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173|回复: 14

谈传统武术的技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7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班官方武术混混又几个真正懂太极的,让他们来搞《太极拳竞技规程》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再者搞这么个竞技规程有必要吗?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传统武术的技击

阅读帖子的时候,看到一个帖子说太极的“听劲”,讨论的不亦乐乎,本人也回了帖,顺便多说了两句,为了能够引起大家更热列的讨论,把帖子复制如下:


     什么事情都有极限,听劲的先决条件是“接手”,如果反应慢的接不到手或者等接到对方已经完成了此次进攻,当然就没有什么效果了。真正的搏击是在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对手也不是傻瓜,也有虚有实,真正能够够接到手并粘上的机会很小。所以练习武术(太极也不例外)就是要练到速度、反应比别人快才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做出的反应是根据眼睛和经验下意识的判断,而不是等“听”到劲后才做出的,所以练习太极拳的“听劲”对推手而言是基本功课,但对稍有点实际意义的格斗来说,是一个谎言。


      中国的传统武术是在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其实你只要稍微历史地分析一下就可以很清楚的得出结论:不光是太极拳,所有的传统武术都不适合现代的徒手搏击。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规则也发生了变化。


       在冷兵器时代,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保镖等行业,人们用的最多的是兵器,而不是徒手格斗,徒手格斗是在相互贴身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的,所以才有靠、摔、拿等招式,因为解决战斗还是用兵器最有效。


      在冷兵器时代,武术中的各种步法、招数,大部分是练习基本功,最重要的是稳定性和力量,所以在各种武术中才有马步,弓步等大身法的步型,这些步型在徒手格斗中是根本不实用的,因为在现代徒手格斗中,最重要的指标是速度、力量和灵活性,在现代的各种格斗,除了摔跤、柔道等以摔为内容的项目外(其实两不能算搏击),不管是拳击、各种散打,谁还见过这些步型、步法?因为这根本就不实用,步一死就挨打是比然的。


     传统武术练习的是“群战法”,因为不管是战场,还是日常打架,你不能要求你的敌人遵守规则,一个对一个,所以在练习时很多招数都是练习自己生存的机会或脱身的方法,这些不是用来打入的。


      凡是生死格斗,很少有自己毫发无损而致死敌人的,胜利的定义是自己活着而敌人死了。所以武术练习的目的是以自己较小的代价换来敌人大的伤亡。遗憾的是武术练习者还一直在幻想着这个境界,总是幻想先化解敌人的进攻(自己不败)再自己进攻,所以才有很多庸人研究敌人这一招来了如何如何,套路中的这一招是如何如何用等等。


      在现代,武术的战斗意义已经没有什么存在价值了。模仿冷兵器时代的格斗,不管是徒手还是兵器,只能是一种体育项目,给人们带来娱乐,引导人们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锻炼身体而已(当然还有商业的因素),凡是体育项目,就要规则,若没有规则,则只能自生自灭,因为所谓实际的搏杀已经没有存在的任何必要了。所以我们不能说中国传统武术和拳击或者泰拳比就如何如何,也没有必要抱怨规则有利于谁。中国武术如果要把他定义为搏击性质的体育项目,则制定规则,让练习者按照规则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把他发展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体育运动才是当前真正迫切需要作的,自我陶醉,自我幻想式的苦行僧式的修炼只能是自我欺骗(当然以他为健身者没有必要关心这些问题,这也是太极操的贡献)。


      顺便提一下太极推手,其实是一个处于非常尴尬境界,若把他作为一个到散手的过渡步骤,则有些舍近求远,再说,谁能说清楚真正的散手是怎么样的呢?其规则究竟是什么样的?若把他作为一个竞赛项目,唉,相信大家都看过,从观赏性上实在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啊,而观赏性是一个体育项目存在的基础啊。


     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依我看来,健身是其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尽管其科学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求证。不要幻想有什么技击性了,因为技击的定义是非常模糊的,是为了在自己遇到歹徒时徒手格斗,战而胜之?(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看你随时揣把刀或者枪或者其他武器可能更管用,但你一生希望并且能碰到几回呢?)还是找同行,双方约定规则(又涉及到规则了)打一仗,然后出去见到人的话吹一下:我战胜了XXX?在武术技击的真正意义上的较量规则出来以前(恐怕没有什么指望了),若谈技击,还是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承认的项目上找吧,比如拳击、跆拳道、柔道、散手等,传统武术练习者如果不能在这些项目上取得成绩,就别谈技击了,可是如果要到这些项目上去的话,你练的也不是针对这些项目的啊,那还练他干什么呢?


      如果有人真的练成了“内功”或者其他什么特异功能而自我陶醉,姑且认为是真的,但除了能够自我陶醉还能有什么用呢?得道成仙估计不可能,在实战技击上如果真有用,你击败世界重量级拳王不就名利双收了吗?何必神神秘秘地散布一些列奇故事呢?


      同志们,拳还是要练的,还是以锻炼身体为主吧,也不要讨论谁正宗,谁的功夫好了,只要活的精神一些就行了。要练好身体,首先还是抛弃哪些不切实际的“内功”情节或者“神仙”情节吧。

发表于 2004-11-13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派胡言!外行话!不屑一驳!
发表于 2004-11-15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人类离回到用石头和牙齿打仗的时代不远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5 19:46:49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1-16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构思独特、新颖!有思想!
发表于 2004-11-16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观点能赞同,但有些不敢苟同,实战时根本不容你去"听",完全凭感觉出招.几招就能见分晓.但推手的确是散手的过渡,推手好的人手,眼,身法,步较一般人高,交手时临场感觉也比常人好,并不是交手时一定要先和对方接触才发招,

对方整个身体都被你的意识所控制,他只要一动就可以先于对方出招,以求一击必胜,我想这应该就是太极实战的要领吧

此为本人观点,如有不正,不吝网友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7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发此帖子的目的是引起诸位同好的思考,欢迎大家跟帖讨论,当然拍砖也欢迎(只要话说的不太难听就行了)。传统武术何去何从?是各位传承和习练者应该思考的。按理说,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宝贵的财富,应该继承发扬才对,在民间,传统武术渐渐成了一些老人健身和深山隐士修炼的东西,在官方,仅仅肯定套路观赏性,对技击竞赛,或不信任或害怕出事,在下认为:


      制定一个能够适合传统武术的竞赛规则是当前的当务之急!或者我们必须引用其他规则,比如现代散打、泰拳等。


      我们一方面抱怨其他搏击类项目的规则对传统武术不公平,但我们自己却没有规则,没有规则我们比什么?就只能从陷入的“神仙情节”中去,人们对于人类越难达到的东西越是向往,越是相信。我看只有在擂台上才能把各种神神秘秘的荒诞的骗人的东西打出原型!别管什么内家外家,能打人就是好家,不管什么陈式杨式,能得冠军的就算正式。中国武术靠表演套路我看也没有必要争取进奥运会,因为其他的一些项目:比如体操、跳水、花样滑冰等比武术套路好看多了。只有打,才有可能打进奥运。


      给传统武术一个竞技表演的舞台,举办传统武术擂台赛,吸引观众,增大影响,应该把传统武术当成体育项目,把他作为产业来作,是争取观众、宣传他的魅力而不是保持神秘,神秘的东西仅仅对未来的考古学者和当代的小报记者有吸引力。要知道影响力、吸引力大了,观众多了,才有商业价值,才有可能形成产业。不少大师也赚钱,也想赚钱,这也无可厚非,但你费尽心思赚的哪点钱够美国拳击运动员给酒吧小姐的小费吗?


       离开竞赛规则谈技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你想杀人的话,傻子才想用武术中的徒手的招数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7 9:04:21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1-17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养着这么多武术官员、专家、教授,连一套象样的《太极拳竞技规程》都搞不出来?真是笑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2 8:24:1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5-12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94 !    94 !
发表于 2005-5-12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太极还是蛮有用的,普通的擒拿和练和气道的都抓不了我。在中山公园聚会的时候和一个练和气道的人研究擒拿的技巧,他抓住我的手,同时托我的肘,我顺势转过去并松肩沉下来然后腰反转,他一下子就后退了好几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拇指竟然受伤了,我怀疑可能是他抓的紧,我转腰的力量都加在他的拇指上所以才扭伤的吧,这个我都是下意识的用出来的,而且似乎很顺,感觉没有阻力。

我想这个和我师父的教法有关系,他不想别人一定要先教套路,他是练套路的同时开始推手,等掌握一点化的要领后就开始喂劲,套路里学过的招式要尽量用出来,不过是不发力的。他教套路的时候每教一个动作就会告诉我们作用(用很通俗形象的语言,比如“宁毛巾”),并拿一个人“开刀”。还有就是抖杆子和九宫步也同时开始练,他的意思就是抖杆子是练劲的,要同步练,还有就是九宫步是练步伐的,也要同步练。师父有时候用一些擒拿什么的招式,告诉我们破解方法并让我们自己做一遍。还有就是那个用棍子松肩的那个也很重要。还有就是画圈的动作,太极的棚啊什么的动作都在这个圈里了。

还有,以前我和搂主一样,觉得架子低很不灵活,但是看了师父的九宫步就……

刚认识他的时候,他直线过来我就习惯性的正踢攻他下盘,他一个转身避开了我的攻击后就一下子窜了进来到了我背后。一共两个转身动作,我看见他第二次转身进来的时候架子更加低了……到我背后停下来的时候脚就像一个老树盘根的动作,架子非常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