,什么是太极拳的八门五步,太极拳的内劲层次与运用等问题,殷师傅毫无保留地一一作答,让我深受其益。殷勤先生体格魁伟,谈吐文雅,性格豪爽,思维敏捷,红光满面,步履轻盈,虚怀若谷,真乃太极拳修炼的行家与高手。
QQ截图20180615083032.png
作者与殷勤师傅一起参加河南温县首届太极拳传承人大会留影(2011.8.)

  接下来的切磋试手,更让我小巫见大巫。本以为凭着自己二十多年的武术功底,能够跟殷师傅过上几招,谁知跟殷师傅一搭手,就感到一股浑厚的内力把我整个身子给裹住了,我浑身之力无处使,触摸之处时而空洞无物,时而泰山压顶,此时我心里才明白“什么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我在惊慌失措、六神无主中,真正领教了太极拳的高功夫,我被殷师傅摆弄得脚下无根,东倒西歪,上窜下跳,挣不掉撒不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惊恐万状,种种奇妙感觉让我心服口服,记忆犹新。
  
  我当即要求拜师学艺,殷师傅看到我对太极拳艺的执着追求的精神,爽快地答应传授我杨健侯秘传田兆麟的杨式太极拳中架。殷师傅首先传授了两个桩功——大马步桩、川字步桩,让我回家自练,每天不少于两小时。殷师傅当年拜杨式太极拳大家田兆麟大师的关门弟子、高足王成杰先生学艺时,这两个桩功每天要站四个小时,苦练了整整三年,拳架学了七年。殷师傅至今苦练不辍,已整整四十余年,得杨式大、中、小架、太极内功精髓。殷师傅跟随恩师王成杰四十余年,虚心学艺修炼杨家正宗嫡传太极拳,他先后学习了杨氏太极大、中、小架及推手、散手以及刀、剑、八段锦等,对杨家家传太极拳非常熟悉,并且有非常深刻的实践体验。殷师傅对杨家太极拳历代宗师、师祖田兆麟先生、恩师王成杰先生充满了神往、敬佩、感激之情。殷勤师傅曾仔细地向我讲述田兆麟师祖的习武经历以及杨家三代杨无敌的武功轶事,感人至深,记忆犹新。
  
  殷勤师傅曾仔细地向我讲述田兆麟师祖的习武经历,感人至深,记忆犹新。据田兆麟师祖回忆,当初杨家老三先生杨健侯师传授我无极式站桩和太极起势时,郑重告诫学拳一定要打好根基,才能登堂入室,探幽寻奥,臻于太极巅峰。田师祖当年就足足练了半年之久。由于基本功扎实,加上田兆麟甚有悟性,每日在杨家勤学苦练,经杨健侯太师祖精心指点,功夫大有长进,多次请求拜师。因其性急好斗,健侯太师祖不允。1915年,田兆麟24岁,被选为救火队领班,健侯太师祖指定其向大先生少侯公叩头拜师,遵命正式拜帖于大先生少侯门下,赐名“绍轩”,仍由太师祖杨健侯代子传艺。
  
  师祖田兆麟因与杨家是邻居,从小被杨健侯老先生收留于家中,与杨健侯两公子杨少侯、杨澄甫一同学练。后又从杨少侯处转学得到不少杨班侯的拳法风格,(因杨少侯过继给伯父杨班侯,得到杨班侯更多的传授)成为杨家弟子中的佼佼者,后被杨家推选,代表杨家参加民国初期的《全国南北大擂台》一举成名。被邀请于南京国术馆,国民党高级军官学校,任教。到这时长江以南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也可以说,是田兆麟师祖第一位开路先锋,把太极拳带过长江进行推广、发扬的。田师祖后又先后到杭州、上海生活授拳,恩师王成杰是田师祖的嫡传关门弟子,可以说是田师祖一生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本人从小跟随恩师王成杰,是师父的开山门大弟子,一学就是40多年,有着清晰的较完整的师承:杨禄禅传杨健侯,杨健侯和杨少侯两人传田兆麟,田兆麟传王成杰,王成杰传本人。
  
  殷勤师傅生于1957年,他10岁开始跟随著名武术家田兆麟的嫡传关门弟子王成杰学练杨式太极拳,至今已四十多个春秋。经过几十年的刻苦学练,现已历数了杨式太极拳的大、中、小架、八段锦、推手、散手及刀、枪、剑的对练等徒手、器械项目,较全面细腻地掌握了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各门技艺。 1983年4月参加“上海市传统武术观摩大会”,所表演的“杨式太极十三剑”被国家有关部门,当作传统武术资料收藏,后多次代表上海石化总厂参加市级各种武术赛事并争得荣誉。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各自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徒弟、学生已遍及海内外不少地方。2002年5月,被首届《太极网友拳友联谊会》聘请为上海杨式太极拳分会会长,带队参加的杨式太极拳表演在该次联谊会上获优秀奖,所递交的论文荣获一等奖。
  
  殷勤师傅另在《精武》等专业武术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均得到高度赞誉和学术反馈。 被《中华太极拳传承谱系编纂委员会》评选为“2010’中华太极拳杰出传承人”,并被收入到余功保先生主编的世界上第一部太极拳大百科《中国太极拳大百科》一书中。十多年来,殷勤师傅热心于太极网的论坛讨论,为海内外网友释疑解惑,得到广大网友的广泛好评。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专职传授传统杨式太极的专家、传人、明师之一,前去拜访、求教、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
  
  跟随殷勤师傅练拳十年有余,我深知杨家真传秘传中甲架太极拳的精妙无穷,博大精深,切身感受到殷师傅高尚的道德修养与精湛的武学修养。
  
  殷师傅经常谈到民国期间田兆麟大师的高足、太极拳名家蔡翼中先生的《太极拳图解》一书,书中的《自序》对田兆麟大师的行拳走架作了生动的描述:“观田师之演太极也,神严气聚,意愉心融。岌岌乎如临千仞之渊,汪汪乎如扬万顷之波。手足敏疾,体态雍容,景慕之余,爱道心生,遂专心覃研,晨夕无间,凡三阅月,已觉精神舒适,胸部爽畅,且下部稍觉沉重。于是究其故于田师,田师略道梗概,余意兴更浓。……再谒田师,力攻太极,自不觉精神之复进,于是信仰太极之心亦因之弥坚矣。”此段描述真切感人,尤见太极拳之强健身心,振奋精神之宏效也。
  
  田兆麟大师的弟子陈炎林先生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的序文中对太极拳有这样一段精辟的阐述:“盖太极者,一举一动,均合科学化,精神化;小则可以强身却病,御敌防侮;大则养气凝神,为修道之不二法门。太极拳乃吾中华之高深之国粹耳,其奥妙实非笔墨所能尽述。若欲得其精微,必须兼具四事。身体适合,能下苦功,此其一;环境优良,时间宽裕,此其二;心静气合,而有恒心,此其三;遇有名师,能诚意传授,此其四。有四事者,方克成就。否则,譬之缘木求鱼不可得也。”
  
  殷勤师傅形象地把太极拳的拳架比作单词、推手比作词组、散手比作文章。散手是太极拳高级阶段。这就像练书法,必须先练好楷书、再练行书,最后练草书,练拳与练字一样,一定要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要循序渐进,要循规蹈矩,方能登堂入室,寻幽探奥。殷师不仅精于太极拳术,而且对书法也深有研究。
  
  杨式田传太极拳中架太极拳是一门武学,又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一把开启人类生命潜能与智慧的钥匙。修炼太极拳不仅是修炼身体,更是修炼精神。杨式中架太极拳中熔铸了武学、哲学、医学、易学、儒学、道学、佛学、兵法、科学等诸多学问,可以称之为“拳中之圣”。
  
  修炼杨式中架太极拳就是创造健康快乐和谐幸福智慧圆满的人生,中华太极拳美妙多姿,意趣横生,韵味无穷,当太极拳已经真正融入你的生活的时侯,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太极拳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是给你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灵魂上的充实。感谢太极,珍视太极,修炼太极,弘扬太极,是我毕生的使命。为往圣继绝学,立千秋万代之功业,此生无憾矣。
  
  衷心感谢殷勤师傅多年来的悉心传授,可以这样说,杨式田传中架太极拳是杨式太极拳精品中的精品。杨式中架是杨健侯宗师晚年亲传田兆麟大师的家传功夫架,是极为稀少的杨式太极拳家传架,得到老先生亲传中架的弟子极少,唯其长子杨少侯,田兆麟两人而已。我们习练者应当珍之惜之修之悟之。此生幸哉,遇见良师、明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