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038|回复: 6

简谈协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2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协调者,不外相合。
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谓之外协调,以外三合为要;虽静中,气势腾挪,虽动中,心静神宁,谓之内协调,以内三合为务。
如八卦掌走圈,走到日月星晨亦与我同旋转;又如站三体式桩,直站到山川河岳与我同呼吸;再如太极拳,一举动则我之开合天地亦与我同开合,是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协调。
但这还不是最高的协调。
还需要诚中、敬意、正心、慎独,外则无迹无象,内则反照空明, 良知笃定,中和一气流转不息,如此,拳与道合,才为习武者所求之协调。
以上浅见请各位指正。
发表于 2004-2-21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桩兄所论之协调令板斧大开眼界,深感太极拳之修炼无可止境。能得内外六合之人已凤毛麟角,何况天人合一。我记得有这样一个说法:能达天人合一境界之人当为圣人,再往上就是神仙了。从武学一道忆古思今,有武圣人境界者何其少也。
发表于 2004-2-22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桩的境界高了很多,孙式太极追求的是一个字:道。孙式太极的高,不在它的高架活步,孙式太极的妙,不在它的开合手,而在它架子,桩功,用法里的一个“道”。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诚中、敬意、正心、慎独都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品质的严格要求,内家拳术讲究的也是一个涵养的功夫,它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正气 呢?文天祥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賦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如此则胸怀广大,清逸大勇。
如此大定,无争名心,无争利心,无骄意,无惧意。习者不断砥厉,身心浸淫其中,默默用功,从本心处求得长进,此之谓良知。
有一些武术爱好者,对武术的理解多从书中的字词上去发挥,书看多了就感到自己懂了,其实这流于文理而未能实证学,问题就在于其舍良知而求浮学。
发表于 2004-9-28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叫做天人合一?真是道可道非常道?天地人三才合而通尔。此天,此人非此天此人!顶轮打开,环宇之气自然灌注去全身。此谓人能生真根。从此以后,以前失去之精气神无妄而自然返还。
 楼主| 发表于 2004-9-29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人合一之旨,至古通家哲人侃侃大论,典籍浩瀚,是修者参真之务,不是三言两语能尽述。

但要天人合一,首要人心合于天道。诚中、敬意、正心、慎独等等都是儒家正人之理,离此则失中和,失中和则偏正道。

人有五官百骸并精气神三宝,统于一心。肢体的和顺,呼吸的自然,精气神化而还虚,都是人与天道相合的细务要求。但是一心牵引却决定了人的境界。这正所谓纲举目张,就是要人求本心证良知。

有友人认为本心与良知是品德问题,与武学无关,这是不对的。

此处的本心是人静默后还原出来的纯净之心。当是时,无杂念、无俗欲不需要强行用心去想,从不经意处而自然启发的感悟即是良知。

发表于 2004-9-30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宇宙同呼吸,好,赞成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