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2122|回复: 8

牛春明太极拳论解(之十一太极正功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7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太极带脉劲在 2003/12/03 07:57am 第 3 次编辑]

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园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园也。太极者方也,无论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园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园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园为紧凑。方园规距之至,岂能出此外哉。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见隐显微,明而且明,生之不已,欲罢不能。
按:
   本文旨在说明太极拳运动应遵守太极拳原则。太极本是园形球体,它的运动如行星一样,由本身转动且不断地按照园形轨迹向前运动。练太极拳,不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都应以园运动为准则。
解:
   太极拳的的动作一般都是园形的,不论上下左右运动,都应尽量保持园形或弧形。但有时和方形或直线有关系,方园可以相互变化。或者由方变园,或者由园变方。随方就园应该灵活掌握,开展的动作大都是方形的,即直线的。如斜飞式、野马分鬃,以及推手时向对方的发劲等。紧凑的动作多是园形的。例如揽雀尾、云手,以及推手时引化对方的动作等。总之根据方园的形势所编的拳路,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体育项目。不论你怎样操作。一般总不能超出它的规格范围。个人在炼功过程中,若能循序渐进,日子久了,自然就熟能生巧了,得心应手,越往深处钻研,越能感到津津有味,继续锻炼下去,功夫就愈练愈深,将会在拳上有更多的心得体会,那时更不愿意把它抛弃了。
发表于 2003-11-28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牛老先生的拳师我最喜欢的拳架, 我练得也算是牛老的架吧(如果算的化)。我认为牛老的拳很注重步法的运用,从步法带动身法 有点像武侠中的 鳞波微步的感觉, 虚灵飘逸。

但是 还不明白 “园之出入,方之进退” 何解, 能否请‘太极带脉劲’先生详细解释一下 不胜感激。

发表于 2003-11-28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介绍一下牛老?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园之出入,方之进退”上面拳论解中已有解说,你应该能看明白的。谢谢关照!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牛春明师祖      http://www.tai-ji.cn/cgi-bin/bbs/topic.cgi?forum=3&topic=175&show=25 --------------------------------------------------------------------------------
牛春明(1881-1961),满族,北京人。1901年在意大利天主教会福音医院(国施医院)学医,专攻骨科。适逢健侯师祖患足疾前来就医,牛春明恳请师祖传授太极功夫。健侯师祖已告老退隐,不再牧徒,见牛春明勤恳好学,于1902年命牛春明拜澄甫公为师,由健侯师祖代子传艺,赐名,镜轩”。1907年,牛春明由医院推荐,任北京市消防队队医;,健侯师祖同时聘为消防队名誉武术教练;牛春明时常得到师祖指点,获益匪浅。1912年,牛春明在中央公园襄助澄甫公授拳;1914年,在杨家武馆任助教。健侯师祖不但将杨家太极之拳剑刀枪及内功心法倾囊相授,而且在晚年秘授点穴之术,可惜师祖未及传授解穴之法,就驾鹤西去。由于牛氏曾练点穴功夫,内劲直透指梢。·某次野餐,忘带开罐头刀,牛师伯即用手指点罐头盒盖。牛春明的听劲功夫极好,一般太极拳家必须身手相粘,方能听劲。牛师伯在散手角斗之时,身手不与对方接触,亦能听劲。例如,你想用右手打他,尚未出手,牛即说:  “右手请过来厂你想用左足踢他,尚未起足,牛说:  “左足请踢过来!”屡试不爽,令人惊奇。健侯师祖仙逝之后,牛春明曾一路行医,至山西大同、河北石家庄、江西抚州等地,寻师访友,但始终未曾遇见精于点穴术者。1920年,牛春明南下宁、沪、杭,曾在上海哈同路68号设立太极拳馆,’但不久即离沪去浙江,授拳于兰溪、永康一带。一日,永康某拳师来访,在客堂用茶时,此人突然偷袭,牛春明身不离座,转腰随手一送,拳师向后跌出,撞翻桌子,茶具尽碎。翌日,拳师带来三位拳友,分立客堂四角,同时向牛春明围攻,牛氏将四人一
一发出。四人请教以少胜多之秘诀。牛春明曰:  “此乃太极听劲功夫,先听后发,疾如闪电,有此薄技在身,故能受困不惊,化险为夷也。”1928年,澄甫公任杭州国术馆教务长,牛春明前往襄助。澄甫公南下上梅、广州,牛春明继任杭州国术馆教务。抗日战争期间,牛春明避祸于乡间。1946年重返杭州,在开元路37号设立牛春明太极拳社,常与通臂拳师马雨荪、八卦拳师王卓诚切磋武艺。解放后,牛春明执教于浙江医科大学、浙江省军区医院、浙江大学。牛春明在杭州青年会教推手时,门徒身后铺垫稻草,牛师大吼一声,门徒即腾空跌出,摔在稻草垫上。1956年,牛春明到北京参加全国武术大会,各省青壮年选手与牛春明推手,均被发至寻丈之外,众人称他为“牛大力士”。牛日:  “此言差矣!此乃内劲,并非力气。”1960年,有关方面为牛春明拍摄太极功夫记录片《万年青》。摄影师请求牛师伯露一手真功夫。牛师伯嘱人取一鸟笼,打开笼门,以手掌托住鸟雀,引至笼外,鸟翅扑腾,竟然无法挣脱牛之掌心吸力而起飞,观者莫不称奇,真乃健侯师祖一脉相传之太极功夫也11961年,牛春明师伯因癌症逝世(此乃吸烟过度之后果)。传其衣钵者为商世昌、潘志诚、顾启欧、瞿文、贺鸣声、丁水德等。其女牛筱灵在香港撰写《牛春明太极拳》一书,外孙孟宪民1996年在杭州成立春明太极拳馆,牛师伯后继有人矣。

发表于 2003-12-1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太极带脉劲 先生!请先生多发这样的帖子,这种帖子很适合太极心法。    
 

发表于 2003-12-1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门三轩”:
田绍轩、李雅轩、牛敬轩。
这三个人都曾直接受教于杨健侯,“三轩”都是健侯取名的,认为是能继承杨门衣钵的人。后健侯命三轩都拜于其子杨澄甫门下。
发表于 2003-12-2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带师兄,牛师祖的拳论解印好了没有?我找了你好几天了,每次电话都说你出去了,好了给我几本,丁老师的几个徒弟问我要你要呢。有时间给我电话吧。
发表于 2003-12-2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太极带脉劲"朋友. 请继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