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章来源:《精武》2008年11期
日前我接到了08年9月份的《精武》,我反复看了几遍,吧嗒吧嗒其中的滋味,总觉得“武林屁话”放的还有点“味”,但味道也不是纯正,虽如此,但令人深思。
屁话说:“谁的雷声最响,谁制造的噪音就最大”。我不由联想到韩起先生的答《精武》读者问。
韩起说:“一派拳术的天王级高手,反倒败给三个极可能一点武功都没有的普通人。什么沾、连、粘、随、掤、捋、挤、按,全都变成嘴上有,用时没有的东西。”看到此语,我仿佛感到是一泼妇在骂大街,而不是象韩起所说的:“就咱武林来说”的武林中人。每个老师在教学生之前不是都先教武德的么?
太极拳是中国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成百上千年的无数拳学大师的经验总结,它不仅从健身方面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和肯定,同时也是在全国一百几十家门派里最具代表的以小胜大,以柔克刚的拳法代表。怎么到了韩先生这反成了没用的“东西”呢?
韩先生利用薛乃印之事反复强调和尽其想象地充分加以分析,大家没感觉到韩先生有点太主观和牵强了么?对你所谓的老乡韩先生到底知道有多少?仅凭想象么?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真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难道韩先生只靠揣度和莫须有给“咱武林”下结论的么?即使抓捕之人丝毫没有武功,怕也不是这种说法,韩先生也定听到“斜不压正”这句话吧?相反,你对薛乃印逃亡美国的当时身体状况调查又有多少?甚至说,怎知就不是薛乃印良心发现,引咎伏法。
韩先生反复强调“太极天王”薛乃印是超一流的顶尖高手,并总拿“太极天王”来说事,我想问一下韩先生,薛乃印的“太极天王”是谁封的?他能代表整个太极拳么?不客气地说:就象你,你敢说你能代表八极拳么?只能代表你们自己!韩先生总爱拿足球和拳击来说事,不妨我打个比喻,当一代拳王泰森被霍利菲尔得挑战时,仅几个回合泰森就张开大嘴咬住了对手的耳朵,当时情况韩先生有何感想?你能否认整个拳击吗?你怎不说这种街妇之战的东西也能上奥运会?
韩先生对现代武术感慨万千,从“武术!武术!武术二字到底该怎么解释”的话里便能感受得到。从韩先生的慨叹中,我联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当革命党剪掉他头上的辫子时,发出“反了,反了”的哀叹。左贵臣先生在08年8期的《谈武亦论道》的诸多精辟见地我很赞赏。武术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发展也是从开始、发展、鼎盛到衰落。这有什么大惊小怪呢?在冷兵器时代,武术是保家卫国、防身自卫和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现代随着人类的进步,枪、炮、导弹等代替了落后的原始的大刀和长矛,武术的自身价值也在发生着本质性的改变,从精研武术精湛的技击到现在考虑它的健身价值,不是吗?的确,每一个真正练武者都不愿意去接受武术已变成“古董”的这个现实,可历史使然。大家都不会忘记中华民族那段尘封的耻辱,当八国联军的洋枪队的枪口对着“义和团”的侠士和我同胞的胸膛时,那些勇士是不是用“金钟罩”、“铁布衫”能挡住侵略者的枪弹?当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在我中华上空肆意轰炸之时,韩先生有没有把握能用飞刀、弓箭、袖镖等暗器给打下来?当侵略者的装甲车在我领土横行霸道之时,试问韩先生,我们的铁沙掌、铁头功、二指禅能毙敌于脚下么?谁都知道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韩先生说:“假如练武术就是为了有一天让人按趴下,这个武术不练也罢”。“不管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两三个人,你一出手就把他们打了,这就是武术。武术练的就是这个,除了这个武术也不练别的。”从韩先生的这席话里,我凭感觉你的武术功底和修为尚浅,甚至我真的为你感到悲哀!如果现代的中华武术就为能在酒店里喝酒时来放倒三两个闹事者,我敢说:别管你练了多少年武术,你依然还在武术的大门口徘徊。就象韩先生所说:“这个武术不练也罢”。不过韩先生别在意,我权作这也是在说手吧。
所有练武术的人都知道,武术有练、有养、有用。据有关人员统计,全世界有几千万的人在练太极拳,难道他们都是在象韩先生说的,在追求打人的境界么?那些有一大部分的中老年人,武术行里所谓半路出家的老者,这不是成了不知好歹么,老来老去倒学起打人的法门了?如果就是玩玩,活动活动而已,他又怎么能象韩先生说的能办人呢?当我们在教徒授业之时,那些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放心地送给我们,有胖的、瘦的,佝偻腰的、不愿吃饭的、经常闹病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肯吃苦的、没有气质等等,但大多是要求改善孩子的身体状况,却不是想将来去办几个人。诚然,做为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还要解惑也,这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我们尽可能地来恢复武术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地让学生去了解那种原始的技击涵义。可是在武术几尽消亡的今天,武术基本上不都成了演练和说手了么?人们较关注的“武林大会”不正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个别的运动员技术确实有较好的,可大部分不都是在打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拳法、腿法及常用的摔法么?有多少运动员打出了本门派的特点?恐怕韩先生上阵大致也亦然,也使不出多少精彩的八极绝招吧?如果参加武林大会的那些运动员稍有象韩先生所说那么一丁点的武术霸气,不用说练上它十年二十年的拳脚功夫,就是用上三五年的时间练它一对铁掌,在这种比赛中,我敢说用不了一个回合,基本上对手便会筋断骨折而下场。我在这里不是想贬低参加武林大会的运动员,相反的我还要赞赏他们!而我要说的是武术在当今的社会里它的技击性能在退化,其作用性质也在改变。如果象韩先生渴望那样,在当今全国、全世界的练武术的人,都去花上十数年、数十年乃至穷一生的精力去研习搏击、对抗,试问韩先生这可能么?有必要么?有其多少真正的意义?如果其它的拳派及韩先生本门的八极拳即使是说手,也都能象学以万计的太极拳那样普及和推广,试想中国武术也不会尴尬到奥运会开在了自家门口还进不去的地步!
是的,多年来,有人说:传统武术遭到了灭顶之灾。很多人对传统武术的发展前途感到担忧。更有甚者有的对传统武术的本身产生了怀疑,这不太可笑了么?大家都知道传统武术在历代所起到的定国安帮的巨大作用,古往的英雄如:岳飞、戚继光、郑成功等等,他们的武功修为恐怕也不是象韩先生所说的仅仅收拾三两个泼皮那么简单。
随着时代的进步,武术也一点一点失去了原来的韵色,演练、表演、欣赏、说手代替了技击,空体旋转720等一些高难动作随之而生,这有什么奇怪的?这是时代的产物。我们每一位练武者都必须正视这个现实,而不应满腹牢骚甚至怨天尤人。传统的八极拳徒手训练主要内容有:金刚八式、六大开、八大招、六肘头、六十四拆手等;辅助练法有:弓、板、桩、袋、球等;器械练法有:滑大杆、对劈刀、对扎枪、对劈十三刀等。我想问一下韩先生,即使是演练和说手,你做为八极拳的弟子,你继承的怎样?我敢说,传统武术都这样自以为是责备求全的话,再过几代,别说是实战,即便是说手怕也说不出来了。
我们无妨打个比方,将冷兵器时代的武术比作猛虎呼啸山林、群兽称王,而现在的中华武术则就是豢养在动物园里的老虎,供人观赏。试想:这种世代豢养下的兽王等到放出的那一天,它还会有那种凶猛的野性和霸气么?
左贵臣先生在那篇“谈武亦论道”中阐述的很好:“他需要国家体制的支持和足够的商业利益的驱动才行”。如果我们现在的武术对抗赛走商业化道路,就象美国职业拳赛那样,每场拳赛的胜者能获得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奖金,试想在这种利益驱动下的中国武术其前景将如何?还会有人说中国武术是花拳绣腿吗?
韩先生说:“在武术理论、训练与搏击之间出现了异乎寻常的脱节…。现如今,这两个东西…是谁看谁不顺眼,有些水火不能相容的势头。”各位练家,是这样么?我想问一下韩先生:如果没有武术理论作指导,你是根据什么在练拳?是凭空想象吗?练武术的人都知道,武术理论、训练到实战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基础训练到实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必须要有武术理论作指导。搏击是武术理论在实战中的具体体现,在实战中找差距,理论和实战是相辅相成的。怎到了韩先生这反倒成了水火不相容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