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3337|回复: 12

练太极,欲速则不达(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1-10-23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要急,慢慢来、循序渐进。
学习太极拳必须要有投资股票中的耐心、恒心。
不会为一刹那间的翻腾而进退失据。
这个耐心、恒心,根源于自信心。
相信自己投资计算是正确的。
相信自己用以计算的公式、规律、法则是正确的。
相信自己计算过程中的步骤、程序、检测、复核是正确的。
太极拳练一千上遍,才好说我懂了。
(是正正经经、认认真真、规规矩矩的合乎标准的拳架去练1OOO遍)。
要去站桩。
无极桩,提手上势、搂膝拗步。
要盘架子。
搂膝拗步、野马分踪、倒撵猴、揽雀尾、搬拦锤、云手。
站桩,就象建筑中的打桩,这是绝对不能有丝毫差错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架子都站不稳,不可打拳,更勿论推手了。
这个桩搞不好,以后的装饰装修都是白搭,终得拆了重新再来,悔之晚矣,欲哭无泪。苦不堪言。这就是投资的危险、弊害。这就是明师的重要。这就是秘诀的秘诀。站桩去罢。
站桩,只是一笔一划的,知道点、横、竖、撇、捺。
盘架子,只是写单字,之乎者也,呜呼哀哉的写字。单字写正确、准确、明确、标准了。
再把字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前后,四维五行八卦九宫的串联起来,这才是写字。
这时才要求抑扬顿挫、起承转合、锋芒张扬藏敛,才讲究如何上下呼应、连绵不断、内外相合、意气相和、神气合一。
连笔都握不动,就去草书、隶书、魏碑的刻画,还搞出个创新发明、各自各精彩了。这就是不得明师之危害。
也是太极拳失传的因果。
也是中国文化没落的因果。
也是中国人不成中国人的因果。
师道之不传,何以如此、谁实行之?打拳一千零一遍,就有整劲了,可以练剑、推手了。这个推手,就是捱打,做拳靶子。
推手这个名词,简单的可分几个层次。
低层次的推手、单推、练腰腿的。
是与站桩、盘架子、打拳配套一起练习的推手。
前进时,定步前弓步、重心全在于前足,后脚可以提步上前,整个身架、手架不动。后退时,亦复如此,前脚收回来,整个身架,手架是不动的。这样的单推、练虚实,开合。练腰腿劲。
中层的推手,就是捱打。
因为有整劲了,但劲不贯通、不连整、不会听劲,要让人打,让老师打。
打得飞来飞去,像皮球一样的飞弹。
打得五脏六腑、翻江倒海的散了、乱了。
打得手都不敢伸出来了。
这就是会听劲了。
这时,再去找有整劲的师弟来打,打得多了,久病成医,怎样的捱打,就是怎样的打人。
同样的手法,功夫比自己高的,就比人打飞,功夫不及自己的,就把对方打飞。
有听劲的功夫,在老师上学化劲、捱打,在师弟上学发劲、打人。推手是过程、是手段,不是目的。
推手是不能长功夫的。
长功夫必须站桩、盘架子、打拳。
推手,只是检测拳架上出了什么问题,一搭手,不合规矩的差错就全出来了。
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始终离不开、中正安舒,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虚灵顶劲,内外三合的问题。
发表于 2001-10-23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不错,上海杨澄甫式太极拳就是这样练的。是练太极拳的一种方法,不知汪永泉一枝是否也是如此练法?
 楼主| 发表于 2001-10-23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咦,你怎么知道杨澄甫式太极拳是这样练的,说来听听?
发表于 2001-10-23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相信太极拳是这样练的。或者说我不相信太极拳甚至真传的太极拳是这样练的。这样有多少人能够坚持练下去?
    武禹襄是为名门旺族或者说就是有钱人,他会下那种功夫学拳吗?可是他用几个月的时间学到的功夫竟然不比杨露禅十几年学的功夫差多少。
   ……
发表于 2001-10-24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好说的练法,很多是太极拳体用中用的练法,汪永泉一枝重意气,讲松空。苦练的方法较少。
发表于 2003-7-9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现在很多人练不出来,就是因为心浮气躁,盲目追求表面的速度与力量.
却没明白,真正的速度与力量是从一点一滴的细微环节慢慢积累而成的.
所以上乘的武功是所有暴戾心浮之人无法领悟的.
必须有冰一样的清晰和冷静之心才能体会....................
心如水则动,心若冰则清......................
发表于 2003-7-19 0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沐聪2001/10/23 03:09pm 发表的内容:
我不相信太极拳是这样练的。或者说我不相信太极拳甚至真传的太极拳是这样练的。这样有多少人能够坚持练下去?
    武禹襄是为名门旺族或者说就是有钱人,他会下那种功夫学拳吗?可是他用几个月的时间学到的功夫 ...

一门有一门的练法吧。看看别人的参考一下,也没什么啦。

BTW:最近论坛是不是调整了,感觉速度比以前快多了呢。

发表于 2003-8-18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拳打一遍, 自有一遍的体会。
层次与层次间的瓶颈 , 无法突破,则为入魔。
 
发表于 2003-10-1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为上!
发表于 2003-10-13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谢太极好。
悟,谢天剑流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