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志坚

宗师吴公仪、吴大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算凑个热闹: 吴老的太极神意均有很好功夫,可以注意吴老神态,总体上是能接住陈,落空总体而言还可,总之是占主动的.但可能实战的打击经验不足,先以类似"封"字诀原地回击--即落即出,后过分依赖拳之松功鞭击,骚扰而矣.加之年事已高,没能看到所谓'精彩'场景.不过以吴老之年龄而能打擂,后辈须怀尊敬之心,其远胜于许多所谓名师.
至于被顺势撸到擂绳,失中而已 -- 没留神.
发表于 2003-1-24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白先生有道理!
发表于 2003-2-1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吴公仪的神态,气度!
看年龄!
看吴公仪还是追着打!
用脚不过膝,规则容许,不犯规
发表于 2003-4-8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吴公仪53岁,而陈克夫35岁。吴公仪能以此年龄上擂台与练外家拳的年轻人公开比武打擂,将自己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难道不值得我们后辈们学习吗?现在的各派太极拳正宗传人们有那一个有吴公仪先生这样的勇气??太极拳名人在各种媒体面前公开比武亮相的只有吴派太极这一次!这场比武的意义本不在于谁输谁赢的问题!!你们在批评这场比武的时候考虑过这些吗???
发表于 2003-4-10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武本身就不讲什么年龄,气度,神态!目的就只有一个:打到对方!

按你们那么说,我父亲也是武林高手啊!
你看他的年龄——60多啦,看他的气度,看他的神态!
我一直都是给我爸撵着来打,现在我22岁了也不敢还手,不仅是伦理问题,而且我相信我一还手我的生存几率是:0%!!!!
我父亲不会什么拳,只有一身牛力!
难不成吴公仪……

开个玩笑……我只是想说前面几位说的论据一点都站不住脚。

比武注重结果,谁胜谁负,不注重胜负,我们还比赛干什么呢?
比武注重过程,从过程就能说明人的技艺。

陈克夫是在打游击,不是给追着打,请再看清楚一遍,他很明显的在游动待机。
从过程来看吴公仪没体现出太极拳的功夫,陈克夫没体现白鹤派的技艺,这无容质疑!

假如有人说那体现了,那太极拳和白鹤派的技击也太好笑了吧!
相信这里很多人也试过意气用事,比较一下,还是乱拳好耍~-~
怪不得有句俚语说:“盲公打死老师傅”!

发表于 2003-4-12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_^ 其实吴式发出的那一拳,就是用的太极的劲路。^_^ 太极拳不是向你想像的那样。

真正交手,哪有一招一式。拼的是力量,速度,反映,方向,技巧。而这些是在平时,练出来的,你练太极也是练,练散打也是练,只是方法不同,可能的效果也不同吧了。

发表于 2003-4-12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太极拳才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武术初始是作为保身,卫国的形式出现的,武术的发展是随着战争而发展的,随着火器进入战场,武术也退居其次,逐渐息微……太极拳作为武术的瑰宝,主要是因其技击作用。

冷兵器战争中要求士兵不仅要有过人的体力,还要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击倒对方的技击手段。

说回来,你看看录像……吴公仪当年人传“由北至南无敌手”,才引发后来吴陈比武,按道理来说1,吴公太极散手应该能做到动如脱兔,但看过的各位前辈你们说呢?
     2,吴公练太极数十载应有深厚的劲道,太极拳的内劲发则如推墙倒壁,难不成陈克夫的头是铁作的?

至于宗主兄说的练的方法不同,效果不同。在下实在不明白,从录像来看练几十年太极拳的技击效果好像和练十年(可能还没有)的白鹤拳+西洋拳的技击效果没多大区别!那各位前辈们苦苦所练的太极拳岂还不如西洋拳+白鹤拳?
*陈克夫曾练过西洋拳。

还有人说什么,“看能挨住年轻力壮的陈克夫一拳,不就说明有功夫了吗?”
呵……没错,是有功夫,但那是太极拳吗?那是铁布衫和“铁布帽”吧!


发表于 2003-4-12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茶傻猫先生附近没有练太极拳的吗?
发表于 2003-4-13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啊,有比较,有较量,所以我才说吴陈比武难看,我不是想找吴式抬杠,只是对这场比武费解的很
发表于 2003-4-13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吗?公仪先生的后人还在,若真想探个究竟,完全可以去接触一下,嘴劲还是少一点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