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589|回复: 4

张松溪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5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一贯《喙鸣文集》(搏者张松溪传)


我乡弘正时。有边诚。以善搏闻。嘉靖末又有张松溪。名出边上。张衣工也。其师曰孙十三老。大梁街人。性麤戆[1]。张则沈毅寡言。恂恂如儒者。


张大司马罢而家居。引体抗然坐之上座。云边师之徒袒裼扼捥。嗔目语难。张乃摄衣冠。不露肘。边师喜授受。显名当世。而张常自匿人。求见辄谢去。边师之美技。进退开辟。有绪如织。而张法直截。尝曰。一捧一痕。吾犹轻之。胡暇作此??闲事。边尝北游。值六马驾。负其力。肩之不胜。出于轮而病伛。有少林僧数十辈。寻边。边迁延之。至日晡与斗。烛入灭烛。而跃坐梁上。观诸僧自相击。于暗中而乘其毙。大抵间用术。


倭乱时。少林僧七十辈。至海上求张。张匿不见。好事少年怂恿之。僧寓迎凤桥酒楼。张与少年窥其搏。失哂[2]。僧觉遮之。张曰。必欲一试者。须呼里魁。合要死无所问。张故孱然[3]中人耳。僧皆魁梧健力。易之。诺为要。张衣履如故。袖手坐。一僧跳跃来蹴。张稍侧身。举手而送之。如飞丸度窗中。堕重楼下。几死。盖其法。云搏。举足者最下。易与也。


张尝被监司徵使教战士。终不许。曰。吾盟于师者严。不授非人。张尝踏青 郊外。诸少年邀之。固不许。还及门。诸少年戒守者。毋入张。闭之月城中。罗拜曰。今进退无所。且微观者。愿卒惠之。张不得已。许之。门多圜石。可数百斤者。命少年累之。累之不能定。张手定之。稍支以瓦。而更累一于其上。祝曰。吾七十老人。无所用。傥直劈到底。供诸君一?。可乎。举左手。侧而劈之。三石皆分为两。


张终身不娶。无子。事母以孝。闻死於牖下。所教徒。仅仅一二。又不尽其法。


余尝从其徒问之。曰。吾师尝观矛师。矛师夸吾师。曰。何如。师曰。吾不知。吾党问之。师曰。夫刺。则刺矣。而多为之拟。心则歧矣。尚得中耶。余闻而憬然。因忆往时。尝问王忠伯。边人何技而善战。忠伯言。边人无技。遇虏近三十步。始发射短兵。接直前攻刺。不左右顾者。胜瞬者。不可知。旁视死矣。今张用此法。又悟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非谓不被人刺至挠且?。直如飞蝇之著体。忘挠与逃。鼓精奋神。专笃无两。雷万春面集七矢而不动是矣。


张有五字诀。曰勤。曰紧。曰径。曰敬。曰切。其徒秘之。余尝以所闻妄为之解。曰勤者。盖早作晏休。练手足力。少睡眠。薪水井臼必躬。陶公致力中原。而恐优逸不堪。以百甓从事。此一其素也。


曰紧者。两手常护心胸。行则左右护胁。击刺勿极其势。令可引而还。足缩缩如有循。勿举高蹈。阔丁不丁。八不八。可亟进。可速退。心常先觉。毋令智昏。立必有依。勿处其後。众理会聚。百骸皆束。畏缩而虎伏。兵法所谓始如处女。敌人开户者。盖近之。


曰径。则所谓後如脱兔。超不及距者。无再计。无返顾。勿失事机。必中肯綮。既志其处。则尽身中一毛孔力。咸向赴之。无参差。若猫捕鼠。然此二字。则击刺之术尽矣。


曰敬者。儆戒自将。勿露其长。好胜者。必遇其敌。其防。其防。温良俭让。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曰切者。千忍万忍。掐指咬齿。勿为祸先。勿为福 始。勿以身轻许人。利害切身。不得已而後起。一试之後。可收即收。不可复试。虽终身不见其形。不成其名。而亡所悔。盖结冤业者。永无释日。犯王法者。终无贳期。得无慎诸。


闻张之受于孙惟前三字。後二字张所增也。其戒心又如此。君子曰。儒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岂不备哉。使人畏而备之。孰与夫使人无畏而无备之为周。夫学技以备患。而虑患乃滋甚。则焉用技。恃技而不虑患。患又及之。技难言矣。故君子去彼处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5 22:00:54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1-26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

建议大家多提供实际资料,少作耍嘴皮子式的辩论。

发表于 2004-11-26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一直说张松溪是张三丰的徒弟,原来不是。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6 1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当山全真道士丘玄清,洪武初师张三丰,后被明太祖召至京师,任太常卿,封三代,成为明代全真道士中最荣贵者。武当道士卢秋云、周真得、刘古泉、杨善登,同师张三丰,被称为“太和四仙”。淮安人王宗道亦师张三丰,后封为“圆德真人”。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府志 张松溪传

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代之张三丰,三丰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賊百余,遂从绝技名于世.由三丰而后,至嘉靖时,其法遂传于四明,而松溪为最著.
松溪为人,恂恂如儒者,遇人恭敬,身若不胜衣,人求其术,辄逊谢避去.时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时倭乱,当事召僧击倭,有僧七十辈,闻松溪名,至鄞求见,松溪蔽匿不出.少年怂恿之,试一往,见诸僧方较技酒楼上,忽失笑,僧知其松溪也,遂求试.松溪袖手笑,一僧跳跃来蹴,松溪稍侧身,举手送之,其僧如飞丸陨空,坠重楼下,几毙,从僧如骇服.
尝与诸少年入城.诸少年闭之月城中,罗拜曰:"今进退无所,幸一试之."松溪不得已,乃使请少年举圜石可数百斤累之.谓曰:"吾七十老人无所用,试供诸君一笑可乎?"举右手侧而劈之,三石皆分为二,其奇异如此.
松溪之徒三四人,叶近泉为之最.得近泉之传者,为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皆名有授受.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天目传余波仲,陈茂宏,吴七即;云泉传卢绍岐;贞石传夏枝奚,董扶舆;继槎传柴玄明,姚石门,僧耳,僧尾;而思南之传,则有王征南.征南,名来咸,为人尚义,行谊修谨,不以所长炫人.
盖拳勇之术有二:一为外家,一为内家.外家则以少林为盛,其法主于搏人,而跳踉奋跃,或失之竦,故往往得为人所乘.内家则松溪所传为正,其法主于御敌,非遇困厄则不发,发则所当必靡,无隙可乘,故内家之术尤善.其搏人必其穴:有晕穴,有哑穴,有死穴,相其穴而轻重击之,无毫发爽者.其尤秘者,,则有敬,紧,径,劲,切五字诀,非入室弟子不以相授.盖此五字不以为用,而所以神其用,犹兵家仁,信,智,勇,严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