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求学

背折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2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的好坏当然是自己的意见,内行外行也并不重要,你说是吗!!小腹实.胸空而虚,体现气沉丹田含胸拔背,肚角向大腿跟合为松胯,还有很多就不说了.请发陈照奎和陈瑜相同的一张拳架照片,然后来一一讨论.谢了!!!!!
发表于 2003-5-22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各位的高论,我认为拳照是我们学拳的参考资料,真正的东西需老师的口传心授.杨文笏老师的拳架和陈照奎宗师的拳架相似,有机会大家可以去问问他老人家.也可以请陈瑜老师到网上来讲一讲.我们在学习中一起进步不更好吗!!!!!
发表于 2003-5-22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五张弓2003/05/22 10:48am 发表的内容:
东西的好坏当然是自己的意见,内行外行也并不重要,你说是吗!!小腹实.胸空而虚,体现气沉丹田含胸拔背,肚角向大腿跟合为松胯,还有很多就不说了.请发陈照奎和陈瑜相同的一张拳架照片,然后来一一讨论.谢了 ...

五张弓,非常高兴看到你这个帖子,因为这个帖子基本上算讨论技术的帖子,我喜欢。

就我所学到的和您提出的发表一下看法,希望大家参与(技术性的讨论)。

您讲的“胸空而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以前我的帖子讲过,前胸开,而后背合;后背开而前胸合。正因为如您所说,您没有看过我师父的套路演示光盘,所以还不理解。以一路金鸡独立接倒卷红为例,这个就体现的淋漓尽致,用肉眼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而且,我师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练习过前胸靠发劲,可以单人练习,也可以与熟悉的人双人练习胸部靠击对手。我虽然发的不好,偶尔也可以走出两个好的胸靠劲,当然这种劲不能挺着胸去找对手靠,但是也绝对不是您讲的“空而虚”,否则如何将对手击伤?

“含胸拔背”是一种提法,我师父讲是前人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表述,才用了“拔”字,但如果没有给学生解释清楚,会让听的人产成其他误解,如果将后背使劲向上拔,那肯定是错误的,我师父强调的是“膨”背,后背要有膨胀感,同时结合后背的开合来练,我师父原话,后背也是有开,也有合的,光开没有合,怎么是太极拳呢?太极拳讲究阴阳之理呀,无处不太极呀,但后背的开合是最难练的,把后背开合走出来,并应用到技击上的,当今拳坛上,能有几人呢?

“肚角向大腿跟合为松胯”,这个就更复杂了,绝对不是您看两页书,两张光盘就可以理解的,就陈氏太极拳来说,一个“松胯”,完全可以出个单行本了,一定程度上,松胯还不仅仅是个胯的问题,时间关系,我也不多说了。

总之,太极拳全并不象人们想象中那么复杂,但也绝对不是从表面上一看,就可以明白,或搞清楚的。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停的研习,才可以了解一部分,否则,会南辕北辙呀,这话并不耸人听闻,我刚刚随师两年多,越来越感到自己差的太远,要不是太离谱的帖子,我是不想回的,想多练练拳呀。

希望大家多讨论
小胡

发表于 2003-5-22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胡你所说的前胸开后背合.后背开而前胸合,我有点不明白,按你所讲开合只是一个前后的开胸和弓背了,立体的圆又怎样理解?倒卷红的劲先是胸的一个开劲,接着一个背的合劲,发出的时候是一个前后的对拉劲.拔背只要把腋下空出一拳,两肩稍相合就行了而不是你所说上拔之意.
发表于 2003-5-22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胡.五弓;含胸时尾闾要上卷小腹鼓起而肚脐向命门收,使胸部空,但上下合劲不能散了.劲合住了背也就自然拔了,开胸时一部分气上升,一部分下降至丹田,而命门却要向肚脐靠.尾骨向上泛和椎骨的第一节相合,胸自然开.其实就是一个弯弓反张的道理..
发表于 2003-5-23 0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杨文笏先生和陈瑜先生两位谁的功夫好呢?????我所知他们是师兄弟吧.
发表于 2003-5-23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本宣科,按图索骥,长此以往会把自己身体练坏的,还是找个师傅再结合书琢磨吧。

杨文笏先生和陈瑜先生的辈分都搞错了,见以前的帖子。

发表于 2003-5-23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先生和陈老师都是和照奎先生学的拳呀,应该是同门师兄弟吧,麻烦您把搞清楚的辈分告诉大家,谢了。
发表于 2003-5-23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是我搞错了,抱歉
发表于 2003-5-23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GOU兄就是爽快,不愧练武的人,我就喜欢这种磊落的性格。

小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