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家拳略*三十二势(天剑注解) <<拳略-俚言两百句>> 俚言一章,系余杜撰,虽不中的,谅亦不远. 编集是言,以赠后学,言虽从脞,幸勿忽略. 拳家师法,有南有北,南柔北刚,刚柔迥别. 南宗松溪,北宗少林,南派北派,内外殊分. 内家外家,不宜偏斜,刚柔合作,无上妙法. 南火反柔,北水成刚,古人寓意,大有文章. 生也柔弱,死也刚强,没然生趣,枯折为刚. 上中下乘,柔为上乘,中下两乘,为人所乘. 上乘为柔,柔而为刚,不刚不柔,亦柔亦刚. 刚多柔少,中乘拳术,下乘无柔,何为柔术. 少林之术,跳踉奋跃,或失之耸,故云不妙. 松溪御敌,静如处女,无隙可乘,发当必靡. 其尤秘者,敬紧径劲,切连五安,相授谆谆. 盖此五字,不以为用,虽不为用,以神其用. 入门绝技,首重地盘,丹田气固,下重上轻. 步下基础,虚实两投,活泼稳健,随波逐流. 扁是侧身,卦言万象,頋名思义,取法手上. 手面两下,阴阳两手,判别阴阳,阳攻阴宁. 手足头部,中上五行,上下左右,水火木金. 环转无端,堪称太极,圆而不滞,至高无极. 大小二门,更宜分辨,大门过紧,小门切便. 手法肘法,随曲随直,曲则无妨,直则受敌. 腿法宜矮,步法宜圆,拳法宜钻,掌法宜翻. 擒拿拈法,随握随释,松者自逸,紧者自掣. 照左击右,上惊下取,诱彼生疑,顾此失彼. 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是十下. 刚者宜柔,柔者宜刚,刚柔相济,必有所长. 柔术之长,长于斗智,虽不用力,当知乘势. 用短贵长,用长贵短,长短相依,周旋婉转. 沾绵旋随,捧捋挤按,八法神熟,随机应变. 攻敌宜坚,自守亦重,以逸待劳,以静待动. 异于常者,单手转旋,守攻一手,自属万全. 剑经拍位,古今最罕,俗云合拍,停腔落板. 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借力乘势,此法为法. 举手挠目,其法最良,射人射马,擒贼擒王. 先发制人,固为得计,最高一层,后发先至. 制敌何难,照理是诀,得心应手,战无不克. 初学基本,次求专门,勇往前进,勿负初心. 掌技各家,偏于一隅,五合三催,诸法皆习. 全篇首领,诱字为首,若能多诱,敌人束手. 虚实宜分,互相有益,彼胜此负,勿愧勿奇. 国技之强,强国强种,非专角斗,体育系统.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勇于公斗,怯于私敌. 余非能文,余非善武,一己之私,班门弄斧. 武之一道,亦宜精进,一盲众盲,谈之罔罔. 斯道最多,目不识丁,人以悖谬,自谓津津. 传授虽高,朝夕宜练,临时受逼,佛足何见. 搜索枯肠,非谓消闲,君等鉴之,勿作妄谈. 冒昧为此,人之患也,试录于兹,以供学者. ----陈晓东 第一势。懒扎衣 诀:懒扎衣出门架子,变下势霎步单鞭,对敌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便。 懒扎衣为内家拳传统架子。双脚并立,前脚尖直指对手前脚背,前手暗指对手前架手臂外侧。若进攻时此势则先攻下盘,待敌重心稍倾,上步单鞭可以借势跌人。若不敢冒进,也可静待,以逸待劳,后发先至。 第二势,金鸡独立 诀:金鸡独立颠起,装腿横拳相兼,抢背卧牛双倒,遭着叫苦连天 当对方右拳打来,我当用左手捋其右手臂外侧引敌重心前倾,右拳右膝同时进攻对手的头和肋。出膝时要用小腿催劲弹起,身向左转。若对方前倾势尽,欲用劲起身,则可顺其劲崩跌对手。若敌不起身则就势用反关节技身体右转引带跌人。 第三势,探马势 诀:探马传自太祖,诸势可降可变,进攻退闪弱生强,接短拳至善。 探马势后重前轻,步劲前三后七。手的高度根据对方肘的高度而变,无论进退都可近步粘沾。以右手直拳为例,右手粘敌小手臂外侧,捋臂拿手顺势翻腕。同时左脚顶住对方的前脚做支点,左手托击敌肘。利用左手和左脚伸直形成的圆弧,拉长对手的拳架,使对手肋下出现空挡,迫敌重心前倾,而后可有多种攻击方法或跌或打。而探马手还有多种连跌带打用法。这只是其一。 第四势,拗单鞭 诀:拗单鞭黄花紧进,披挑腿左右难防,抢步上拳连劈揭,沉香势推倒泰山。 拗单鞭与合气道的手法相似,对手右拳打来,我用左手接腕用手臂和肩肘形成圆弧,引带敌劲,对手重心稍倾,我则借敌旧力已过,新力未发之际,回身用劈拳挑脚直打人中线。然后上步推跌。是后发先至,连跌带打。主要根据对方的出手,拗单鞭也分左右两个方向。 第五势,七星拳 诀:七星拳手足相顾,挨步逼上下隄笼,饶君手快脚如风,我自搅冲劈重。 七星拳型似截拳道警戒势,是后发先至,当对方无论拳打腿攻,我都以桥手搅腿格开对手的结构架,进步上下连攻,截劲近取,连削带打,令敌防不胜防。
第六势,倒骑龙 诀:倒骑龙诈输佯走,诱追入遂我回冲,恁伊力猛硬来,怎当我连珠炮动。 此势是诱敌深入战术运用,如古之拖刀技,对方打来,自己用步法后移重心拉长战距,一手牵腕,一手托肘,使对方拳不着力,前劲打尽便是强弩之末,在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及时反攻,打人措手不及。此势以引诱为主,所以一定要暴露一定破绽,能引人全力一击方能出奇制胜。所以破绽必须露得巧,给人能一击打倒自己的误导。在敌进攻时却突然闪开,让敌拳不着力,却势不能退。基本跟闪打相似。但关键是步法。上身的闪避是以步法带动手法托肘配合,在闪避攻击的同时,脚步要埋伏到对方重心线做反击的伏笔,一旦对方拳势已尽,则及时反击对方重心线。做到后发先至,应手仆人。 第七势,悬脚虚 诀:悬脚虚饵彼轻进,二换腿决不轻饶,赶上一掌满天星,谁敢再来比拼. 此势是以后腿为重心,前脚脚尖轻点地,前脚虚悬,是对对手腿法的预备.也是心理上给人腿法防守不严密的感觉.因为只有一腿保持重心.对方腿踢来我则后发先至用前腿格挡或截击对方小腿侧面靠近膝盖的部分.借前脚落地,前脚向体外带动身体外转,同时换腿攻击对方.前脚落地的位置要尽量的接近最好是粘上对方的支撑腿,这样后腿近身发力对手避无可避,即使对手及时格挡身体也会向后倾斜,则我当借势赶上借腿落势锁腿向对手头上一掌,则对方重心难稳. 第八势,丘留势 诀:丘留势左搬右掌,劈来脚入步连心,挪更拳法探马均,打人一着命尽 此势后发先至,对方打来我当用前手格挡,步法上夺取对方重心线.在夺取重心线的前提下,后手跟上前劈,若对手有反挣力,则及时用探马手化解牵引对方重心,一旦重心失衡则一掌赶上,使之倒地.是连跌带打之技. 第九势,下插势 诀:下插势专降快腿,得进步搅靠无别,钩脚锁臂不容离,上惊下取一跌. 此势后发先至,针对对方的高路腿法,即对方直腿的攻击,但及时进步,前脚要接近对方支撑腿.用前臂抱对方腿或用肩靠击对方腿,然后在近身时再次进步钩住对方脚踵,同时手上擒拿对方的手腕和托击对方的肘关节使对方的手无法攻击自己.最后借助骨骼结构和杠杆原理将对手重心撬斜,使对方跌倒. 第十势,埋伏势 诀:埋伏势卧弓待虎,犯圈套寸步难移,就机连发几腿,他受打必定昏危. 此势发挥了引诱战术和后发先至的特点.重心偏后前腿跪于后腿膝后,手上成弯弓势.由于重心较后.对手进攻则需要进步.待对手进步,旧力已过,新力为发时.则我已经是静如蓄弩,动若奔雷,以逸待劳.趁对方一进步的时间差突然反击,令敌防不胜防. 第十一势,高探马 诀:恕已遗失,不详 与探马手架一样.但是是靠回撤步,将对手肘架高,从而牵架敌重心. 第十二势,掂肘势 诀:掂肘势防他弄腿,我截短须认高低,劈打推压要皆依,切勿手脚忙急 此势是讲对手若用左拳打来,我用右手截格来拳,同时步法移动,将自己处在我顺敌背的位置.也就是我在对方手臂外侧,靠身体左转引敌重心,同时左拳肘从右手上穿出打面.此势可以连贯披挂手,炮捶,推手挤靠等多种后招. 第十三势,一霎步 诀:一霎步随机应变,左右腿冲敌连珠,恁伊势固手风雷,怎当我闪惊巧取 此势是另一个诱敌闪打的动作.对方连珠炮捶,我当后撤步暂避其锋,在敌出拳势尽,旧力已过,新力未发时,回马用步法转于敌身侧闪打,用鞭腿左右连环鞭踢.打人措手不及,其实是一记回马枪.
第十四势,擒拿势 诀:擒拿势封脚套子,左右压一如四平,直来拳逢我投活,恁快腿不得通融. 其实就是四方投的跌技,敌攻来时用划太极轮将敌两手交叉,侧身跌投. 第十五势,中四平 诀:中四平势实推固,硬攻进快腿难来,双手逼他单手,短打以熟为乖. 四平马,例对方右手打来,我以前脚为轴,后脚进步(重心要平移)同时比较便利的手将对方手格开,踩在我顺敌背的形势(敌人手臂外侧,右肋旁),展开近身短打.手法与今咏春相似.但四平冲拳的劲,与空手道中的四平拳相近.
第十六势,伏虎势 诀:伏虎势侧身弄腿,但来凑我前撑,看他立站不稳,后扫一跌分明. 此势专防侧腿,敌腿踢来,我用前手的撑劲抱圆.利用腕肘肩形成圆黏入,在转中用脚根扫敌支撑腿,使敌跌倒.此用法在合气道的防踢中常见,属回旋跌类.真对起腿半边空的古话. 第十七势,高四平势 诀:不详 跟中四平用法基本一样.只是马桩稍高,进步较快而已.
第十八势,探海势 诀:不详 动作即今之夜叉探海.一手平拦,另一手从肋下反穿出.是黏步时的先拦短打. 第十九势,卧牛势 诀:不详 即今之上步插花锤,也叫上步卧牛.是进步时我顺敌背用前手按底对手防手,后手从头上斜45度由上向下灌捶. 第二十势,鬼脚蹴 诀:不详 有人认为是起脚空中的鞭腿.但我认为是类似足球铲人的低位铲腿,是铲人重心(脚踵或胫骨),在人倾倒时上步连环炮捶. 第廿一势,下拿势 诀:不详 即今之猴子偷桃.敌右拳打来我用步法黏贴敌手臂外侧,右手将敌拳继续向前牵,左手反手下拿敌挡. 第廿二势,虎靠势 诀:不详 即今太极之虎靠.敌用右拳打来.我黏步从敌手臂外侧黏近.用右肩从敌右肩下.皆身左转势将敌顶跌 第廿三势,低四平势 诀:不详 与前四平势相似,重心较低,出拳有穿透劲. 第廿四势,单鞭势 诀:不详 与今太极单鞭用法一样.一手牵引敌拳,另一手绷弹敌面,但存有披挂,黏摔等后招. 第廿五势,雀地龙 诀:雀地龙下盘腿法,前揭起后进红拳,他退我虽颠补,冲来短当休延 即今太极之下势,身体向下仆腿,避敌攻击.在敌势打尽,便返身后发先至,用起身掚拳逼退敌人. 第廿六势,朝阳势 诀:不详 又称旋转朝阳手,即今之回旋跌.敌拳打来,我左手牵引敌拳在敌体前划圆引劲,逼敌身体前倾,待敌自己平衡反力起身,我转身进步借劲抱摔.抱时最好抱颈部.肘走势是由下到上再下的波轨迹,是借转劲将敌重心撬起再投出. 第廿七势,雁翅势 诀:雁翅侧身挨进,快腿走不留停,追上穿庄一腿,要加剪劈推红. 雁翅,又称剪刀手,如敌右拳打来,我右肩侧身黏贴敌手臂外侧,此时左手藏与肋下或放于肩上.黏贴得手便转身横抡,若抡势敌仍未倒则可配合披挂,推手,炮捶等连环攻击.此势有一变招,即黏靠敌手后,不用手剪刀斩进.而借身转出穿桩腿攻敌肋.所谓穿桩腿.是借身向转劲,后腿蹬出,蹬时腿向内拧转,让腿像螺旋钻般钻击敌肋.威力巨大,可以致命.
第廿八势,跨虎势 诀:跨虎势挪移发脚,要退去不使他知,左右跟扫一连施,失手剪刀分易 是我顺敌背用手将敌拳架开,然后搜根踢人脚踵,上手剪刀逼人后倒.在中国传统摔跤中常见.
第廿九势,拗鸾肘 诀:拗鸾肘出步颠跺,搬下掌摘心打其心,拿阴捉兔硬开弓,手脚必须相应. 此势又名背肘势,是敌若右拳打来,我蹬脚快速近黏到敌手臂外侧我顺敌背,右手捋按敌手并返拧敌手背(让敌手筋螺旋反拧),身向右转,左肘背压敌肘牵引敌劲,逼敌身体前倾,则我要上打钻心拳,下用拿挡手都十分便利.关键步法和手必须连惯.背肘势大时,甚至可以将敌手臂压断. 第三十势,当头炮 诀:当头炮势冲人怕,进步虎直撺两拳,他退闪我又颠踹,不跌倒他也盲然. 此势即今之炮捶.讲究步法我顺敌背,桥手捋按敌臂,连削带打.专攻敌面.手腿并用. 第三十一势,顺鸾肘 诀:顺鸾肘靠身搬,打滚快他难遮拦,复外绞刷回拴,肚搭一跌,谁敢争前. 即今合气道的小返手牵劲法,用手臂的腕肘肩成圆,转身牵引敌劲.滚身黏贴极快.因为是轮形黏贴.对手不变步根本无从发招.牵引后用回旋跌,返手跌或翻肘跌皆是分便利.今合气道小返手之技想必来源于此,或创拳意识雷同.所谓肚搭,既是合气道受身.意思是用身体黏贴,用身转的轮滚劲跌人. 是很上乘的跌技.若练成则黏贴近靠转身间便可跌人.无人能近其身. 第三十二势,旗鼓势 诀:旗鼓势,左右压进,近他手横劈双行,绞靠跌人人识得,虎抱头要躲无门. 此势一手立肘,一手横拦势,双手在身前拦出一个圆形的弓架.借敌人打来,后发先至,进步时用以返手拿手时反拧敌手筋,压滚肘格压敌肘.但身体要正直,以中轴为轴,转身将人跌出.黏靠时也可随时变剪刀手或披挂手.甚至在滚肘时用左肩由肋下架高敌肩逼人向后仰倒.转身180度,用背肩虎抱头.是背势的抱头入身投.但据说有人用此招顶断人颈部脊椎,导致一招致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