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120|回复: 0

太极奇葩—忽雷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7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张满宏


. 「忽雷架」 名称的由来


「忽雷架」也有人叫「圪颤架」。因为此拳在完成柔筋拔骨阶段后,就要及时换劲为以柔促刚的练发劲阶段。动作刚劲精巧,两脚挫碾地面「嚓嚓」有声,身体忽起忽落,吐气发声,哼哈劲出,如春雷乍响,早天雷击;又如寒冬打颤,周身抖动。这些风格及其它一些特点,有别于当地流行的陈式太极 (包括大、小、新架) 及赵堡架 (包括和式及继承陈青萍风格的小架)。所以当地人就给此太极拳取了「忽雷架」、「圪颤架」 等象形名称。这些特殊的名称,并非练拳人标新立其。但称呼的人多了,约定俗成,也随众那样称呼了。然而它的正式名称「活步方圆架」却很少人知。
. 「忽雷架」的源流
   
「忽雷架」是清未的李景彦先生在陈清萍先生所传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的一种独特太极拳。
   
李景彦,幼名李盾,温县辛堂村人。曾学拳于陈家沟的陈仲甡先生,因得不到要领,随改从在赵堡开 「玉昌坊」 做粮食交易的陈清萍先生学拳。在陈清萍先生的徒弟中,李先生出身最贫寒,也最能勤学苦练,加上又天资聪颖,故深得陈先生喜爱。后来陈先生就把常以牲口料充饥练拳的李先生,留在自己家中,吃住学拳,使李先生成为陈先生的高徒。
    李先生拳法精绝,功达灵劲。一生以保镖护院为生。多次走镖山东等地。曾与人打赌,用肘将墙上砖打入墙内二指多深,故有 「铁胳膊李盾」 之称。晚年将拳架进行改编创新,使太极拳在拳式、动作、身法要求、练习方法、推手技巧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李先生一生授徒很多,唯有同村王圪珰的杨虎 (杨书文) 、张国楝(张大贵) 及李先生 之子李火焰三人功夫最杰出。杨虎先生身材短小,但拳法精巧出众,在温县、武陟一带很有名气。其徒谢功吉先生曾被袁世凯延聘到府教拳 (现在谢的女儿还健在,听其父说教过袁克定等人),民国初年在,南京擂台赛中击败一个外号叫 「三百三」的外国大力士。杨虎另一徒弟陈名标,功夫纯正,曾任怀庆知府杜衍的护卫。张国楝先生于1928年在温县举行的推手比赛中,虽已年近六句,但仍不减当年之勇,拳败众多青壮拳手,夺得第一名,遂被推举参加同年在开封举行的河南省武术比赛,又获第一名,被河南大学聘为武术教练。1933年病后,其子张文成继其父在河南大学教拳。
. 「忽雷架」 的主要特点
由浅入深,层次分明,一圈统百招
「忽雷架」 的练习由浅入深,共分十一层功夫
1
2 3 身转 4 5 6 圪节
7
8 9 自尊 10 11
   
据「忽雷架」 的特点,对初学者实行的一种简单易学的方法。太极拳的动作运行轨迹主要走圆形的圈。传统上太极拳师在传授太极拳时,开始就让初学者跟着自己学习缠来绕去的太极动作,比较难教难学。李先生根据太极拳的运行规律,出规矩而又守规矩地让初学者先学删繁就简后的直线动作,待直线动作把套路「联」起来后,再由简到繁地使直线变曲线,动作尽量走圆圈,或在动作与动作之间加上一个个圈。
   
招招走圈 ;一圈连百招,这种方法不但易学,而且使拳架更加圆活,还使练拳者,清楚地了解那些是主要的定型动作,那些是附加动作,主次分明,为以后练习内方外回功夫打下基础。未练过此拳的人,看过练这种拳后,会认为 「浑身乱转圈,复杂难学」 。其实相反,这种加圈方法有很大的灵活、白由性,不受过多固定形式的限制。
   
所以在变圈架时,比较灵敏的学拳者,在老师示范了几个加圈的动作,介绍了加圈的方法要求后,就可以较准地把其它动作加上圈。
   
加圈后的拳架练起圈圈相扣、环环相连、圈可多可少,一圈没转顺,可再重复两圈。灵活主动、不练死架,求其自然。这种外形圈加完练熟后,再逐渐以意念引导转圈,由外圈带动内圈。周身俱转圈。先练大圈然后进入以后的小圈及无圈阶段练习。
   
换劲,以柔促刚,重视发劲练习
   
在五层功夫以前,主要走锻炼周身的协调性及 「柔筋拔骨」的柔韧性练习。拳诀 「持大圈,盘软拳,柔筋拔骨两三年。柔劲出,刚要来。以柔促刚才劲拳」。 柔劲练出后就要进入第五层的练发劲阶段。每个动作都要发劲。刚开始练发劲时一个动作可发一次或两次劲 (不是重复发劲) 以后逐渐增多,最后达到内方外圆,变圆为方一圈数发,一动就发的连续发劲阶段。 所发的劲,全是由丹田入,由腰出的柔中有刚的小巧寸劲。发劲出声,周身抖动,身灵脚活。练五层只要按要求下苦功,见效很快,实用性也很强。
   
促步碾脚,腿法灵活多样


「忽雷架」 对步法的要求是 「轻灵沉稳、脚随手动,前脚动后脚跟,后脚动前脚随。」 不强调五趾抓地。这些要求贯穿于每个动作 。有些动作如果只上肢运行转圈,脚没有明显的位移动作,那么脚也要在原地挫碾地面或用小促步与上肢配合。所以 「忽雷架」 脚步非常灵活多变。另外除了常见的踢、摆、扣、震脚外,还具有圈弹、挂弹、拂扫、摔圈脚等腿法。


实行活步推手,重视促步推手练习


「忽雷架」 除了一进一退的活步推手外,还有一种急进急退的促步推手方法。双方互进互退,进攻者,后脚促前脚,两促步一大滑闯步。退守者,前脚撵后脚,两撵步一大滑退步。进退越快越速越好。手上动作要比一进一退推手动作幅度大、速度快。这种推手需要有较大的场地才能进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