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348|回复: 0

社区太极拳比赛吸引1500名爱好者参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9 10: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网易)仿佛微风扶柳,松柔鼓荡;恰似行云流水,绵延不绝;又如雪花飘扬,圆活轻灵……昨日上午,锦江区七中育才学校新校区,随着悠扬的乐声响起,来自该区60支社区代表队、1500余太极爱好者行云流水般地演练着二十四式太极拳,飘逸与阳刚齐飞,潇洒与威仪共鸣。

当天,由锦江区委、区政府主办,锦江区体育办承办,锦江区太极拳协会协办,“精品城区·健康锦江”2012年锦江区首届社区太极拳比赛隆重举行。

现场

太极比赛

老外参与也踊跃

示礼、起式、云手,一招一式都张弛有度……1500余名太极拳爱好者的集体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摩。

昨天参加太极拳比赛的多为中老年人,年龄最小的40岁左右,最大的70多岁。弓步、踢腿、下腰、拧身……比赛时,不少年过六旬的老人,俨然一派武林大家的风范,生动展示了各式太极拳的套路招数。

“练太极可以把大家从麻将桌上解脱出来,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极为有益。”今年71岁的张早明老人说,他打太极拳已有8年时间了,每天早上都会去家附近的合江亭练习,每次持续一两个小时,还要教其他老人打太极。

在比赛人员中,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外特别吸引媒体关注。你看,屏气凝神,弯腰、跨步,慢慢游动着双手,一招一式无不展示着太极的魅力……这位老外来自美国,名叫马丁,代表学道街社区参加比赛,而且在比赛中担任领队。“练太极拳可以修身养性,减轻压力,缓解疲劳,释放情感。我以前在印度专门学习过太极拳,但是,中国的太极拳水平高得多,去年到成都后,我就坚持和中国朋友练习太极拳,水平增长了不少。”马丁说。

背后

协会唱戏

锦江太极拳风生水起

区成立区级太极拳协会,街道成立街道级太极拳协会,社区成立太极拳辅导站,各辅导站培育和发展太极习练点,在全区建立起了推广太极系列健身活动的三级组织四级网络的服务管理体系……

锦江区创新社会管理,通过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主动权交给群众、交给社会,让街道、社区社会组织承担开展街道、社区级群众健身活动、培育发展体育辅导站(点)和培训体育指导员的积极作用,这样,让太极系列健身活动得到更广泛、更和谐、更贴近基层群众的推广和发展,同时避免政府大包大揽,也难以干好的体育推广活动。

新成立的锦江区太极拳协会没有一名体育部门官员挂名,协会管理层均通过群众选举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组织。虽然没有了官方身份,但协会在行业熟悉程度,协会在会员中影响力,激发群众积极性却有着巨大优势,工作效率也很高。“协会对群众的凝聚力更强,我们发现每次协会组织的活动参与情况总是更加踊跃,群众热情相当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锦江区体育局局长许波介绍说:“退到了后台,政府主要负责宣传太极拳,营造推广太极拳的氛围;同时,举行各种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市民练习太极拳的积极性;此外,对协会给予指导、扶持,邀请专业教练,对太极拳爱好者给予指导……”市体育局局长覃文林认为,锦江区依托社会组织推广太极拳的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据悉,今年3月,锦江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太极拳协会,在区太极拳协会的组织下,全区太极拳爱好者从原来的零星习练,松散、自发组织,发展到现在的典型示范站点辅导习练,有组织、有计划、有规范的管理,太极习练人员从原来的3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5000余人。“我们在滨江路沿线、人民南路沿线设立了五个太极拳练习辅导点,每个辅导点每天都有专业教练教授,现在,很多市民自发到辅导点练习,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