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不知道传统太极拳有多少种器械辅助练习的方法,但自从竞技推手开展以来,各门各派器械辅助的方法被不断创新出来。有人居然用上了哑铃来练什么“棚劲”“捋劲”,美其名曰“速成功夫的创新”。其实,这样练出的劲不仅碰到太极高手根本没用,而且因为练习时,用拙力闭死了自身的气穴,太极劲算是永远练不出来了。
更可悲的是,若干年后,有人练成了残疾。最常见的伤病是:腰肌老损、腰椎健盘突出。
某大师有个“无敌”的儿子,现在就落得这样的结局。
告诉你这些,是因为我爱你!
————————————
入门才三日 看到事不少
使用道具 举报
赞成,顶!!!!
通过器械辅助练习并无不可,关键是方法是否得到。传统的陈式太极拳还有大杆、太极球等各种辅助练习呢。
通过哑铃练“棚劲”是否合理有待讨论,但一味否定器械练习,话说的过了。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任何可研讨性。
这是竞技体育和体育运动的区别,看你自己的选择。我可以肯定的说,你用养的方法和轻型的器械辅助,绝对玩不过搞竞技型的。你要是搞竞技的,想成为一流好手的,没有不伤病的。
根据这样的理解,做这样的练习如何:
练习下蹲推手,可以练习大腿底部和小腿、脚跟的棚劲;
练习排打功,可以有效的练习皮肤的棚劲;
练习拳击,可以练习手部肌肉和手部骨骼的棚劲;
双方经常做摔交练习的话,可以有效锻炼全身各个部位的棚劲。
关于拳,只想多说一句:棚劲是松出来的。
所以,“一身备五弓”、“支撑八面”的说法,我都认为是错的。
入门才三日 等着挨砖头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
豫ICP备05002751号-1
豫公网安备 4108250241088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