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3313|回复: 12

暂时不评历史,专心练拳练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3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暂时不评历史,专心练拳练功
好久没来太极网了,最近上来,发现还是乌烟瘴气,陈式同赵堡打,吴式质疑杨式,杨式同门互搏,连武式里也有人搞个郝式来凑热闹。还是小平同志说得好:“不来争论,只求发展”。所以我提议大家暂且把历史上的是是非非抛开,不要回容易引起无聊争论的帖子,象练太极拳一样,以柔克刚,让别有用心的人无出使劲。专心练拳,把太极拳这个国宝,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另外提醒初学者不要盲目跟风,就近找个有师承的师傅(当地没有,可以找网上的这些老师,总比公园里做太极操好)。好了,开始练拳了。  
多选投票, 共有 2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2202 天8 小时48 分钟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发表于 2004-7-4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柔克刚兄说得有道理!功夫上身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5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让一个从小接受圣经教育的人,认真演习《论语》的处世规则的话,绝对成为东西合壁的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个学生,不大懂什么东西,但是,让一个从小接受圣经教育的人,认真演习《论语》的处世规则,好象不大可能啊。就算是能,我觉得也是形似,就象外国人打太极拳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老师们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人说真话,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7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实在在练功!虚虚心心求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9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不来争论,只求发展”。


李小龙的一段话:



中国历来是出汉 奸最多的国家。国内矛盾重重,自己人勾心斗角,不把精力用在钻研提高自己本身实力上,而是动辄说三道四,说别人是假的,自己才是正宗。而且由于普遍文化素质的不高,容易一哄而起,这也就导致以前文革的出现,现在钙片的泛滥。这也就是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的原因。


前人流传下来的武功套路,不过是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和练习,当你功力达到一定火候的时候,自然可以对这些功夫进行改变和发挥,改成适合自己或者学习者练习运用的模式,这些都是正常的呀。因为真正的武功是没有套路的,无招胜有招。


大家放下成见,换位思考一下,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不是比互相谩骂更加能够发扬中国武术吗?


[另]“连武式里也有人搞个郝式来凑热闹”可能是错误的。引用《中国武术史略》91页原文如下:


“杨露禅传授的太极拳虽被称为‘杨家太极拳’,但仍是陈家老架势,以后他传给了起次子杨班候、三子杨健候、同乡人武禹襄和王兰亭等。武禹襄以后又从陈清萍学了‘赵堡架势’,并创编了‘武派太极拳’,后仅传给了外甥李亦畲和杨班候二人。”


“李亦畲以后传给郝为真,郝又创‘郝派太极拳’。郝传给孙禄堂,孙又结合形意拳、八卦掌而创编了‘孙派太极拳’。”


这个‘郝派太极拳’只是对太极拳的变化发展,而且由来已久,其本身是为了太极拳的光大和完善而出现的,并不是什么人为了凑热闹而搞出来的。要不然出了陈式,其他由陈式变化而来的都是为了凑热闹罢了。


日本人 松田隆智 做为一个外国人,旁观者清,在查阅大量中国武术史资料的情况下,加上日本人治学的严谨,所言可信度较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30 23:32:0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7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宁波太极在2005-6-27 15:44:03的发言:

实实在在练功!虚虚心心求教!


心态很好嘛,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 0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xuling在2005-7-7 13:04:40的发言:
提出“暂时不评历史,专心练拳练功”的楼主本身就是高素质人才!


     是的!这位仁兄我见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