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967|回复: 8

太极拳常识(提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8 09: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乃思想之拳、哲学之拳,向来有“三分练七分悟”之说。练,主要是指拳技;悟,主要是指拳理。历代拳家都很重视拳理的修悟,所以才有“宁传十手,不传一口”之说。修炼太极拳,理不通为暗病,技不精为明病。明病易除,暗病难改。

     一、太极拳的概念
     太极拳何以名之为太极拳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它寓太极之理于拳术之中。那么,什么是太极之理呢?《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据此,可以把太极拳定义为五句话:
     1、以阴阳和谐为指导,
     2、以道法自然为原则,
     3、以物我两忘为境界,
     4、以健康生命为目的,
     5、形体与内在生命系统相协调的运动。
     二、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的特点,也就是与其它体育活动的主要区别,可以归纳为四句话:
    1、无声的音乐(自始至终都回荡着着舒缓而流畅,凝重而磅礴的韵律);
    2、无字的经典(从头到尾都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立身处世的方法);
    3、流动的雕塑(一招一式都展示宏大归于沉稳,刚劲寓于轻柔的舞蹈美感);
    4、立体的诗篇(举手投足都恰似行云流水,使人沉浸在物我两忘,如沐春风的境界)。
    三、 太极拳的作用
    太极拳不仅是现代社会最有价值、最受欢迎、最为节俭的一种健身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太极拳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对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贡献。太极拳的作用起码有三个方面:
     1、用之于防身,可以以柔化刚,御敌有术;
     2、用之于养生,可以通经活络,延年益寿;
     3、用之于为人,可以修心养性,提升人品。
     四、 太极拳的历史
     太极拳究竟创造于何时?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起源于唐代的徐宣平,二是起源于元末明初的张三丰,三是起源于清初的陈王廷。第三种说法是有诸多史料证明是可信的。当然,其它两种说法也没有史料证明是不可信的。我们可以将太极拳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积淀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思想界的阴阳学、医学界的经络学、道家的导引吐纳术,以及明代各家拳术的普及。
     2、成熟期:从清初陈王廷初创到清末陈长兴定型,历经十四代。
     3、普及期:清末杨露禅改创、教授杨氏太极拳开始,以及以后武、吴、孙等不同风格太极拳式陆续出现(陈式太极拳刚劲脆捷,杨式太极拳舒展和顺,吴式太极拳绵巧灵活,武式太极拳严密紧凑,孙氏太极拳园活敏捷)。
    4、规范期:新中国50年代国家规范和整理、推广了24与88式太极拳。
    5、繁荣期:改革开放后,各式太极拳普遍推广,尤其是竞赛套路的出现使太极拳的群众性水平和观赏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五、太极拳的基本动作
    各式太极拳有不同的架势,但是基本动作是大体一致的。主要有十三种,概括为三句话:
    1、胸怀太极(阴阳);
    2、手推八卦(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3、脚踏五行(进、退、顾、盼、定)。
    六、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习练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五个字:
    松(身体) 静(意念) 沉(气息)  柔(动作) 稳(架子)
    七、 太极拳的身体状态
    修炼太极拳和其它的体育活动对身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从始至终身体都要处于太极状态,具体说就是五句话:
    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扩膝、涌泉生根。
    八、太极拳的行拳神韵
    1、无动无不动(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
    2、无虚无不虚(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开降为阳呼,合升为阴吸)。
    3、无过无不及(肘不过前膝,腿不下五三)。
    4、上下相合(力根于双足、发于双腿、主宰于腰、运化于肩、形于手指)。
     5、内外相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
    九、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
      1、练准一招一式是基础。
      2、体悟拳理是关键。
      3、名师指导、拳友交流是条件。
      十、练习太极拳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1、学架子。
      2、改架子。
      3、懂架子。
      4、熟架子。
      5、 忘架子。
      十一、 太极拳对为人处世的启发
      1、为人之道:中正安舒,不偏不倚。
      2、处世之道:轻灵圆活,刚柔相济。
      3、立身之道:无过不及,自然而然。
      4、成功之道;连绵不断,快慢相间。
发表于 2012-8-28 12: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好{:soso_e179:}{:soso_e183:}
发表于 2012-8-28 13: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错!
发表于 2012-8-28 16: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了
发表于 2012-8-28 20: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更上一层楼
发表于 2012-8-29 20: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8-29 20: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宁传十手,不传一口”。修炼太极拳,理不通为暗病,技不精为明病。明病易除,暗病难改。
发表于 2012-8-30 22: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